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編鐘震魯宮 墨辯驚宋廷_楚國一統華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楚國一統華夏 > 第143章 編鐘震魯宮 墨辯驚宋廷

第143章 編鐘震魯宮 墨辯驚宋廷(1 / 1)

周定王元年的深秋,魯國曲阜的霜霧還未散儘,宮牆外突然響起陣陣奇特的鼓點。三輛裝飾著青銅錯金的馬車緩緩駛入,車轅兩側的青銅立鳥昂首向天,車輿內傳出的編鐘清音竟與鼓點遙相呼應,驚得城樓上的魯國士卒紛紛探頭張望——這是楚國使團攜虎座鳳架鼓首次踏入禮儀之邦。

魯國司寇季孫行父捏著玉笏板的手微微發顫,望著楚使羋璿璣身後那架由猛虎伏地、金鳳展翅構成的巨大鼓架,心跳幾乎漏出半拍。當楚國樂師以象牙鼓槌叩響鼓麵時,雄渾的聲波如奔雷穿堂而過,十六件編鐘應聲和鳴,《荊山頌》的曲調裹挾著江漢氣息撲麵而來,驚得廊下的魯國樂工打翻了笙竽。

此鼓...竟以猛虎為座,金鳳為架?季孫行父盯著那栩栩如生的青銅獸禽,聲音裡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他身後的年輕貴族們早已忘記了禮儀,紛紛擠到台階前,連魯宣公都忍不住向前傾身。

羋璿璣廣袖輕揚,笑容裡藏著深意:我楚地崇鳳尚虎,鳳為百鳥之長,虎乃山林之尊。此鼓既象征楚王威德,亦暗合鳳鳴岐山之兆。她話音未落,編鐘突然轉為清越,樂師們開始演奏《韶》樂的楚地改編版,在保留中原雅樂精髓的同時,又注入了江漢流域特有的婉轉韻律。

與此同時,宋國睢陽的稷下學宮正上演著更為激烈的思想交鋒。楚國大夫屈庸站在高台之上,麵前擺滿竹簡典籍,台下坐著宋國的卿大夫與學子。當他拋出刑賞分明方能治國的論點時,台下頓時炸開了鍋。

楚國乃南蠻之地,豈懂治國之道?一位宋國老學究拄著木杖起身,周禮以仁為本,非嚴刑峻法可比擬!

屈庸卻不慌不忙,展開一卷帛書:敢問先生,當年宋襄公泓水之戰,恪守不重傷,不禽二毛的古禮,最終兵敗身死,這便是周禮的治國之道?他的聲音如洪鐘般在學宮回蕩,我楚國立國八百年,文王觀政,莊王問鼎,皆以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為誌。今日之楚國,既存巫祝之奇,亦納百家之長。

辯論持續到暮色四合,當屈庸以水無常形,兵無常勢的論斷結束演講時,台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宋國司城樂喜撫須長歎:楚國之學,剛柔相濟,果非蠻夷可比。

這些文化活動如春雨潤物,悄然改變著中原對楚國的認知。在鄭國,楚國畫師將《九歌》中的神鬼形象繪於絹帛,引得貴族們爭相收藏;在衛國,楚國工匠展示的失蠟法鑄造技藝,讓本地鑄劍師目瞪口呆。羋璿璣在寫給熊旅的密信中寫道:昔年莊王三年不鳴,今日我等以文化為箭,已中中原之心。

當寒風卷起最後一片落葉時,中原諸侯的使者開始陸續踏上前往郢都的道路。他們不再是帶著鄙夷的目光,而是懷揣著對楚國文化的好奇與敬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楚國八百年的文明底蘊,真正叩開了中原的大門。

喜歡楚國一統華夏請大家收藏:()楚國一統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在修仙界苟命的我竟被魔尊盯上了 師父,你的徒弟是被通緝的血仙 鳳臨九天:神君他偏寵小星瀾 終末骸骨法典 仙子,這是老奴留給你肚子的禮物 帶娃部隊認親,絕嗣軍官被拿捏 家居廠那些人 隱婚遇霸總:西瘋子的貼身特助 重生七零小知青和軍官大佬談上了 小炮灰被讀心後,劇情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