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請命_雪月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6章 請命(1 / 1)

第二百四十六章請命

靈州的晨光剛漫過漕渠,府衙外就傳來整齊的腳步聲。趙正推開窗,見數百名百姓捧著五穀,身後跟著洛陽、恒州的官員,正跪在門前請願——最前麵的老丈舉著萬民書,聲音洪亮:“趙王殿下!長安舊臣仍在暗中勾結,少帝年幼難掌朝綱,懇請您移駐長安,總領天下政務,護我中原百姓!”

薩琳娜匆匆進來稟報:“是長安的忠良老臣暗中聯絡各地官員,再聯合百姓發起的請願,連西苑的太後都派內侍遞了密信,說‘長安安危,全賴趙王’。”

趙正接過密信,太後的字跡帶著顫抖:“張邦昌餘黨未除,宦官魏忠賢的舊部仍在京畿禁軍任職,若趙王不來,恐再生禍端。”他望向窗外請願的百姓,想起昨夜密議時蘇琬琬的話——“民心不可逆,此時移駐長安,是順天應人,非奪權”。

“傳我令。”趙正轉身,對慕容芷道,“你率兩萬範陽軍先行,清理長安周邊的舊黨據點,確保沿途安全;蘇琬琬,將靈州的新政章程整理成冊,帶往長安,準備在京畿試點;柳萱,醫療營隨我同行,長安流民還需安撫。”

三日後,趙正的隊伍從靈州出發。沿途州縣的百姓自發在官道旁送行,有的捧著熱粥,有的遞上綢緞,連吐蕃、回紇的降眾都趕來,舉著“趙王千歲”的木牌。趙江月跟在父親身邊,看著這萬眾歸心的景象,忽然明白——父親的“威望”,從不是靠兵權換來的,而是靠一次次護百姓於危難、解蒼生之疾苦掙來的。

行至華州時,果然遇到魏忠賢舊部作亂——一千餘禁軍殘兵占據華州城門,聲稱“隻認天子詔,不認趙王令”。慕容芷剛要率軍強攻,趙正卻抬手阻止:“讓阿古拉去說。”

阿古拉身著範陽軍甲胄,策馬至城門前,用回紇語和漢語雙語喊話:“魏忠賢已死,張邦昌伏誅,你們若放下武器,趙王可免你們死罪,還能回鄉與家人團聚;若頑抗,便是與天下百姓為敵!”

城門後的禁軍本就無心作亂,聽聞這話,紛紛扔下武器。為首的校尉跪在地上哭求:“我們也是被逼的,若不從,家人就會被舊黨殺害。”趙正讓人查明實情,果然是舊黨以家人要挾,當即下令:“派人護送你們的家人來長安,以後編入範陽軍輔營,再不用受舊黨脅迫。”

隊伍抵達長安城外時,少帝與太後已率百官在承天門外等候。少帝快步上前,拉住趙正的衣袖:“趙王,朕盼你已久!長安的舊黨日日作亂,朕實在無力應對。”太後也含淚道:“懇請趙王留下,任攝政王,總領朝政,救救唐室,救救百姓。”

百官紛紛跪地,齊聲請願:“請趙王任攝政王!”聲音震徹長安,連城樓上的禁軍都跟著高呼。趙正望著眼前的君臣百姓,終於點頭:“臣願任攝政王,但非為權位,隻為平定舊黨,推行新政,護天下安穩。”

當日午後,長安宮舉行攝政王冊封儀式。趙正身著九錫禮服,接過象征權力的攝政王金印,詔書中寫道:“趙王趙正,忠勇仁厚,護社稷於危難,救蒼生於水火,特封攝政王,總領全國軍政,百官皆聽其調度。”

冊封結束後,趙正立刻召開朝會,下令:“慕容芷掌京畿禁軍,清查魏忠賢舊部;蘇琬琬任戶部尚書,推行‘一條鞭法’新政;薩琳娜任皇城司使,監察百官動向;柳萱任太醫院院判,負責長安及周邊的民生醫療;江月,你隨我在攝政王府學習理政,協助處理軍政事務。”

深夜,攝政王府的書房裡,燭火通明。趙正鋪開天下輿圖,身邊圍著核心成員。蘇琬琬指著輿圖上的江南:“江南的舊貴仍在抵製新政,囤積糧草,若不處理,恐影響全國稅賦。”慕容芷也道:“隴西節度使暗中聯絡舊黨,似有異動。”

趙正指尖劃過江南與隴西,眼底閃過銳利的光:“舊黨不除,新政難行;藩鎮不穩,天下難安。接下來,第一步清長安餘孽,第二步平江南舊貴,第三步鎮隴西藩鎮。待這三步完成,天下就能真正安穩。”

第二百四十六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彌補遺憾! 爭霸:開局召喚天庭反骨仔 紈絝世子:權謀天下 他們罵我退圈,我反手造個動物園 過路神豪隻想吃瓜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