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悠悠流轉,熊旅年歲漸長,愈發深切地體悟到人才於國家發展而言,實乃重中之重,仿若巨輪航行所需的堅固船槳,或缺不得。楚國廣闊的市井街巷,自此常現他的身影,他如一位敏銳的尋寶者,穿梭於人群之中,滿心期許能覓得有識之士,為楚國的崛起添磚加瓦。
這一日,熊旅身著尋常百姓的樸素衣衫,步入郢都的集市。集市之內,熱鬨非凡之景如同一幅鮮活的市井畫卷在他眼前徐徐展開。人潮湧動,摩肩接踵,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市井樂章。這邊,賣布的商販扯著嗓子,誇耀自家布料的質地精良:“瞧一瞧看一看嘞!這可是從蜀地運來的上等好布,做工精細,顏色鮮亮,穿在身上那叫一個舒坦!”那邊,賣小吃的攤主熱情吆喝,香氣四溢,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剛出鍋的熱乎煎餃,皮薄餡大,一口咬下去,滿嘴留香,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熊旅一邊漫步行走,一邊以銳利且充滿探尋的目光,仔細觀察著周圍的每一個人,試圖從他們或平凡或獨特的舉止間,捕捉到那一抹能夠照亮楚國未來的智慧光芒。他時而駐足於賣字畫的攤位前,觀察那些文人墨客對畫作的點評;時而又在雜耍藝人的表演場地邊,留意人群中是否有對技藝創新提出獨到見解之人。
就在這時,一陣悠揚悅耳的琴聲,如一縷清風,悄然飄入熊旅的耳中。這琴聲恰似山間潺潺流淌的清泉,靈動而清澈;又仿若黃鶯於幽穀中婉轉啼鳴,清脆且動人,瞬間令熊旅沉醉其中。他不由自主地順著琴聲的方向尋去,隻見街邊一座小巧而雅致的亭子裡,一位女子正靜靜地坐在那裡,專注地彈奏著古琴。
女子麵龐秀麗,眉眼如畫,氣質高雅脫俗,舉手投足間,皆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獨特魅力,恰似一朵盛開於塵世之中的清幽蓮花。她身著一襲淡藍色的羅裙,裙擺隨著微風輕輕飄動,仿若山間的雲霧繚繞。在陽光的映照下,她的肌膚泛著柔和的光澤,愈發顯得她如仙子下凡。熊旅深深被她的琴聲與美貌所吸引,腳步仿若被定住一般,無法挪動,隻能靜靜地佇立在一旁,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世界裡。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仿若仍在空氣中輕輕回蕩。熊旅這才回過神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由衷讚歎道:“姑娘琴藝高超,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實在是令人讚歎不已。”
女子聞聲,緩緩抬起頭來,目光與熊旅交彙,嘴角輕揚,露出一抹如春日暖陽般的微笑,輕聲說道:“公子過獎了,小女子不過是閒來無事,以此琴音聊以自娛罷了,讓公子見笑。”她的聲音輕柔悅耳,如同山間的溪流,叮叮咚咚,十分動聽。
熊旅見女子如此謙遜,心中好感更甚,便與她攀談起來。交談之中,熊旅愈發驚喜地發現,這位女子不僅琴藝精湛絕倫,對於詩詞歌賦,亦是信手拈來,見解獨到。談及《詩經》中的經典篇目,她能從獨特的角度分析出其中蘊含的深意,對詩句的解讀鞭辟入裡。當熊旅提及治國理政時,她的話語間更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諸多觀點新穎且深刻。她認為治國需以民為本,重視農業生產,同時也要發展商業,促進國家經濟的繁榮;在人才選拔方麵,應不拘一格,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隻要有真才實學,都應給予重用。熊旅內心激動不已,暗自思忖,自己尋覓許久,今日終於遇到了一位難得的奇女子。
在進一步的交談中,熊旅得知女子名叫樊姬,出身於普通人家。然而,雖家境平凡,她卻自幼對讀書有著濃厚的興趣,各類書籍皆廣泛涉獵,對於世間萬物的知識,都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她的父母雖為普通百姓,但深知知識的重要性,省吃儉用為她購置書籍,支持她讀書學習。樊姬聰慧過人,又勤奮好學,常常在昏暗的燈光下讀書至深夜。
熊旅聽聞,不禁對樊姬肅然起敬,誠懇地說道:“樊姬姑娘,以你的驚人才華,若能投身於楚國的發展大業,必定能為楚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巨大的力量,成為楚國的中流砥柱。”
樊姬聽了,眼中先是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光芒,那是被認可後的欣喜與期待。但轉瞬之間,光芒又黯淡下去,她微微歎了口氣,略帶沮喪地說道:“小女子不過是一介女流,在這世間,又能有何作為呢?怕是難以施展抱負啊。”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子的地位較低,能參與政事的機會微乎其微,樊姬雖有滿腹才華,卻也深感無奈。
熊旅連忙鼓勵道:“姑娘切不可妄自菲薄。如今楚國正處於關鍵的發展時期,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正駛向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遠方,急需各種各樣的人才。古往今來,女子亦能頂半邊天,隻要姑娘心懷壯誌,願意為楚國奉獻,楚國必定會為姑娘提供一個廣闊的舞台,讓姑娘的才華得以儘情施展。”熊旅目光堅定地看著樊姬,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信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樊姬聽了熊旅這番誠摯的話語,心中深受觸動。她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熊旅,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待,說道:“公子所言極是,若真有這樣的機會,小女子願傾儘所能,為楚國儘一份綿薄之力。”此時的樊姬,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能為楚國發光發熱的場景。
兩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間,夕陽西下,天邊被染成了一片絢麗的橙紅色。晚霞映照在湖麵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熊旅意識到天色已晚,自己身為楚王,還有諸多政務在身,必須回宮了。他略帶不舍地對樊姬說:“樊姬姑娘,今日能與你相識,實乃我熊旅此生之大幸。日後若有機會,我定會再來與姑娘相聚,共談天下之事。”
樊姬微微點頭,眼中同樣流露出不舍之意,輕聲說道:“小女子也滿心期待與公子再次相見。”看著熊旅離去的背影,樊姬心中泛起一絲漣漪,她期待著與熊旅的下一次相聚。
熊旅懷著複雜的心情回到宮中,腦海裡卻始終縈繞著樊姬的身影。她的一顰一笑,她的才情與見識,都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熊旅的心中。熊旅暗自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將樊姬納入自己的陣營,讓她成為自己治理楚國的得力助手,攜手共創楚國的輝煌未來。
此後的日子裡,熊旅常常絞儘腦汁,尋找各種借口出宮,隻為能與樊姬相見。每一次相聚,他們或是漫步於山水之間,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同時探討詩詞歌賦的精妙之處。熊旅會吟誦自己新作的詩詞,樊姬則會從韻律、意境等方麵提出寶貴的意見。或是於幽靜的亭中,相對而坐,深入地談論治國理政之道。樊姬會根據楚國的國情,提出一些創新性的建議,熊旅則會結合實際情況,與她探討這些建議的可行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感情在這一次次的交流中逐漸加深,愈發深厚。而樊姬,在熊旅的影響與鼓勵下,也對楚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與憧憬,心中那團為楚國奉獻的火焰,燃燒得愈發熾熱,決心要用自己的智慧與力量,為楚國的繁榮富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楚國一統華夏請大家收藏:()楚國一統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