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封賞定策
南京皇城的奉天殿內,洪武十三年冬的暖陽透過菱花窗,在金磚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禦座前的丹陛兩側,堆放著東瀛都護府呈送的奏報與貢品——裝著新糧的布囊旁擺著改良火炮的銅製模型,絲綢包裹的賬冊上還帶著海霧的濕氣,每一件都印證著東征的民生實績。
“東征諸臣聽封。”趙政的聲音沉穩有力,回蕩在殿內。他手中的聖旨用朱砂批注著功臣名錄,墨跡未乾處正是前六卷便追隨左右的舊部。
王老鐵捧著新鍛的民生犁走上前,犁鏵在陽光下泛著冷光。“王老鐵督造農器萬餘件,改良東瀛犁具適配水田,賜靈州鐵匠坊一座,世襲‘工部匠師’銜,賞青稞千石。”趙政看著那犁上熟悉的紋路,想起前六卷靈州墾荒時的艱辛,“往後藩屬國農器鑄造,皆由你統籌。”
王老鐵激動得手抖,粗糙的手掌摩挲著犁柄:“臣定不負陛下!明年就帶著徒弟們去暹羅,把靈州的鍛打手藝傳過去!”
伊凡緊跟著出列,身上的鎧甲還留著海戰的痕跡。“伊凡改良火炮射程,督造琉球硫磺配火藥,賜火器營副總管職,賞寧波港商鋪一間,準其家眷入籍大明。”趙政指著階下的火炮模型,“東瀛都護府需增鑄火炮三十門,仍由你監造。”
“謝陛下!”伊凡眼中發亮,“臣已畫好新炮圖紙,用上蘇大人算的彈道數據,射程能再遠兩裡!”
輪到蘇琬琬時,她捧著厚厚的《東征民生賬冊》躬身行禮。冊頁上詳細記錄著“青稞補種三萬石、互市獲利五萬兩、節省賞賜銀十萬兩”,每一筆都透著精打細算。“蘇琬琬掌漕運互市,理藩屬錢糧,創‘四柱清冊’核賬目,賜戶部右侍郎銜,賞江南織戶二十家,準其續編《諸蕃貿易錄》。”
“臣有一請。”蘇琬琬抬頭道,“前番查考《大明會典》,曆代朝貢厚賞常致國庫虛耗。今暹羅、占城使臣將至,臣請設‘抽分互市’之製,貢物按市價折算,私貨抽稅十取其一,既顯天威又省民力。”她早算過這筆賬,洪武初年對暹羅的賞賜常超出貢品價值三倍,長此以往終是負擔。
趙政眼中閃過讚許,這提議正合他心意。“準奏。禮部即刻修訂《朝貢互市新例》,蘇琬琬兼管互市司,凡藩屬貿易皆由你統籌。”他看向階下的慕容芷,“慕容芷護持藩使、巡查東瀛吏治,賜影衛指揮使職,賞雲錦百匹,許其調閱四夷館譯檔。”
慕容芷上前領旨,腰間的繡春刀輕響:“臣已核查暹羅使團路引,其貢道自東莞入粵,攜象三隻、象牙百斤,皆在勘合冊載明,無夾帶私鹽、人口之弊。”她早按前六卷查訪江南漕弊的法子,提前核驗了使團底細。
最後上前的是趙江月,他捧著《東瀛農桑錄》,冊頁裡夾著百姓聯名畫的春耕圖。“太子江月巡境東瀛,平糧種之弊,督修灌溉渠百裡,賜‘撫蕃安民’金印,準其兼領太學‘四夷館’,專司藩屬子弟教化。”趙政看著兒子,想起前夜書房的長談,“四海歸心不在兵戈,在民生教化,這擔子便交予你了。”
朝會散去時,蘇琬琬正與禮部官員核對新例細則。“暹羅貢品裡的西洋布,可與江南絲綢按一比三折算,象牙交太醫院製針,多餘的入互市變賣。”她指著賬冊,“占城求糧種,正好把東瀛試種成功的混種青稞給他們,既解其困又拓銷路。”
慕容芷拿著譯檔走來:“占城使臣還帶了國書,說安南又侵其邊境,求陛下遣使調停。按《祖訓》,安南、占城皆為不征之國,這事怕是要費些周折。”
趙江月恰好走來,聞言道:“前六卷在範陽調解蒙漢糾紛時,父親說過‘以商止戰’。占城缺糧,安南缺布,咱們若開互市讓兩國通商,再派農師教占城種糧,邊境自然安穩。”他翻出《東瀛農桑錄》,“你看,這混種法在越後國增產三成,占城氣候相近,定能適用。”
三人正議事,內侍來報:“暹羅、占城使臣已至會同館,說帶了國書與急件,求見陛下。”
蘇琬琬眼中一亮:“正好試試新訂的互市規矩。”她將賬冊塞進袖中,“慕容姐姐去驗貢品,我去備抽分量具,江月殿下不妨同去,看看藩屬所求究竟是虛名還是實利。”
會同館內,暹羅使臣正摩挲著帶來的西洋布,見三人進門連忙起身。為首的通事捧著國書道:“暹羅國王聞大明平定東瀛,特貢象三隻、象牙百斤、西洋布五十匹,求陛下賜棉種千石、織機圖樣,願三年一貢,遵勘合入貢。”他偷偷瞥向一旁的占城使臣,眼神裡藏著競爭之意。
占城使臣則滿麵愁容,遞上沾著泥土的稻穗:“安南屢侵我國境,田畝荒蕪,百姓饑饉。求陛下賜糧種、派農師,若能調停爭端,我國願歲貢奇南香三十斤、龍腦二十斤。”那稻穗乾癟發黃,顯然是遭了兵禍的模樣。
趙江月接過稻穗,又看了看暹羅的西洋布,忽然笑道:“棉種、糧種皆可賜,織機與農書也能給。但有一條,暹羅的西洋布、占城的香料,需在互市司按章抽分後與大明通商,江南的絲綢、靈州的青稞酒,任你們挑選交換。”
蘇琬琬適時取出新訂的細則:“按此例,朝廷不厚賞亦不苛索,貢品抵稅,私貨抽分,你們帶回的貨物能賺三倍利,比單純領賞賜劃算得多。”她指著細則裡的條款,“洪武十一年,溫州百姓與暹羅商人交易,太祖都曾開恩放行,可見通商才是長久之計。”
使臣們聽了又驚又喜,暹羅通事連忙應諾:“若能換得棉種與織機,我國願年年增貢西洋布!”占城使臣更是泣拜:“若得糧種與農師,占城世世代代奉大明為天!”
慕容芷看著這一幕,低聲對趙江月道:“這般處置,比單純賜賞省了國庫銀兩萬兩,還能讓兩國沾大明的民生實惠,比派使臣調停管用多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