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原城位於遼鎮最北,幅員遼闊三麵被邊牆環繞。
隻靠四十九個弓兵,彆說打擊走私了,不被走私武裝滅了就不錯了。
要想實現自己的計劃,必須杜絕吃空餉的亂象,用這筆錢招募更多精銳。
厘清思路,李四白抬手把名冊遞給劉書吏:
“把新名單上報兵備道!”
“下個月就按這個發餉”
劉書吏目瞪口呆:
“大人,您真要這麼乾?”
“這些人可都是各位大人的家丁!”
李四白冷哼一聲:
“誰的家丁誰自己養!”
“不服氣的讓他來找老子理論!”
劉書吏還待多說,李四白冷冷的看他一眼:
“想清楚再開口!弄清楚你是吃誰的飯…”
劉書吏冷汗直流,拿著名冊躬身走了。
當日李四白就住進巡檢司衙署。和四十九個弓兵逐一談話。
一番甄彆下來,李四白發現這些人大多可用。這麼說吧,牛掰的人家根本不來上班,就把餉銀領了。
能來這彎弓挎箭的,幾乎都是窮苦平民。當然不排除其中有某些人的眼線。
但總體說來,都是成分比軍戶還好的良家子。
前文說過,弓兵不是軍籍。而是從民戶中僉點的。簡單說來,這些人是來服差役的。
明初之時,僉點弓兵僅限“納稅糧三石之下、二石之上”的中等戶。避開富戶和貧戶以免激化矛盾。
隨著一條鞭法推行,人民可以繳納弓兵銀免役。此時還來服役的,除了空餉大軍,就多是赤貧之人了。
這些人類似現代社畜,可以說最好拿捏。無外乎打一棒子給個甜棗。下馬威已經給過,現在就差提高待遇了。
說起弓兵的待遇,可以說聞者傷心。每日口糧一升,折一年三石六鬥,另有年餉五兩。
說實話除了吃空餉的,真沒幾個能看的上的。
所以當三日後一輪懇談完畢,李四白集合眾人,宣布本月糧餉翻倍時。
原本行屍走肉般的弓兵們,立刻歡呼起來。死魚一樣的眼珠裡,也泛起了異樣的神采。
趁著士氣高漲,李四白立刻出發,帶隊巡查開原地界!
開原城內有兩衛一州。一州是安樂州,和遼陽自在州一樣,用於安置歸附的少數民族。
兩衛是遼海衛和三萬衛。遼海衛下轄七所,所內官、兵,多是遼海衛居民及家屬。
三萬衛下轄五所,負責開原地區的核心防務。
作為遼鎮最北端邊境,直麵女真、蒙古兵鋒。開原東西北三麵被邊牆包圍。
沿遼東邊牆,分布有九座堡城、六座關口。
其中鎮北關、廣順關、新安關,就是大名鼎鼎的開原馬市所在。
馬市每月定期開放,和女真、蒙古交易。買入人參、鹿茸、馬匹、毛皮,乃至各種草藥。
賣出鹽、茶、布匹、農具及各種生活物資。
馬市自有市官主事,以軍隊軍法法維持秩序。
久而久之,便有邊軍奸商,偷賣糧食、鐵料、火藥等違禁品給女真人。
而巡檢司的職能之一,就是打擊這種走私貿易!
今日恰逢四月初二,直到四月初五,都是鎮北關市開放的日子。
李四白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二十弓兵,來到鎮北關下的馬市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