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謹並不是因為傷勢,而是餓的。
李迪微微一笑,吩咐廚房把早就做好的飯菜端到房裡。
楊宗謹瞅見一桌子的菜,也顧不得體麵不體麵,翻身下床,撲到飯桌前抓起一隻雞腿就啃。
邊吃邊叫著“好吃,好吃。”惹得屋裡的下人們都嘖嘖稱奇。
不過,一看是楊宗謹那就沒事了。
老沒規矩了。
楊宗謹注意到這樣不好,感覺吃了三分飽,就端正坐姿,但吃相依舊難看。
李迪看楊宗謹吃得差不多,叮囑道:“這些時日是非常時期,你一定要好好的在家待著。”
楊宗謹邊吃邊問:“出了什麼事?”
李迪歎道:“官家龍體抱恙,導致朝局動蕩不安。”
楊宗謹急忙問道:“今年是哪一年?”
李迪聞言一怔:“乾興元年。”
楊宗謹終於弄清楚自己所處的朝代,果然是北宋真宗年間。既然是乾興元年就是公元1022年。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一年的三月,真宗一命嗚呼。
李迪看楊宗謹異常沉默,隨口問道:“你乾嘛問這個?”
楊宗謹隨口道:“皇帝本月肯定駕崩,新皇繼位。”
李迪聞言拍案而起,喝道:“孽障,不要在這裡胡言亂語。”
嚇得楊宗謹捂著嘴,拚命搖頭表示自己不會再說話。
李迪緩緩的坐下,又道:“你父親和我是同年的進士,他不幸病故,我有責任教導和撫養你。你要踏踏實實做人,不要出去惹事。不然,我就考慮解除你和我女兒的婚事,把你趕出去。”
楊宗謹捂著嘴,連連點頭。
李迪起身往門外走幾步,回頭問道:“你憑什麼認定官家會駕崩?”
楊宗謹當然不能說自己看過曆史,隻道:“如果官家身體還行,您也就不會這麼憂愁。”
李迪一怔,苦笑著走了。
楊宗謹吃完飯,便坐在靠窗的位置,呆呆的望著牆。
據說趙禎年幼時,朝政都把持在太後劉氏的手中。那可是著名的一代奸後,厲害的不得了的惡女人。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狸貓換太子”的逸事,如果有的話就好玩了。
楊宗謹想到這裡,不禁在心裡偷笑。
在李府一連待了兩日,楊宗謹都快被悶死。每天就是睡了吃,吃了睡。又不敢在府裡到處走動,生怕一個不小心竄到內院,就等著被打死吧。
沒有電腦等高科技,連歌舞表演都沒有。都說宋代士大夫都愛聽歌弄曲,楊宗謹也沒機會見到。
到了第三日,楊宗謹實在無聊死了,無聊到用食指在桌子上轉茶杯玩。
“公子,和小人一起出去玩吧。”李興建議道。
“行嗎?”楊宗謹左手托腮,一臉不信,“我嶽父說過不許我出去。”
“李相公是說不讓公子惹事,沒說不許公子出去啊。”李興又道。
楊宗謹一下子活了過來,拍了一下桌子,起身唱道:“說走咱就走,水裡火裡不回頭哇。”
“這是什麼歌?”
“我自己編的。沒錯,就是這樣。”
兩人從屋裡出來,信步走出李府,沿途無人阻攔。
來到大街的一刹那,楊宗謹感覺自己是從牢裡放出來的一樣。
“李興,你說我們去哪裡好?”
“當然是茶樓。那裡不僅小曲兒聽,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呢。”
“let"s!”
“什麼?”
“走的意思。”
李興被楊宗謹的口無遮攔弄得一驚一乍,都不知道公子到底是中了什麼邪,偶爾說出他不懂的意思。
楊宗謹沿著寬闊大路走,邊走邊想:“既然穿越到了宋代,還是儘量彆說宋代沒有的東西。”
走著走著在擁擠的行人中,看到一個名叫路家的茶樓。
為什麼知道是路家茶樓,因為門前掛著寫著“路”字的幌子,在空中隨風飄蕩。
主仆隨著其他的客人來到路家茶樓的二樓,往裡一瞧每個雅間都是人,就算沒人也開銷不起。
隻能挑了稍微靠門的桌坐著,楊宗謹主位,李興陪座。
點了一碟花生,一壺茶,聽著歌女唱的曲兒,好不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