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初步驗算,關鍵指標全部達到了理想平衡!巨大的喜悅湧上心頭,連日奔波的疲憊瞬間消散。
她望著太姥爺攤開的筆記,又看向自己剛剛完成的模型,一種跨越時空的智慧傳承,讓她心潮起伏。
戈壁的夜空下,顧淮帶領隊伍緊貼近乎垂直的崖壁,沿著那道被歲月掩埋的裂隙,一寸寸向上攀爬。
汗水浸透了迷彩服,他的目光卻始終鎖定在頭頂那片狹長的、星光隱約的夜空。
當他第一個登上崖頂,將隊員們逐一拉上來時,目標坐標點上,“敵軍”營地的燈火已清晰可見——
對方顯然毫無防備。
顧淮沒有立即行動。他回頭望向身後那道陡峭的崖壁,在心中輕聲說道:
“前輩,這條路,我們走通了。”
科學的星火與軍人的信念,雖在不同的戰場上,卻同樣劃破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
清晨的陽光裡,蘇婉寧抱著整理好的手稿,步履輕快地走向物理係大樓。
雖然整夜未眠,她卻毫無倦意,懷中的稿紙仿佛帶著暖意,承載著破曉時剛剛誕生的希望。
崔教授的辦公室門虛掩著。
她輕輕敲門,裡麵傳來一聲沉穩的“請進”。
老人正站在窗前給一盆文竹澆水,晨光透過百葉窗落在他花白的頭發上。他轉過身,看見蘇婉寧和她懷裡那疊明顯不同的手稿,鏡片後的眼睛微微一亮。
“教授。關於多級火箭的優化問題,我好像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
蘇婉寧將手稿在寬大的辦公桌上鋪開,全新的公式體係展現在崔教授麵前。她沒有急著解釋複雜的推導,而是先說起太姥爺手稿裡“竹節生長”的啟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我想,關鍵不是去平衡兩個矛盾的指標,而是要改變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像竹節,看似是分隔,其實是承前啟後、積蓄力量的關鍵。我們之前的模型,把分級看得太‘硬’了。”
崔教授沒有說話,他拿起最上麵的幾頁核心推導,走到窗邊,借著明亮的晨光,看得異常仔細。他的手指偶爾在某個公式上停頓,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辦公室裡靜得隻剩下紙張翻動的聲音和蘇婉寧略顯急促的呼吸。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崔教授緩緩放下手稿,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向蘇婉寧。
那眼神不再是平日裡的溫和,而是屬於一個頂尖科學家在審視一個重要發現時的嚴苛與專注。
“這個‘協同耦合因子’的引入。”
他指著稿紙上的一個關鍵公式,聲音低沉。
“是你定義的?”
“是。”
蘇婉寧深吸一口氣,迎上他的目光。
“我試圖用它來量化太姥爺手稿裡描述的‘能量平滑傳遞’的思想。”
崔教授沉默了片刻,那短暫的幾秒鐘對蘇婉寧而言如同一個世紀般漫長。
忽然,老人嘴角緩緩向上牽起,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形成一個真正愉悅而欣慰的笑容。
“好一個‘竹節之道’!”
他輕輕拍了一下桌麵,聲音裡帶著難以掩飾的激賞。
“蘇婉寧啊蘇婉寧,你這次……可是摸到門道了!”
他快步回到桌前,手指輕敲著那份手稿,眼中閃著讚許的光:
“能跳出固有思路,從係統整體著眼,甚至從傳統智慧中獲得啟發——這才是真正的研究!”
“雖然這個模型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和完善,但方向完全正確,這個思路非常有突破性!”
喜歡征途與山河請大家收藏:()征途與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