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天剛蒙蒙亮,漕渠北段的閘門就傳來“吱呀”聲。張老漢扛著鋤頭走來,手裡攥著護渠隊的輪值表,先彎腰摸了摸閘門木軸——昨日塗的桐油還潤著,沒有一絲卡頓。他掏出哨子彆在腰間,按章程繞著閘門走了一圈,見水位平穩,才在輪值表上畫了個“安”字。
“張爺爺!”趙江月的聲音從渠邊傳來,孩子背著小布包,裡麵裝著記漕渠筆記的本子和半塊棗泥糕,“我跟爹爹來查南段的麥苗,順路給你帶了常嬤嬤做的糕!”
張老漢接過棗泥糕,掰了一小塊放進嘴裡,甜香漫開:“好吃!江月有心了。你娘當年也常給守閘門的人送吃食,說‘守渠人辛苦,得吃口熱的’,跟你現在一模一樣。”
趙江月眼睛一亮,立刻翻開小本子:“我要把這個記下來!娘的事,我都想記住。”他筆尖飛快劃過紙頁,寫下“娘常給守渠人送吃食”,旁邊還畫了個小小的糕點圖案。
趙正跟在後麵,手裡拿著老梅整理的漕渠密道清淤清單,對張老漢道:“今日讓護渠隊南段的人多留意麥苗,昨晚下了場小雨,看看排水溝通不通暢。”
“放心吧趙大人!”張老漢拍著胸脯,“俺已經讓人去看了,排水溝沒堵,麥子長得精神著呢!”
兩人往南段走時,柳萱正蹲在田埂上,跟護渠隊的百姓核對新麥種的長勢。她手裡拿著穗子,比對賬本上的記錄:“這西域麥種比咱們本地的長得快,再過半個月就能分蘖,到時候得再鬆鬆土。”
“柳娘子,這都是托你和趙大人的福!”百姓笑著說,“還有蓁蓁姑娘,若不是她當年護著漕渠,咱們哪有這麼好的地種糧。”
柳萱抬頭,望著不遠處的祠壇,輕聲道:“姐姐當年盼的就是百姓有糧吃、有安穩日子過,現在總算實現了。”
趙江月跑過來,舉著小本子給柳萱看:“柳姨姨,我記了娘給守渠人送吃食的事!老梅爺爺還說,等會兒教我認高公公手記裡的密道圖紙呢。”
“好啊。”柳萱幫孩子把本子理好,“認圖紙時仔細些,你娘當年幫高公公看圖紙,也看得格外認真。”
臨近正午,老梅在祠壇主殿等著趙江月。供桌上的高力士手記攤開著,翻到畫著密道圖紙的一頁。“你看,這是甲三暗渠的圖紙,咱們之前清淤的地方就在這兒。”老梅指著圖紙上的紅點,“你娘當年在這兒做了個標記,說‘此處易積碎石,需常清’,跟咱們現在做的一樣。”
趙江月湊過去,手指輕輕點在紅點上:“娘真厲害!我也要在我的本子上畫這個標記,以後提醒大家常清碎石。”
薩琳娜這時來祠壇祭拜,手裡捧著西域的葡萄乾,放在供桌兩側:“這是商隊新到的葡萄乾,給蓁蓁姑娘和高公供上,也讓他們嘗嘗西域的味道。”她轉頭對趕來的趙正說,“商棧今日來了好多百姓,都說要借著漕渠的便利,跟西域做些小買賣,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趙正點頭,目光落在供桌上的丈量尺——那是柳蓁蓁當年用過的,尺身上的刻痕還清晰可見。“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對蓁蓁和高公最好的告慰。”
夕陽西下時,護渠隊的人陸續收工。趙江月牽著趙正和柳萱的手,往祠壇旁的碑走去。他從布包裡掏出小本子,對著碑輕聲說:“娘,今日我認了密道圖紙,還記了您給守渠人送吃食的事。張爺爺說我跟您一樣心細,我以後會更努力護好漕渠的。”
柳萱蹲下身,幫孩子把落在碑前的野迎春扶好:“姐姐聽到了,她肯定為你驕傲。”
趙正望著碑上的“柳蓁蓁”三個字,又看向漕渠上往來的漕船、田埂裡的麥苗、祠壇前的百姓,輕聲道:“蓁蓁,你看,漕渠安穩,百姓安樂,咱們會一直守著這一切,守著江月,守著你盼的太平。”
第一百五十二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