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真沒瞎說!”
小燕一著急,筷子往碗裡裡一挖,果然挖出半片東西。
幾人仔細一看,頓時口水直流。可不是一片紅彤彤油汪汪的閒臘肉麼?
此時六花噗嗤一笑:
“沒錯,粥裡是放了臘肉的。補充鹽分大家才能有力氣”
“嘻嘻,小燕運氣不錯的哦”
小燕一看哥哥們眼裡冒火,連忙把肉片丟進嘴巴,猛嚼兩口吞進肚裡。
其他幾人麵麵相覷,立刻掄起筷子,在自己碗裡挖掘起來。可惜除了小燕那碗,彆人碗裡都沒有。倒是二兒子歡呼一聲,從碗底挖出顆紅彤彤的大棗來。
此時隨著李長遠鑼聲公告,村裡最困難的一批人已經聞風而動,紛紛來到粥棚前。
一個個千恩萬謝,好話說了一籮筐。李家人也不說虛的,立刻公布施粥規則。
每日兩餐分彆在午時酉時。村裡任何人都可以來,但每人僅限一碗。
末了李二黑道:
“諸位鄉親,我兒子心善,不忍鄉親們餓死,不過我李家也不是啥大富之家,所以隻能管管咱們杜家屯的鄉親”
“每天的粥是有數的,肯定夠鄉親們吃。可誰要是把消息傳揚出去,招來外人把粥吃去,你們自己挨餓可怪不得我李二黑…”
眾人聞言一片嘩然,很多想著呼朋喚友的人頓時息了心思。
“二黑哥你放心,咱們悶聲吃飽飯,絕對不會外傳!”
“二黑哥放心,誰要是出去瞎咧咧,大夥把他牙掰了!”
申明了規則,李家人立刻開始施粥。凡是來喝粥的人,全部登記造冊。每領一次就按日期打勾。杜絕重複冒領。
彆看杜家屯人窮的一批,不過卻是真有骨氣。施粥初期來的人並不多,都是最窮的那些。
隨著時間推移,村裡斷糧的人越來越多,幾乎大半個村的人都靠李家的粥勉強度日。
一日兩餐,即使加了臘肉補充油脂鹽分,最多也就混個五六分飽。保證不被餓死而已。
饒是如此,李家的聲望依然一夜飛升。如今在杜家屯提起李舉人,幾乎是活菩薩般的存在。
不止一戶人家,偷偷在家供奉李四白的牌位。
那位說有這麼誇張麼,幾碗粥就把這些人吃迷糊了?彆的村子沒有李四白,難道都餓死了不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要說這還真一點不誇張。因為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彆的村沒人施粥,其實也沒餓死多少。
因為每到大災之年,自有地主士紳出錢收購土地。得的銀子糧米自然夠你活到夏收。
衛所軍田雖不能賣,你也可以賣兒賣女。若是沒有兒女那也不難,可以自賣自身,給衛所軍官為奴為仆。
隻有那性子剛烈,不肯為奴的人,才會活活餓死或是全家自儘。
而李家在杜家屯施粥,起碼讓若乾家庭免去一死,十幾個家庭不用賣身為奴,數十家庭不用賣田賣屋或是逃荒外地。
這些人彆說供個活人牌位,如果李四白現在扯旗造反,都有相當一部分會毫不猶豫的跟著。
整個冬天,李家的粥棚一日未歇,來喝粥的人是越來越多。
到了春耕之前,村裡除了有數的幾個小地主,幾乎全村人都在靠李家施粥續命。
杜家屯一百六十多戶人,全村上千丁口。即使兩餐喝粥,每天也要消耗三四百斤糧食。
還好李四白早有準備,五花六花幾次往返開原,運回七八百石糧食,吃到夏收都綽綽有餘。
不過李四白也沒打算讓他們白吃。眼看到了春耕時節,這天中午村民們來到粥棚吃飯時,卻見兩口大鍋緊緊蓋住,上麵還壓了塊大石頭。
灶台後李二黑抱拳拱手,嘿嘿一笑:
“各位鄉親,二黑我有件事,想請大夥幫幫忙!”
喜歡1620!奪舍大明從遼東開始!請大家收藏:()1620!奪舍大明從遼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