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二花的埋怨,李四白早有準備:
“二姐不用著急,廣寧今年沒啥大事”
“等遼陽陷落之後,我自會派人去接姐夫”
二花仍然搖頭:
“既然你認定廣寧不保,我回去和他說就是”
“就算你姐夫不信,看我麵上也會搬來金州…”
二姐如此信任自己,李四白不由得喜出望外,看向沉默不語的三花:
“二姐都答應了,三姐你這麼說?”
三花聞言一臉狐疑:
“你說遼陽廣寧保不住,那你小小金州,就能擋住韃子了?”
“三姐你看不起誰呢?”
李四白脖子一梗,胸脯拍的山響:
“我可是擊斃老奴長子代善的人,遼東打了這麼多年,三姐掐指頭算算,除了你弟還有誰能做到?”
三花頓時啞口無言。遼鎮近十年來,彆說是老奴兒子了,連個固山額真的人頭都難得!
所謂英雄見慣亦常人。就因為姐弟倆曾經朝夕相處,反而沒能意識到,擊斃敵酋是多驚人的戰功!
眼看三姐臉色變幻,李四白還以為說通了她。誰料片刻之後,三花仍是搖頭:
“我還是不信韃子能打下遼陽”
李四白氣個倒仰:
“三姐,你覺得我會害你?”
三花見他生氣,頓時麵露委屈:
“四白,不是姐信不過你。可女子出嫁從夫,我哪能一去不回?”
“不如這樣,你先讓我回去,如果韃子真的打下遼陽,你再來接我和你姐夫,我們保證跟你走…”
李四白一陣灰心喪氣。自己想方設法保全姐姐們,結果一個個好像自己要害她們似的。
三花提出回家的一刹那,他真想撒手不管。然而不過呼吸之間,他便平複了心情。
大明這種社會氛圍,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隻要在婆家不遭虐待,娘家人根本無權乾涉女兒的生活。
三姐肯退讓一步,看遼陽存亡再做打算,已經是對自己極為信任了!
雖和自己預想相去甚遠,也是很不錯的結果了。
李四白做足了心理建設,終於抬頭看向二姐三姐:
“好!那就一言為定!我馬上派人送你們回廣寧!”
“二姐你到家立刻收拾細軟搬來金州,三姐你就等著消息吧!遼陽一陷落,我立刻派人去接你們!”
三花頓時鬆了口氣。李四白自七歲起,在家裡就是說一不二。如今身居高位,更是一言九鼎。她真怕弟弟一言不合,把她扣在這不放。
李四白要是知道三花的想法,肯定會衝她豎起大拇哥。
扣押的確是他預想的手段之一。隻不過其他三房的堂兄弟,都還在杜家屯堅守,形勢還沒急迫到那種程度而已。
姐弟三人交心之後,二花三花立刻辭彆父母,乘馬車趕往廣寧。
肯定有人要問了,不是說韃子三月攻遼沈麼,現在都二月末了,二花哪還回的來?
正常來說肯定回不來,不過天啟元年有閏月。二月過完是閏二月。
二花抵達廣寧之後,便和丈夫交了底。孫虎二雖不信韃子能打下遼沈,但老婆和小舅子的麵子還是要考慮的。
而且遼東科舉暫停,他在廣寧無所事事,由於連年天災,白酒生意也是每況愈下。
去年春節,李四白邀他去金州,他就已經意動。隻不過顧及父母才沒有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