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雷霆落定
含元殿的金磚地麵映著晨光,趙五手持染血的鹽引賬冊跪在丹墀之下,皇帝指尖敲擊龍案的聲音在寂靜中格外清晰。柳蓁蓁立在殿外漢白玉欄杆旁,望著宮門外緩緩升起的朝陽,袖中掌心已掐出深深的紅痕。
辰時正刻,含元殿內熏香嫋嫋,百官分列兩側。趙五身著淺緋色官袍,手持染血的鹽引賬冊跪在丹墀之下。皇帝李隆基端坐龍椅,目光如電掃過殿內群臣,最終落在趙五身上。
“臣,江淮轉運副使趙五,奉旨稽查鹽引虧空案,今已查明真相。”趙五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平盧節度使安祿山遣其心腹史思明,勾結揚州鹽運使劉晏、楚州鹽場大使張胥等人,三年來通過虛報損耗、以次充好等手段,盜賣官鹽達十萬引,所得銀錢儘數充作軍資。”
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幾位與平盧軍有舊的將領麵色驟變,而清流官員則紛紛側目。
趙五呈上賬冊,內侍接過奉至禦前。皇帝翻開賬冊,隻見上麵詳細記錄了每次盜賣的時間、數量、經手人,甚至還有平盧軍特製的令牌印跡拓本。更觸目驚心的是夾頁中安祿山親筆簽押的密信,上麵明明白白寫著“鹽利充軍,以待不時之需”八字。
唐代鹽利對國家財政至關重要,安祿山叛亂前確實通過多種手段積累財力,史書有載“祿山潛蓄異誌,以鹽利養兵”。)
“陛下!”宰相李林甫突然出列,“趙五所奏事關重大,然安節度使鎮守邊關多年,功在社稷。豈可因一麵之詞定其罪?臣請三司會審,細加核查。”
趙五抬頭直視李林甫:“宰相所言極是。然此案人證物證俱在,揚州鹽運使劉晏已招供畫押,楚州鹽場大使張胥更在獄中寫下悔過書。若陛下準許,臣可即刻傳證人上殿。”
皇帝沉默片刻,指尖在龍案上輕輕敲擊。這時,太子李亨緩步出列:“父皇,兒臣以為此案證據確鑿,當速斷速決。然安節度使手握重兵,不宜過於刺激。可先懲處直接涉案官員,對安節度使則下詔申飭,令其悔過自新。”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維護了朝廷威嚴,又避免了與藩鎮的正麵衝突。
趙五心中暗歎,太子果然深諳權術。
皇帝微微頷首:“準太子所奏。揚州鹽運使劉晏、楚州鹽場大使張胥等一乾人犯,即日押赴市曹斬首示眾。其家產充公,眷屬流放嶺南。”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趙五,“安祿山……罰俸一年,降詔申飭。”
聖旨既下,滿殿肅然。趙五叩首領旨,心中卻無半分喜悅。他明白,這看似雷霆萬鈞的處置,實則留下了巨大隱患。安祿山雖受申飭,但根基未動,反而會因此更加警惕。
退朝後,趙五在殿外遇見太子。太子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趙卿此番立功不小,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好自為之。”說罷轉身離去。
柳蓁蓁在宮門外等候,見趙五麵色凝重,輕聲道:“可是處置不公?”
趙五搖頭:“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隻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至少斬斷了安祿山一條財路。”柳蓁蓁寬慰道,“且經此一案,陛下對藩鎮必生戒心,這已是難得之局。”
二人回到漕運司衙署,慕容芷已在書房等候。她帶來一個驚人消息:“安祿山的心腹史思明昨夜暴斃於範陽軍營,對外稱急病,實則……”她比了個抹喉的手勢。
趙五與柳蓁蓁對視一眼,心知這是安祿山棄車保帥之舉。史思明一死,許多線索就此斷絕。
“還有一事。”慕容芷壓低聲音,“李林甫宰相近日與平盧使者往來頻繁。恐對郎君不利。”
柳蓁蓁蹙眉:“李相素與藩鎮不睦,何以……”
“此一時彼一時。”趙五冷笑,“我此番查案,觸動的不止是藩鎮利益。漕運革新觸及多少人的奶酪?李相不過是借力打力。”
正說著,蘇琬從長安送來密信。信中提及近日有禦史準備彈劾趙五“擅權跋扈、結交江湖人士”,更有人翻出他與慕容芷、薩琳娜等往來之事,欲攻其“私德有虧”。
柳蓁蓁閱信後沉默良久,忽然道:“郎君,是時候早做打算了。”
當夜,趙五與柳蓁蓁在書房長談。燭火搖曳中,柳蓁蓁展開一幅大唐疆域圖:“安祿山經此一擊,三五年內必反。屆時中原板蕩,江淮將成為朝廷唯一財源。郎君當借漕運革新之機,暗中布局。”
她指尖劃過運河沿線:“揚州、楚州、泗州三處漕運樞紐,需安插可靠人手;漕工可暗中編練,以備不時之需;鹽利當儘歸國庫,不可再為藩鎮所奪。”
趙五握住她的手:“這些事,我早有謀劃。隻是……”他望向窗外月色,“大戰將至,你我恐難獨善其身。”
柳蓁蓁微笑:“既選了你,便無懼風雨。隻是……”她輕撫腰間玉佩,“婚事當早日辦妥,以免日後橫生枝節。”
三日後,皇帝下旨嘉獎。趙五晉爵縣侯,實封三百戶,仍領江淮漕運事。柳彆駕遷戶部侍郎,明升暗降,實為調離權力中心。唯有柳蓁蓁得賜金牌一麵,許其隨時入宮覲見,這無疑是皇帝對柳家的一種安撫。
趙五明白,這已是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他更加勤勉於公務,借漕運革新之機,在運河沿線重要節點安插親信,以“護衛漕糧”為名訓練精壯漕工,改進倉儲製度以防貪墨。這些舉措看似為公,實則為即將到來的亂世埋下伏筆。
這期間,薩琳娜的胡商網絡傳來消息:平盧軍正在大量收購戰馬;慕容芷的江湖朋友發現範陽一帶鐵器價格飛漲;蘇琬則在整理古籍時發現安祿山心腹曾在幽州秘密鑄造兵器。所有線索都指向一個方向——叛亂已如箭在弦上。
中秋夜,趙五與柳蓁蓁在揚州漕司後院舉行簡單婚禮。沒有盛大儀式,隻請了慕容芷、薩琳娜等幾位知己。蘇琬雖未能至,卻送來一對鎏金鴛鴦壺,壺底刻著“漕清政明”四字。
紅燭高燒,趙五掀開柳蓁蓁的蓋頭。四目相對,千言萬語儘在不言中。
“這一世,我定護你周全。”趙五輕聲道。
柳蓁蓁微笑:“不,是我們一同守護這大唐江山。”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而遙遠的北方,戰雲正在積聚。
第四十二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