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盟定邊境
長安城外的迎賓驛,回紇可汗的白色帳篷在晨光裡格外醒目。阿古拉牽著可汗的馬,剛到驛前,就見趙正帶著趙江月、慕容芷迎了上來——此次回紇可汗親赴長安,是為簽訂正式盟約,敲定商路關稅與邊境防務,徹底了結兩國舊怨。
“趙王殿下,”回紇可汗翻身下馬,握著趙正的手,語氣誠懇,“去年若不是聽了奸人挑唆,也不會與吐蕃為伍。如今見長安百姓安居樂業,才知跟著趙王走,才是正途。”
趙正笑著擺手,請他入帳:“可汗能認清大勢,是回紇百姓之福。今日盟約一簽,兩國商路暢通,邊境互市,再無戰事,這才是兩國百姓最想看到的。”
帳內,蘇琬琬早已備好盟約文稿,上麵寫著“互不侵擾、通商互市、共禦外敵”三條核心條款,還有詳細的關稅比例——西域商隊過境,隻收十稅一,比從前吐蕃把控時輕了近一半。回紇可汗逐字看完,毫不猶豫地蓋下可汗印:“這盟約,我回紇認!往後若有部族敢犯邊境,我第一個不饒!”
趙江月站在一旁,看著盟約簽訂的全過程,忽然想起薩琳娜之前說的“邊境安則天下安”——如今回紇已定,隻剩吐蕃還未簽訂正式盟約,而吐蕃讚普的使者,也已在來長安的路上。
午後,吐蕃使者抵達。與回紇可汗的爽朗不同,使者神色拘謹,遞上讚普的國書:“讚普願將去年侵占的河西三城歸還,還願送質子入長安,隻求趙王能允許吐蕃商隊在靈州互市。”
趙正接過國書,目光落在“歸還河西三城”上——那是去年吐蕃趁亂攻占的城池,如今主動歸還,足見其已無抗衡之力。他對使者道:“歸還城池、送質子均可,但吐蕃需承諾,不得再與任何反明勢力勾結,若有違反,當即斷絕互市,收回商路。”
使者連忙點頭:“讚普已交代,一切都聽趙王安排。”
就在盟約即將簽訂時,薩琳娜的影衛匆匆來報:“啟稟攝政王,查到前張邦昌的謀士李默,藏在吐蕃使者的隨行隊伍裡,想趁機行刺可汗與使者,破壞盟約!”
趙江月心頭一緊,立刻對慕容芷道:“慕容姨,你帶禁軍圍住驛館,嚴查隨行人員;我去驛內保護可汗與使者!”不等趙正吩咐,他已拔步往帳內趕——如今他是儲君,理當擔起守護盟約的責任。
帳內,李默果然藏在使者的仆從堆裡,正悄悄摸向腰間的短刀。趙江月眼疾手快,衝上前一把按住他的手腕,短刀“當啷”落地。回紇可汗與吐蕃使者都驚出一身冷汗,可汗握著趙江月的手:“世子殿下反應真快!若不是你,今日這盟約怕是簽不成了!”
李默被押下去後,趙正走進帳內,看著麵色鎮定的兒子,眼底滿是讚許:“遇事不慌,處置得當,這才是儲君該有的樣子。”
當日傍晚,吐蕃盟約也順利簽訂。河西三城的交接文書、質子入長安的日期、互市的具體章程,都一一敲定。消息傳到靈州,論布帶著吐蕃降眾在漕渠邊歡呼,他們終於不用再擔心家鄉的戰事,還能通過商路與親人互通消息。
次日,長安朱雀大街上搭起了慶賀的彩棚。百姓們圍著回紇、吐蕃的商隊,看他們帶來的西域毛毯、香料,商人們也忙著挑選中原的絲綢、瓷器,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伏。柳萱帶著醫女在彩棚旁設了醫點,給西域商隊的人診脈,還教他們用漢地草藥治高原反應,商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中原大夫,厲害!”
慕容芷騎著馬,帶著輕騎在大街上巡邏,見一派祥和景象,嘴角也露出笑意。她想起去年靈州攻防戰時的緊張,再看如今的安穩,忽然覺得一切犧牲都值得——所謂“威震天下”,從不是靠殺戮,而是靠讓不同部族、不同百姓,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安穩生活。
深夜,攝政王府的書房裡,趙正鋪開天下輿圖。趙江月站在一旁,看著輿圖上標注的“盟約邊境”“通商路線”“新政推行區”,忽然開口:“父親,如今邊境定、民心安、新政行……?”
趙正抬頭望向窗外,長安的燈火星星點點,映著遠處的宮牆。他輕輕點頭:“是啊,接下來,該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了。”
輿圖上的墨跡,記錄著從靈州攻防到盟約簽訂的每一步,也記錄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第二百五十四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