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江南籌糧
洪武二年正月的江南常州,漕渠邊的糧囤堆得像小山,趙江月穿著青色太子袍,手裡拿著《漕糧調度冊》,正與周老栓核對糧數。“周大人,江南的漕糧已集齊八萬石,隻是蘇州府的糧商們囤糧不賣,說要等糧價漲了再出手,咱們還差兩萬石才能湊夠東征的軍需。”糧官李福全皺著眉,遞上一份糧商名單,“這些糧商多是前唐的舊族,手裡握著蘇州府三成的存糧。”
趙江月接過名單,指尖劃過上麵的名字,忽然問:“周大人,蘇州府的漕渠閘門改完了嗎?能不能調更多糧船從湖廣、江西運糧過來?”
周老栓連忙點頭:“蘇大人上個月就派人改完了,現在糧船從湖廣到蘇州隻要八日,比從前快了四日!隻是湖廣的糧要下月才能到,東征的艦隊正月底就要出發,怕是趕不上。”
“趕得上。”趙江月放下名冊,起身道,“咱們不用求糧商,找百姓幫忙。張阿婆的粥鋪在蘇州有分號,王老鐵的匠坊也在那,咱們聯合他們,設‘便民糧點’——百姓手裡有餘糧的,按市價加兩成收,再用王老鐵改的‘快速糧囤’存糧,既能讓百姓得實惠,又能湊夠軍需。”
周老栓眼睛一亮:“殿下這法子好!張阿婆在百姓裡有威望,她說話,百姓肯定願意賣糧!”
兩人立刻趕往蘇州,張阿婆聽說要為東征籌糧,當即拍著胸脯:“太子殿下放心!俺這就讓粥鋪的夥計去各村喊,告訴大夥賣糧給朝廷,不僅給現錢,還能優先買俺們粥鋪的青稞餅!”王老鐵也跟著響應:“俺讓匠坊的人連夜趕製糧囤,保證糧囤防潮、防鼠,一粒糧都不浪費!”
便民糧點一設,百姓果然紛紛來賣糧。蘇州府的農戶李阿公,拉著滿滿一車粟米來糧點,笑著說:“太子殿下為俺們剿倭寇,俺們出點糧算啥!去年倭寇搶了俺兩畝地的糧,今年俺多收了三畝,正好捐給朝廷,讓水師的將士們吃飽了,好替俺們報仇!”
糧商們見百姓都願賣糧,朝廷又不缺糧了,隻好主動降價賣糧。趙江月趁機下令,按平價收購糧商的存糧,還讓他們承諾“往後不許囤糧抬價”,否則取消他們參與漕糧運輸的資格。
正月底時,十萬石漕糧終於集齊,糧船沿著汴河浩浩蕩蕩駛向寧波。趙江月站在漕渠邊,望著遠去的糧船隊,張阿婆和王老鐵站在他身邊,手裡分彆捧著青稞餅和新打的糧囤模型。“殿下,這些餅讓將士們路上吃,”張阿婆遞過布包,“俺們江南百姓都盼著水師打勝仗,讓倭寇再不敢來!”
趙江月接過布包,餅香混著漕渠的水汽,格外溫暖。他知道,這十萬石糧不是冰冷的軍需,是江南百姓的心意,是大明東征的底氣——有這樣的百姓支持,水師定能跨海剿倭,護得沿海安穩,護得大明的海疆萬裡無波。
第三百一十四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