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的禮堂穹頂高闊,將下方座椅上逐漸積聚的喧囂和熱望都吸納進去,醞釀成一種沉甸甸的、混合著期待與焦慮的悶響。空氣裡漂浮著布料摩擦的窸窣聲、低語聲、還有偶爾響起的、壓抑不住的清嗓子的聲音。
陳默和他的三個學生坐在靠中間的位置,像激流中幾塊沉默的礁石。趙剛的坐姿依舊繃得很直,雙手按在膝蓋上,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凸起,仿佛隨時準備彈起來應對什麼。李維的目光有些發虛,落在前方空無一物的舞台背景板上,指尖無意識地在褲縫上反複劃著一段複雜的代碼節奏。孫淼則低頭看著自己的鞋尖,鏡片後的眼睛一眨不眨,呼吸輕得幾乎聽不見。
陳默坐在他們中間,神情是慣常的平靜,隻有視線偶爾掠過評委席方向時,眼底深處才會掠過一絲極淡的、不易察覺的微光,像平靜湖麵下倏忽遊過的魚影。他外套內側口袋裡,那張質地硬挺的名片邊緣,似乎隔著布料也能傳遞來一絲冰冷的存在感。
燈光暗了下來,隻留舞台中央一束追光。主辦方的領導走上台,開始致辭。公式化的套話,關於創新、關於未來、關於青年才俊,聲音通過麥克風放大,在禮堂裡回蕩,卻似乎很難真正落進台下那些焦灼的心裡。
時間在官樣文章中被拉得很長。趙剛開始有些不耐地變換了一下坐姿,座椅發出輕微的吱呀聲。李維劃著代碼的指尖停了下來,掌心在褲子上蹭了蹭,擦掉並不存在的汗漬。
終於,到了宣布結果的環節。
氣氛驟然繃緊,所有細微的聲響都消失了,隻剩下頒獎嘉賓走上台的腳步聲,一下下敲在心臟跳動的間隙裡。
先從三等獎開始念。一個個項目名字被報出,聚光燈掃過台下,照亮一張張或激動或失落的臉。掌聲一次次響起,或熱烈或敷衍。
沒有他們的名字。
趙剛的喉結滾動了一下。李維的呼吸屏住了。孫淼抬起了頭,鏡片上反射著舞台上流動的光。
二等獎。名單更長一些。獲獎項目的水平明顯更高,引起的掌聲也更真誠熱烈。聚光燈像探照燈一樣掃過人群。
依舊沒有他們。
空氣仿佛凝固了。趙剛按在膝蓋上的手攥成了拳,骨節發出極輕微的脆響。李維的嘴唇抿成一條蒼白的線。孫淼下意識地扶了扶眼鏡,指尖冰涼。
陳默的視線從評委席收回,落在那束追光上,瞳孔微微收縮。
台上,頒獎嘉賓拿到了最後一個信封,也是唯一一個一等獎的名單。那位頭發花白的老評委站在話筒前,他沒有立刻打開信封,目光反而緩緩掃過台下。
他的目光似乎在陳默他們這個方向若有若無地停頓了零點一秒。
然後,他撕開了信封。
禮堂裡靜得能聽到空調係統送風的微弱聲響。
“獲得本屆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項目是——”老評委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每個角落,帶著一種鄭重的拖長。
每一個字都像錘子砸在鼓麵上,震得人心口發悶。
“——《基於仿生微結構的新型高效散熱材料設計與應用》。”
老評委的聲音清晰而沉穩地報出了全稱,甚至沒有低頭去看手卡。
“獲獎者:陳默老師指導,李維、趙剛、孫淼同學團隊。所在單位:南江工業大學。”
轟!
巨大的、如同實質般的掌聲猛地炸開,瞬間淹沒了禮堂。聚光燈如同有了生命,精準地鎖定在他們四人身上。強光刺得人眼睛發疼,皮膚上激起一層細小的戰栗。
趙剛猛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動作太大,差點帶倒椅子。他粗重的喘息聲在掌聲的間隙裡隱約可聞,臉上是一種混合著難以置信和巨大狂喜的漲紅。李維像是被抽掉了所有力氣,向後靠進椅背,又猛地彈起來,手指緊緊抓住了前排的椅背,指節慘白。孫淼則完全僵住了,眼睛睜得極大,鏡片後的目光一片空白,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光芒和聲響攝走了魂魄。
陳默是最後一個站起來的。他的動作並不快,甚至顯得有些過於平穩。他抬手,輕輕拍了一下身邊趙剛繃緊如鐵的手臂,然後又看了一眼還在發懵的李維和孫淼。
追光炙熱,烤得人臉頰發燙。掌聲如同潮水,一波波衝擊著耳膜。他們在一片矚目中,走向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