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義倉穩基,農兵歸田_雪月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雪月大明 > 第257章 義倉穩基,農兵歸田

第257章 義倉穩基,農兵歸田(1 / 1)

第二百五十七章義倉穩基,農兵歸田

靈州義倉的木門吱呀開啟時,守倉老兵周滿正用布巾擦拭倉前的“惠民碑”——碑上刻著義倉的規矩:“凡老弱無依、歉收無糧者,皆可憑戶籍領糧,春借秋還,不征利息”。這是蘇琬琬推行新政時立的,如今已過半年,周滿每天都要把碑擦得鋥亮,像守護著自己的命根子。

“周老丈,今日能領糧不?”門外傳來熟悉的聲音,是城西的漢族農戶王二,身後還跟著兩個吐蕃族人——是論布的堂弟論傑,手裡攥著新辦的戶籍冊。周滿笑著點頭,引他們進倉:“當然能!你們吐蕃弟兄的戶籍剛入冊,按規矩,每戶能領兩石粟米,春種後有收成了再還就行。”

論傑接過糧袋,掂量著沉甸甸的分量,眼眶有些紅:“去年在鳳鳴坡,俺還想著要打仗,如今不僅有地種,還能從義倉借糧,這日子俺從前想都不敢想。”王二拍著他的肩:“這都是攝政王的新政好!去年俺家遭了水災,就是靠義倉的糧撐過來的,今年秋收了,俺第一時間就來還糧。”

正說著,周滿忽然皺起眉——他掀開最裡麵的糧囤,發現底層的粟米有些受潮,雖沒發黴,卻怕再存下去壞了。“這可咋整?”周滿急得直搓手,“這囤糧能供五十戶人吃一個月,要是壞了,春荒時可咋整?”

恰好趙江月帶著蘇琬琬來巡查義倉,見周滿焦急,連忙上前查看。蘇琬琬蹲下身,撚起一把受潮的粟米:“是倉底通風不好,得趕緊把糧倒出來晾曬,再在倉底鋪一層乾草木灰防潮。”她轉頭對趙江月道,“世子,靈州周邊的義倉都得查一遍,入春後雨水多,得提前做好防潮。”

趙江月立刻點頭,讓人去召集民夫,自己則跟著周滿、論傑一起搬糧。論傑力氣大,一次能扛兩袋糧,王二也喊來鄰裡幫忙,義倉外的空地上很快曬滿了粟米,金黃一片。周滿看著忙碌的人群,抹了把汗:“從前義倉歸官府管,糧少還苛刻,如今這義倉,才真叫‘惠民’啊!”

午後,遠處傳來馬蹄聲,阿古拉帶著一隊回紇商隊趕來,駱駝上載著成捆的羊毛氈。“世子殿下!”阿古拉翻身下馬,手裡捧著一張羊皮,“可汗聽說中原義倉存糧怕潮,讓俺們送些羊毛氈來,鋪在倉底防潮正好!這氈子是回紇最好的手藝,能隔潮氣還透氣。”

趙江月接過羊毛氈,摸著手感厚實,心裡一暖——去年盟約簽訂後,回紇不僅通商,還常送些實用物資來,這正是“邊境互通、民心相通”的模樣。他讓民夫把羊毛氈鋪在義倉底,再把晾曬好的粟米歸倉,周滿試著摸了摸倉底,果然乾爽了許多。

“對了,世子,”論傑忽然開口,“俺們部落裡有二十個吐蕃降兵,從前跟著論欽陵打仗,如今想棄刀歸田,還想幫著守義倉,您看行不?”趙江月眼前一亮——吐蕃降兵熟悉草原地形,又懂武藝,守義倉既能讓他們安穩生活,又能加強義倉防衛,一舉兩得。

他立刻點頭:“當然行!讓他們來義倉報到,周老丈帶帶他們,教他們認糧、管倉,每月發些糧米,春種時還能幫著農戶耕地。”論傑喜出望外,立刻跑回部落報信,傍晚時分,二十個吐蕃降兵就穿著新做的布衣來了,手裡還提著自家曬的青稞餅,非要塞給周滿。

夕陽下,義倉前的空地上,周滿教吐蕃降兵辨認糧種,阿古拉的商隊在旁整理羊毛氈,王二和鄰裡還在幫忙修補倉門,論布也帶著孩子來領新磨的麵粉——孩子手裡拿著蒙學教的“糧”字,湊到周滿跟前:“周爺爺,這個字念‘糧’,是義倉的糧!”

趙江月站在一旁,看著這和睦的場景,忽然明白父親說的“威震天下”的真意——不是金戈鐵馬的威懾,而是讓漢族農戶有糧種、吐蕃降兵有歸處、回紇商隊有通途,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安穩過日子。

蘇琬琬走到他身邊,遞過新擬的《義倉管規》:“往後每個義倉都配兩個異族聯絡員,再定期查防潮,這樣義倉就能一直幫著百姓了。”趙江月接過管規,上麵的字跡工整,每一條都透著對百姓的體恤。

夜色漸深,靈州義倉的燈還亮著,周滿和吐蕃降兵一起值夜,倉裡的粟米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遠處的漕渠上,傳來糧船的號子聲,與義倉的燈火相映,最堅實的根基,也是留給後續時代最珍貴的安穩。

第二百五十七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 葉胎 炮灰女配自救:薅禿天道當充電寶 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 雙修暴擊十萬次,仙子倒貼求放過 這個仙尊路子有點野 異世戰魂:從特種兵到玄幻戰神 太平三千甲 未婚夫要照顧寡嫂,轉頭嫁他堂哥 拳鎮遮天:我的技能欄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