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倉庫像一頭沉默的巨獸,吞噬了他們所有的希望。
但林楓的戰場,從來不隻在看得見的物理空間。
夜色深沉,出租屋裡隻有他筆記本屏幕發出的幽冷白光,映照著他專注的臉龐。
一行行僵硬的法律條文在他眼中,仿佛變成了可以拆解重組的代碼。
他手指在觸摸板上飛速滑動,最終,光標停在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的一處不起眼的附則上。
技術谘詢。
這個詞像一道閃電,劈開了眼前的迷霧。
林楓的嘴角微微上揚,疲憊的眼中重新燃起精光。
這類機構的注冊門檻極低,監管也相對寬鬆,最關鍵的是,它的業務範圍可以玩出花樣。
他立刻撥通了陳默的電話,聲音壓抑著興奮:“陳默,天亮前,把‘青州404技術谘詢服務有限公司’的申請提交上去。”
電話那頭的陳默睡意全無:“公司?我們哪有錢?”
“不需要太多啟動資金,”林楓語速極快,“業務範圍就寫‘電子設備使用指導與故障識彆’,一個字都不要提‘維修’。”
陳默瞬間領悟,這是在法律的邊緣地帶開辟出一條生路。
趙子軒在旁邊聽了個大概,忍不住笑出聲來,他拍了拍桌上那把心愛的焊槍,對眾人說:“明白,咱們這是披著羊皮的焊槍。”
新的陣地需要彈藥。
張野撥通了職業技術學校周老師的電話,憑借著過去積累的人情,成功借到了學校廢棄的電子實訓室作為臨時中轉站。
消息一出,那些從社區裡收來的、被主人放棄的舊手機、舊電腦、舊家電,像潮水般湧入。
職校的學生們被張野的熱情感染,課餘時間都泡在實訓室裡,將這些電子垃圾山拆解、歸類。
空氣中彌漫著鬆香和灰塵混合的味道。
小刀是這群人裡最沉默,也是最核心的技術力量。
他麵前擺著一塊自製的簡易通電測試板,密密麻麻的探針和指示燈像某種神秘的陣法。
他從不依賴萬用表,隻用布滿薄繭和燙傷的手指在主板上輕輕觸摸,感受著電流細微的流動。
一個虛焊的觸點,在他指尖下就像一個無法遁形的逃犯。
“這裡,”他頭也不抬,用鑷子指向一個比米粒還小的焊點,“信號斷了。”
林楓靜靜地站在他身後,目光落在小刀那雙與年齡不符的手背上,那上麵新舊交錯的燙傷像一張混亂的地圖。
他壓低聲音,對身旁的張野說:“我們教人修機器,但他早就在自己修命了。”
與此同時,趙子軒的“土味維修劇場”在短視頻平台橫空出世。
第一期視頻裡,他戴著老花鏡,穿著汗衫,誇張地扮演一個被智能冰箱頻繁報警氣得捶胸頓足的大爺。
就在大爺準備抄起錘子時,一個穿著工裝的“鄰居小夥”也是他自己演的)閃亮登場,用一段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解決了問題:“麵板閃爍不要慌,插頭拔了等三秒,再插回來它就乖,省電省心樂淘淘!”
視頻的結尾,一個巨大的二維碼占據了整個屏幕,旁邊配著一行大字:“掃一掃,讓你家的老夥計再戰十年!——404故障自診小程序。”
這種接地氣的幽默感和實用性瞬間引爆了網絡。
視頻一夜之間衝上同城熱榜。
評論區裡,不再是無意義的“666”,而是湧入了海量真實的求助,像決堤的洪水:“求助!我媽的醫保卡在醫院怎麼都刷不了,機器總說沒反應!”“主播看看我!我爸的手機被各種彈窗廣告鎖死了,連電話都接不了,怎麼辦啊?”
阿芳第一時間把視頻轉發到她所在的各個社區群和老年大學群。
效果立竿見影,一夜之間,林楓的手機上就收到了二十七位老人的“數字助老谘詢”預約。
人流和設備都有了,就差一個穩定且隱蔽的“手術室”。
林楓用新注冊公司的名義,在龍蛇混雜的城中村裡,租下了一間早已廢棄的理發店。
店裡還殘留著洗發水的廉價香味和經年累月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