華山派設在崤山的臨時醫帳內,艾草的青煙混著金瘡藥的苦澀彌漫在空氣中。陳風靠在鋪著軟裘的擔架上,望著帳外搖曳的燭火,肩胛處的傷口仍在隱隱作痛,卻已不妨礙運功調息。係統「傷勢修複」的暖流每隔一個時辰便會在體內遊走,此刻「修複進度」已跳至75。
「陳兄,該換藥了。」袁承誌掀起帳簾走進來,手中端著一碗黑褐色的藥汁,正是華山派秘傳的「生肌玉紅膏」。他揭開陳風肩上的繃帶,見傷口已長出粉嫩的新肉,不由點頭,「恢複得比預想中快,再敷三日藥,便可拆線了。」
陳風忍著刺痛,看著袁承誌熟練地敷藥包紮,心中感慨萬千。自崤山脫險已過十日,這十日裡,他一麵養傷,一麵借著係統「情報彙總」功能梳理戰局:李自成雖在崤山受挫,卻已繞道攻破西安,建國號「大順」;後金皇太極則在關外厲兵秣馬,頻頻叩關;而朝廷內部,梁廷棟一黨仍在借「剿匪不力」彈劾袁崇煥,暗流洶湧。
「承誌兄,」陳風接過袁承誌遞來的溫水,「明日我想回潼關一趟。」
袁承誌一怔:「傷勢未愈,何必急於一時?」
「時不我待啊。」陳風苦笑,指向帳外懸掛的輿圖,「李自成建國,民心浮動;朝廷卻還在黨爭內耗。我若再不行動,恐崤山之勝功虧一簣。」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我有一策,或可分化起義軍,解中原危局。」
恰在此時,帳外傳來腳步聲,袁崇煥的聲音隔著帳幕響起:「可是陳參讚醒了?某來看看你。」
陳風與袁承誌對視一眼,連忙道:「督師快請進。」
袁崇煥掀簾而入,身上還帶著關外的寒氣。他見陳風氣色尚可,欣慰道:「聽聞你醒了,某便放心了。崤山之戰,你以三千新軍擋住二十萬賊兵,居功至偉!」他頓了頓,臉色轉為凝重,「隻是……朝中有人彈劾你『私通江湖,浪費軍餉』,梁廷棟那老匹夫,竟說你養傷期間還在『勾結匪類』。」
陳風心中冷笑,係統「朝局預警」早已提示梁廷棟會借此發難。他掙紮著坐起,朗聲道:「督師,弟子正想向您進言。李自成勢大,非單純武力可平。其軍多為流民,因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若能從民生入手,或許……」
「民生?」袁崇煥皺眉,「如今國庫空虛,如何賑濟?」
「弟子並非全靠朝廷。」陳風指向袁承誌,「華山派、鐵砂幫等江湖義士,皆有俠義之心。弟子想聯合江湖與朝廷,在起義軍活動區域開倉放糧,宣講朝廷新政,讓百姓知道……」他故意頓住,看向袁崇煥。
袁崇煥何等精明,立刻接道:「讓百姓知道,朝廷並非不顧民生,隻是被奸佞所誤。如此,既可收攬民心,又能分化賊軍。」他撫掌讚歎,「好計!隻是……糧食從何而來?」
「弟子已想好,」陳風取出係統「資源整合」解析的方案,「一者,懇請督師奏請陛下,開釋各地官倉,以工代賑,讓百姓修渠築路換糧食;二者,由弟子聯絡江湖義士,籌集義糧,同時……」他看向袁承誌,「請承誌兄幫忙,說服江南士紳捐輸。」
袁承誌慨然道:「督師與陳兄為天下蒼生奔走,我華山派義不容辭。江南沈萬三後人與我師父有舊,或可說服。」
袁崇煥大喜,立刻命親衛取來文房四寶:「某這就上書陛下!陳參讚,你傷愈後,便替某主持此事如何?」
「弟子遵命!」陳風心中一振,係統提示音適時響起:【叮!『民生分化』策略啟動,獲得‘民心所向’任務,當前進度10。】
三日後,陳風傷勢初愈,便與袁承誌一道南下。行至洛陽地界,隻見田野荒蕪,流民成群,樹皮都被剝光。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跪在路邊,孩子瘦得隻剩一把骨頭,看見陳風的官靴,竟伸出枯瘦的小手:「官爺……給口飯吃……」
陳風心中刺痛,係統「民情掃描」顯示此處餓死率已達三成。他翻身下馬,將隨身攜帶的乾糧遞給婦人,柔聲道:「大嫂,跟我來,前麵有粥棚。」
袁承誌見狀,對隨行的華山弟子道:「把我們的乾糧都拿出來,先救急。」
不多時,消息傳開,流民們扶老攜幼趕來。陳風讓親衛豎起「寧遠軍賑濟處」的大旗,袁承誌則帶人搭建粥棚。當熱騰騰的米粥分到流民手中時,許多人當場跪下磕頭,淚水混合著粥湯流下。
「官爺……您是好人啊……」一個白發老翁捧著粥碗,手不住顫抖,「闖賊說朝廷不管我們,原來……原來不是這樣……」
陳風趁機宣講:「鄉親們,不是朝廷不管,是貪官汙吏克扣糧餉!袁督師已奏請陛下,開倉放糧,隻要大家肯出力修渠種田,就有飯吃,有衣穿!」他指向遠處正在搭建的工棚,「看到了嗎?那是給大家住的,有活乾,就有飯!」
這正是係統「以工代賑」的古代表達。流民們將信將疑,卻被饑餓逼得彆無選擇,漸漸有人報名做工。陳風趁熱打鐵,讓鐵砂幫的弟兄們維持秩序,華山弟子則教習簡單的拳腳,既防賊匪,也壯聲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日後,第一座粥棚已能供應千人,流民中開始流傳「陳參讚是活菩薩」的說法。係統「民心向背」進度條躍升至35,更有零星的起義軍士兵聽說後,偷偷跑來領糧,其中不乏當初被裹挾的災民。
「陳兄,」袁承誌指著幾個偷偷溜走的起義軍服飾,「你這法子,比千軍萬馬都管用。」
陳風搖頭:「還不夠。」他取出係統「輿情監測」解析的密報,「李自成已得知我們在賑濟,派了『老八隊』來搗亂,揚言要燒了粥棚。」
話音剛落,遠處果然傳來呐喊聲,數百名起義軍士兵舉著火把衝來,為首的正是「穿山甲」王二麻子——他竟從崤山之戰中逃脫,如今成了李自成的先鋒。
「來得正好!」陳風眼中寒光一閃,對袁承誌道,「承誌兄,你率人保護百姓撤退;我帶親衛,會會這位『老朋友』。」
他翻身上馬,抽出環首刀,身後親衛們舉起鳥銃,組成方陣。王二麻子見是陳風,怒吼道:「狗官!壞我大事,納命來!」
「放!」陳風一聲令下,鳥銃齊射。改良後的鳥銃威力驚人,前排的起義軍士兵應聲倒地。王二麻子嚇了一跳,勒住馬不敢上前。
陳風趁機高聲喊道:「弟兄們!你們也是河南百姓,何必為李自成賣命?他在西安吃著福王的肉,你們卻要餓死荒野!我這裡有飯吃,有活乾,想回家的,發路費!想報仇的,跟我殺貪官!」
這番話戳中了許多起義軍士兵的心事。他們多是河南人,被李自成「均田免賦」的口號吸引,卻沒料到依舊缺衣少食。頓時有人猶豫起來,放下了武器。
王二麻子見狀大怒,揮刀砍倒一個想投降的士兵:「誰再後退,這就是榜樣!」
這一下激起了眾怒。那些本就動搖的士兵見狀,反而轉身撲向王二麻子。陳風趁機下令衝鋒,親衛們端著鳥銃穩步推進,袁承誌也率華山弟子從側翼殺出。
混亂中,王二麻子被自己人砍傷,落荒而逃。陳風沒有追擊,而是對投降的士兵道:「願意留下的,編入輔兵;願意回家的,每人三鬥米,十文錢。」
看著士兵們感激涕零地領糧領錢,陳風知道,這「民生分化」的策略,已初見成效。係統麵板上的「民心向背」進度條,再次躍升,而「起義軍分化度」也亮起了第一縷微光。
夕陽西下,粥棚的炊煙嫋嫋升起,與工棚的燈火交織在一起。陳風站在土坡上,望著這片重新有了生氣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傷愈後的第一場謀劃,雖險象環生,卻已走出了關鍵的一步。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前方,既有李自成的反撲,也有朝廷內部的阻撓,但他手中握著民心這張王牌,又有江湖義士相助,定能在這亂世中,為天下蒼生,謀一條生路。
係統提示音再次響起,【叮!民生策略成功,獲得‘仁德之譽’提升百姓擁戴度25),‘起義軍分化度’+15,當前進度25。】陳風握緊了腰間的環首刀,目光投向更遙遠的西安方向。下一站,他將帶著賑濟的成果,麵見崇禎皇帝,為袁崇煥辯護,也為這「民生分化」的策略,爭取更多的支持。前路漫漫,烽煙未息,但他的心中,已燃起了新的希望。
喜歡碧血大明:穿越係統改寫江山請大家收藏:()碧血大明:穿越係統改寫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