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碩果
漕渠上的商船往來如梭,惠民倉外的新麥堆得像小山。蘇琬琬拿著新政推行半年的報表,快步走進攝政王府,臉上滿是笑意:“大人,新政的效果比預期的還好!”
她將報表攤開在趙正麵前,上麵的數字清晰明了:
漕運:疏通全國主要漕渠後,糧食運輸時間縮短一半,洛陽、太原的糧價降了三成,半年內共運輸糧食五十萬石,比去年多二十萬石;
稅法:“一條鞭法”推行後,國庫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百姓稅負減輕四成,京兆府的稅銀收繳率從七成提升到九成五;
軍製:“樞密院三衙”體製落地,中央禁軍擴編到五萬,配備新弩箭和震天雷,戰鬥力大幅提升;
新學:招收學生三百人,其中貴族子弟八十人、平民子弟二百二十人,海軍學堂也招了五十名學員,正在登州訓練。
“好!”趙正拍案叫好,“蘇琬琬,你立刻起草奏折,把新政成果稟報陛下,同時下令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和漕運改革。慕容,你派禁軍去各地監督,防止地方官員苛待百姓、私吞稅銀。”
慕容芷和蘇琬琬齊聲應下,轉身去安排。柳萱這時帶著醫女,從城外的墾荒區趕來,手裡拿著墾荒進度表:“大人,長安城外已開墾荒地五千畝,種上了新麥和粟米,預計秋收能收糧十萬石。我們還在墾荒區設了三個醫棚,免費給百姓治病,教他們識彆草藥、預防疾病,百姓們都很支持。”
趙正跟著柳萱去墾荒區視察。田裡的新麥長勢喜人,麥穗沉甸甸的,百姓們正在田間除草,看到趙正,紛紛放下農具圍過來。老農張老漢拉著趙正的手,激動地說:“趙大人,您來得正好!往年俺家三畝地,收糧五石,繳完稅就剩兩石,不夠吃;今年按新稅法,隻繳五鬥稅,還從惠民倉借了糧種,俺又開墾了兩畝荒地,秋收後肯定能存不少糧!”
趙正看著張老漢黝黑臉上的笑容,心裡滿是欣慰。他走到田埂上,對百姓們高聲道:“鄉親們,隻要大家好好耕作,支持新政,朝廷定會讓大家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
百姓們歡呼起來,聲音震得田埂上的麥穗晃了晃。柳萱看著這景象,輕聲道:“這就是咱們推新政的目的——讓百姓能安穩過日子,不再受戰亂和苛稅的苦。”
趙江月這時從新學趕來,手裡拿著學生的算術作業:“爹爹,萱姨娘,新學的學生進步很快,已經能算清田畝稅銀了。張太傅說,下個月要帶他們去漕運司實習,學學怎麼管理漕運。”
趙正點頭:“好!讓他們多曆練曆練,將來才能成為朝廷的棟梁。江雪呢?怎麼沒跟你一起過來?”
“江雪妹妹在醫棚給百姓抓藥呢!”趙江月笑著道,“她現在認的草藥比醫女還多,百姓們都叫她‘小活菩薩’。”
趙正和柳萱走到醫棚,果然看到趙江雪穿著淺綠布裙,正給一位老奶奶包草藥,動作嫻熟:“王奶奶,這是治咳嗽的草藥,煮水喝三天就好,記得彆吃生冷的東西。”
王奶奶接過草藥,笑著道:“多謝小郡主,你真是個好孩子。”
趙正看著女兒認真的模樣,心裡滿是驕傲。他知道,新政的碩果不僅是國庫充盈、漕運暢通,更是百姓臉上的笑容,是孩子們成長的身影,是大唐複興的希望。
第二百一十二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