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婉寧合上筆記本,語氣帶著一絲決斷。
“南燕,光記筆記不夠,我們得主動一點。”
林南燕立刻會意,眼中閃過興奮與一絲怯意:
“現在?去找那幾位教授和工程師?會不會太唐突了?”
“機會稍縱即逝。”
蘇婉寧已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襯衫衣領,深吸一口氣,仿佛在為接下來的行動積蓄勇氣。
“我們就以請教問題為由,希望能留下長期聯係的地址,方便日後深入學習。”
“好!”
林南燕也被她的決心感染,用力點頭。
“拚了!”
兩人首先走向較為熟悉的王教授。蘇婉寧恭敬地開口,語氣誠懇:
“王教授,打擾您。您今天講的係統工程思想讓我們受益匪淺,尤其是您提到‘航天無小事,成敗在分毫’,我們感觸特彆深。不知道……是否方便留下您的通信地址?我們後續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係統協調方麵的困惑,希望能有機會向您請教。”
王教授看著眼前兩位眼神清澈、態度懇切的女學生,嚴肅的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
“好,好!年輕人肯學,肯鑽,是好事。”
他爽快地從上衣口袋取出鋼筆,在蘇婉寧遞來的筆記本扉頁上,工整地寫下了自己在哈工大的詳細地址和單位。
“有問題,來信討論。”
首戰告捷,兩人備受鼓舞。接著,她們走向正準備離開的孫教授。
“孫教授。”
蘇婉寧上前一步,微微鞠躬。
“您關於複合材料的報告為我們打開了新視野。我們之前更多關注理論推導,對材料工藝如何影響整體設計理解不深。非常希望能與您保持聯係,深入學習這方麵的知識。”
孫教授扶了扶細框眼鏡,饒有興趣地看著她們,尤其是目光清亮、提問切中要害的蘇婉寧。
她溫和地笑了笑,也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拿出便簽,寫下了地址。
“材料的革新是飛行器進步的基石。你們有這樣的意識很好。歡迎交流。”
最後,也是最需要勇氣的一步,是走向那位表情嚴肅、略顯拘謹的李工程師。
“李工程師,您好。”
蘇婉寧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鎮定。
“您今天提到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對我們啟發極大。我們意識到計算技術對航天未來的重要性,非常渴望能了解更多。冒昧請問,能否……也留下一個聯係的途徑?”
李工程師看著她們,目光銳利地審視了片刻,似乎在評估她們是出於一時好奇還是真正的求知欲。
他看到了蘇婉寧眼中對“計算機模擬”那份純粹的渴望,這眼神他在一些優秀的年輕技術員身上見過。
他沉默了幾秒,終於點了點頭,言簡意賅:
“可以。”
他接過筆記本,用簡潔的字跡寫下一個基地的對外信箱編號和單位名稱,同時強調:
“涉及具體技術細節,需遵守保密條例。”
“我們明白!謝謝李工程師!”
蘇婉寧和林南燕連忙保證,心中充滿了感激。
回到座位時,兩人都像打了一場勝仗,臉頰因激動而泛紅。
筆記本的扉頁上,新增的三行地址墨跡未乾,在她們眼中,這不僅僅是幾個通信地址,更是三把可能開啟未來技術之門的鑰匙。
“拿到了!真的拿到了!”
林南燕捂著胸口,小聲歡呼,依然難掩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