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白眼巴巴的接過托盤,左手是一副金銀錯花筆硯墨盒。硯台上刻有鄉試年份及名次。拋去價格不談,也極具紀念意義。
右手邊則是一套青緞圓領袍,配以紗帽皂靴。
相對於秀才的素色襴衫。圓領袍已經和官服同等製式。隻是沒有補子而已。
紗帽也和官帽類似,比起儒巾檔次高了不止一籌。
近似官服的設計,昭示著舉人預備官員的地位。
接過幾樣禮品,李四白心潮起伏,自己八年寒窗,圖的不就是這一身麼?
贈禮完畢,隨著眾位上官先後退場,鹿鳴宴正式結束。一百多舉子一哄而散。
李四白沒急著回會館,而是讓赤塔趕著馬車,到宣武門找了個成衣鋪子。
照著新發的行頭,量身定做了兩套新的。李四白已經打定主意,以後這套穿戴片刻不離身。畢竟這是身份的象征,能避免很多麻煩。
回了會館之後,李四白一下閒了下來。雖說幾個月後就是會試,他卻連讀書的勁頭都提不起來。
李四白心知肚明。憑自己的水平,原本是舉人無望的。
托了今科禮部加額的福,疊加遼東專額才搭上末班車。
而會試分為南卷、中卷、北卷。遼東再沒有專屬名額,而是要和北方各省競爭,占總數35%的進士名額。
現在光是直隸,就有148個比他強的舉人。加上山東山西河南的考生,考上進士那都不能叫運氣,而是不折不扣的奇跡。
明知道是癡心妄想,還指望虛無縹緲的奇跡。這種情況下還能學進去才怪。
李四白在房間悶了兩天,正心煩意亂時,忽然小孟敲門進來:
“老板,找到合適的院子了!”
李四白把筆一丟喜上眉梢:
“太好了,說說是什麼地方?”
小孟嚇了一跳,心說至於這麼高興麼,一驚一乍的。
“院子在城西南十裡一個村子裡,房主去年搬進城裡,房子就一直空著”
“三正四廂七間屋子雖然不多,但有您指定要的暖洞子!”
李四白聞言大喜。此時天氣轉寒,他手裡一麻袋玉米幾十斤土豆。放在屋外就得凍壞,放在屋裡時間長了就得發芽腐敗。正愁的沒法呢!
“走,咱們現在就去看房!”
喊上赤塔,馬車出城一路疾馳到了城西一條村子。找到房主的兄弟打開房門,李四白終於看到院子的全貌。
結果比他想的還要好。院裡除了熱洞子,還有一個地窖。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李四白略感奇怪:
“小孟,這戶人家做什麼的?”
小孟頑皮一笑:
“您不覺得這地方有點眼熟麼?”
李四白聞言一愣。他這新腦子不可能記錯,這村子他肯定是第一次來。不過來時的路好像的確走過。他出京城就那麼一次,瞬間就回想起來:
“這也是個菜戶屯?”
小孟笑著點頭:
“沒錯,就挨著咱們上次借宿的村子。這裡家家菜戶,挖地窖和暖洞子是慣例”
“去年主家兒子中了秀才,免了雜役搬進城了。有幾個兄弟來討飯時,剛好碰上他家擺流水席,所以知道這麼清楚…”
沒想到其中還有一番曲折,李四白也是連連感歎,這時候的叫花子,堪比現代的外賣小哥,各個都是包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