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白還沒看真切,懷裡的小家夥已經興奮的手刨腳蹬:
“爹爹回來了!”
眾人齊刷刷看去,果然須臾間快馬抵近,金山翻身下馬。一臉驚喜的看向李四白:
“你總算回來了!”
李四白聞言失笑。這句話聽著耳熟,好像上次過來,他就第一句就是這麼說的。看來這段時間累的不輕,一看到自己好像遇到救星。
眾人合成一隊進了城堡,大花早備好晚飯,立刻開席大家邊吃邊聊。
酒過三巡,李四白問起屯田進度。金山頓時苦了臉:
“難!真是太難了!”
“那新開的生地,野草一茬一茬,根本除不了根!”
“這幾個月都沒開出多少新地,淨伺候這點莊稼了…”
這種情況早在李四白意料之中。一塊生地不伺候兩三年,根本當不得用。稍微懈怠就會複荒。
所以他不急不躁,嘴角含笑問道:
“盧九舟呢?沒有幫到你麼”
提到此人,金山頓時眼睛一亮:
“九舟可幫了大忙了!現在我管種糧種草,他管養豬栽樹!”
“要沒有他,我哪有功夫回家…”
金山口若懸河,叭叭叭把屯田的細節一一道來。
自打春耕之後,沙河陸續又開出五百多畝地。不過因錯過農時,再種糧食也難收獲。
還好上次李四白運回大批紅薯。流民們在火炕、地窨子伺候一個多月,生發出無數秧苗。正好栽種到這批新地裡。
如今沙河有八百畝大豆,五百畝紅薯,二百畝的苜蓿。另外流民營地周圍,山坡丘陵開墾梯田數百畝,全都栽種了土豆、南瓜,以及各種瓜果蔬菜。
李四白聽的心潮澎湃。雖然地不算多,但你得看種的是啥!
上千畝的紅薯、土豆什麼概念?
隻要熬到收獲,不說自給自足,起碼能大幅減輕李四白的負擔。
兩人吃飽喝足,又到書房聊到深夜,眼看金山哈欠連連,李四白這才放他回去休息。
次日吃過早飯,李四白迫不及待,催促金山前麵帶路。一行人趕奔屯田區。
眾人策馬徐行,目光所至一片綠海。豆苗、草苗、紅薯秧土豆苗。微風吹來碧浪翻波,卻是另一種秀色可餐!
一路上李四白嘴角上揚,怎麼都壓不下。自打中舉選官,至今已經數年時光。
眼前這點土地雖微不足道,卻是真正實現他抱負的開始。什麼緝私晉商,什麼擊斃代善,都遠不如眼前的莊稼重要!
片刻之後,流民聚居區出現在眼前。
流民的房子分為兩種。一是木頭框架,填充草泥的茅草棚。優點是空間較大。但如遇暴雨狂風,就有傾覆的危險。
另一種是一依托山坡土棱,挖掘出半地下的建築,本地人稱之為地窨子。
雖然保暖性和安全性遠勝茅棚,但空間狹小光線差,通風也特彆不好。
此時正是清晨,聚落中炊煙嫋嫋。不少人趁著吃飯前的空檔,在房前屋後清理雜草,伺候土豆南瓜豆角。
雖然屯田營現在實行的是公有製。不過這些流民習慣性的,把房前屋後的土地視為自家的。
這些零碎地塊,都是們屯田之餘,利用空閒時間開墾的。
李四白心中暗笑,卻也沒說半句話。水至清則無魚,若是告訴他們全部歸公,保管家家戶戶門前都是荒草一片。
“四白!李舉人!”
忽如其來的喊聲,打斷了李四白的思緒。轉頭一看,籬笆牆裡一人正衝他招手。
他轉頭一看,頓時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