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樊姬倡導女學_楚國一統華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楚國一統華夏 > 第244章 樊姬倡導女學

第244章 樊姬倡導女學(1 / 1)

楚宮的蕙蘭殿裡,樊姬正臨窗翻看一卷《女誡》,指尖劃過“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八字,輕輕蹙起了眉。窗外傳來市井的喧鬨,隱約能聽見貨郎的吆喝與孩童的嬉笑,她放下書卷,對侍女道:“去看看,宮外今日這般熱鬨是為何?”

侍女很快回來稟報:“娘娘,是城西的李大戶家在辦喜事,聽說新婦是個識文斷字的,嫁妝裡竟有三車書,街坊都在議論呢。”

樊姬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自她嫁與熊旅,隨他遊曆楚地,見了太多女子困於閨閣,目不識丁,一生隻知紡織炊爨。便是貴族女子,所學也不過針黹禮儀,鮮少能觸及詩書醫理。她起身走到殿外,望著郢都城的方向,輕聲道:“女子若有學識,何嘗不能為家為國添力?”

三日後的朝會散後,樊姬在偏殿求見熊旅。她捧著一卷自己手抄的《詩經》,屈膝行禮:“大王,臣妾近日讀《詩經》,見‘螽斯羽,詵詵兮’,思及楚地女子多困於閨閣,不識筆墨,實乃可惜。臣妾鬥膽,請在郢都設一所女學,讓貴族與平民女子皆可入學。”

熊旅放下手中的竹簡,有些意外地看著她:“女學?教女子讀書?”

“不止讀書。”樊姬抬頭,目光清亮,“可教詩書明禮,教紡織技藝,教歧黃之術。女子若有學識,既能相夫教子,亦可自食其力,甚至為楚國添磚加瓦。譬如醫理,若女子懂醫術,便可照料家中老幼,減少疫病之苦;譬如紡織,若研習新法,便能織出更精美的帛布,增益國庫。”

熊旅沉吟片刻,想起前幾日微服時,見有農婦因不懂時令誤了耕種,有婦人因難產殞命——樊姬所言,並非無稽。他頷首笑道:“愛妃所言極是。楚國要強盛,不僅要靠男子披甲上陣,亦需女子各展其才。便依你所請,撥款在城南修校舍,取名‘蕙蘭學舍’,由你主理。”

消息傳出,郢都嘩然。有貴族夫人大為不解:“女子讀那麼多書做什麼?難道要拋頭露麵去做官?”也有平民百姓竊竊私語:“我家丫頭能識幾個字,將來記賬都方便。”

樊姬卻不理會流言,親自選址督建。三個月後,蕙蘭學舍落成,青磚黛瓦,窗明幾淨,院中種滿蕙蘭與桂樹。她親自擬定課程:晨時習《詩經》《禮記》,午時學紡織、刺繡,午後請宮中女醫講授脈理草藥,傍晚則由她親授“治家與處世”——從如何量體裁衣,到如何應對鄰裡糾紛,無一不包。

開學那日,學舍外擠滿了人。有貴族女子坐著馬車來,穿著華服,帶著書童;也有平民女子牽著母親的手,粗布衣裙上還沾著灶間的煙火氣。樊姬站在學舍門口,對排隊入學的女子們笑道:“進了這門,便都是求學者,不分貴賤。學成之後,或持家,或行醫,或經商,隻要能自食其力,便是楚國的好女兒。”

授課時,樊姬從不疾言厲色。見有平民女子因認字慢而哭泣,她便握著對方的手,一筆一劃教寫“人”字:“‘人’字雖簡,卻要站穩腳跟。女子求學,亦是為了在這世間站穩腳跟。”見貴族女子輕視紡織,她便帶她們去織坊,看織工如何將絲線織成錦繡:“技藝無高低,能將一事做到極致,便是本事。”

三年後,蕙蘭學舍的第一批學生畢業。其中,大夫之女蒙芷因精通律法,被熊旅任命為“女史”,專司記錄後宮與民間女子事跡;平民之女阿織改良了織布機,織出的楚錦輕薄如蟬翼,遠銷中原;最令人稱道的是女醫青禾,她走遍楚地,教婦人避孕與接生之法,救下了數百條性命。

這日,樊姬又去學舍,見一群新入學的女童正在臨摹字貼,其中一個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正歪歪扭扭寫著“楚”字。樊姬走過去,握住她的小手:“‘楚’字上麵是林,下麵是足,意為在林中穩步前行。女子求學,亦是如此,一步一步,終能走出自己的路。”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點頭,筆下的“楚”字,漸漸寫得端正起來。學舍外的蕙蘭開得正盛,香氣順著窗欞飄進來,混著墨香與女孩子們的讀書聲,成了郢都最動人的風景。楚國的女子,正從這扇門裡走出,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喜歡楚國一統華夏請大家收藏:()楚國一統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塵岸 NBA之千億大佬入主湖人 白夜蝕痕 小說:我的家鄉有條河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絕世神醫之贅婿逆襲 萬界直播:你帶國家軍隊穿越?! 玄學老祖成棄女後,全球大佬都來認親 考古日記 官場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