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南洋來朝_雪月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雪月大明 > 第356章 南洋來朝

第356章 南洋來朝(1 / 1)

第三百五十六章南洋來朝

南京城外的龍江寶船廠,洪武十四年春的江風帶著木屑與桐油的氣息。數十艘漕船正裝卸貨物,暹羅使臣帶來的大象在岸邊踱步,占城的香料筐旁堆著靈州產的糧袋,新設立的互市司旗幡在風中獵獵作響,上麵“公平抽分,互利通商”八個字格外醒目。

蘇琬琬踩著跳板登上暹羅貢船,艙內整齊堆放著西洋布與象牙,每一件都貼著“暹羅王府”的封條。“按新例,貢品象牙百斤入太醫院,三隻大象撥往皇家苑囿,餘下的西洋布五十匹,抽分五匹充公,其餘可在南京街市售賣。”她拿著量具仔細丈量,筆尖在賬冊上飛速記錄,“賣得的銀子,可換棉種三百石、織機十台,還有這本《靈州織工要訣》。”

暹羅通事看著賬冊上的數字,比往年單純領賞賜多得三成利,連忙點頭:“全憑蘇大人處置!我國王妃聽說大明的雲錦織法精妙,若能請織師指點,明年願增貢西洋布百匹。”

“織師可派,但需以技術交換。”蘇琬琬取出一張圖紙,上麵畫著暹羅的水稻,“你們的占城稻早熟耐旱,若能給些稻種,我派江南織娘去暹羅傳藝,如何?”前六卷她在江南督漕時便知,占城稻與靈州青稞混種能增產,這正是擴大種植的好機會。

不遠處的占城貢船上,趙江月正與使臣查看糧種。占城使臣捧著靈州的混種青稞,顆粒飽滿的穗子讓他眼睛發亮:“這糧種真能畝產三石?我國的田地遭安南兵禍,若是種得活,百姓就不用挨餓了。”

“不僅能種活,還能和你們的水稻混種。”趙江月蹲下身,用樹枝在地上畫田壟,“像東瀛越後國那樣,青稞種在田埂,水稻種在田中,旱澇都不怕。”他取出《東瀛農桑錄》,翻到混種示意圖,“農師隨船去占城,教你們修灌渠、防蟲害,不出半年就能見成效。”

占城使臣撲通跪下,額頭抵著船板:“陛下仁德!我國願將新州港開放給大明漕船停靠,所有貨物隻收半稅!隻求陛下能勸安南罷兵,還給我國三州之地。”

趙江月扶起他,想起慕容芷送來的譯檔:“安南也是《祖訓》所載不征之國,朕已派使臣去安南,傳詔令其歸還侵地。若安南不聽,便斷其互市,讓他們的綢緞賣不出、鹽鐵買不到。”這法子是從前六卷對付江南鹽商的手段學來的,用貿易約束遠比動兵更有效。

此時岸邊傳來喧嘩,慕容芷帶著影衛快步走來:“江月殿下,安南使臣突然抵達,說要麵見陛下,還帶了安南綢緞與象牙,想爭朝貢排位。”

趙江月挑眉,跟著慕容芷來到岸邊。安南使臣身著錦袍,見了趙江月卻不下拜,反而揚著貢單:“我國貢物價值萬金,豈能排在占城之後?占城屢犯我國境,大明若助它,便是偏聽偏信。”

“是否偏聽,看證據便知。”慕容芷遞上一疊書信,都是占城百姓寫給大明的求救信,還有安南士兵劫掠的物證,“這些是影衛在占城邊境查實的,你敢說半句虛言?”她眼神銳利,嚇得安南使臣後退半步。

趙江月接過貢單,掃過上麵的綢緞象牙,淡淡道:“朝貢排位看的是民心,不是貢品價值。占城求糧種救民,你國求排位爭虛名,孰重孰輕,朕分得清楚。”他指著互市司的旗幡,“若安南歸還侵地,與占城修好,互市司便準你國綢緞入華;若執迷不悟,往後大明的鹽鐵、糧種,一粒一尺都不賣給你。”

安南使臣臉色煞白,他深知本國百姓仰仗大明的鹽鐵,若是斷了貿易,民間必定大亂。“臣……臣回去必勸國王罷兵還地。”

待安南使臣離去,占城使臣對著趙江月連連叩拜:“大明真是占城的再生父母!”

趙江月扶起他,望向江麵上的漕船——暹羅的西洋布正被搬上岸,占城的香料筐旁圍滿了江南商人,靈州的糧種與棉種正被裝上貢船,一派互通有無的熱鬨景象。他忽然明白,父親說的“四海稱臣”,從來不是讓諸國跪地求饒,而是讓他們帶著希望而來,載著實惠而歸,讓每一片土地上的百姓,都能靠著雙手過上安穩日子。

暮色降臨時,龍江寶船廠的燈火亮了起來。蘇琬琬在賬冊上記下“暹羅換棉種三百石、占城領青稞種五百石”,慕容芷在譯檔上批注“安南承諾三月內還地”,趙江月則在《四夷館紀要》上寫下:“以商通誼,以農安民,方為長久之計。”

窗外的江風帶著暖意,遠處的南京城燈火璀璨。

第三百五十六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