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很快要到了,我們這群孩子早就約好了,今年的中秋要辦得比往年更熱鬨。領頭的是葉宋,他個頭不算高,中等,說話有分量。他說:“拜月亮前,咱們得先挨家挨戶去賀喜,用彩紙包著月餅去,保準能討回一籃子瓜果。”我們都舉雙手讚成,葉文平特意從家裡翻出了他娘做針線活的彩紙,紅的、綠的、粉的,還有帶碎花的,疊在一起像鋪開的花布。
在中秋前三天,我們就開始偷偷準備。葉碧芬的娘最會做點心,答應幫我們做幾個“拜月月餅”,不用太好的餡料,主要是樣子要周正,方便我們拿去賀喜。葉月英把她攢了半年的紅頭繩拿出來,說要給觀音像係上,保佑我們討到最甜的糖果。葉不凡和葉文平則負責找竹籃,最後在尚武堂的柴房裡翻到一個半舊的竹籃,用清水洗了三遍,晾得乾乾淨淨。
中秋這天終於到了。天剛擦黑,家家戶戶的煙囪就冒出了筆直的青煙,空氣中飄著月餅的甜香和飯菜的香氣。我們早早聚在村口的老樹下,葉宋小心翼翼地抱著用紅布裹著的觀音小像——那是村裡老人傳下來的木雕小像,巴掌大小,塗著金漆,雖然有些地方漆皮剝落了,但眉眼間透著慈祥。葉文平提著竹籃,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月餅上都插著三根細細的香,香頭燃著小小的火苗,青煙嫋嫋地往上飄。
“都記著規矩,”葉宋清了清嗓子,像個小大人似的叮囑,“到了各家門口,要先鞠躬,說‘中秋到,福運到,月亮娘娘送喜來’,然後等長輩給糖果,接過的時候要說謝謝,不能亂摸人家東西。”我們都使勁點頭,葉木生把口袋拍得鼓鼓的:“我保證不偷葉尾妹家的石榴!”惹得大家都笑了。
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走在最前麵的是葉宋抱著觀音像,後麵跟著葉不凡和葉文平提著籃,再往後是葉月英、葉碧芬、葉春蓮、燕瓊、潘珠蓮,最後是葉翔和葉木生,後麵跟著其他小夥伴們。
第一家去的是村東頭的葉傑家。我們剛走到門口,葉傑就聽見了動靜,掀著門簾探出頭來,看見我們立馬笑著迎出來:“哎喲,是孩子們來賀喜啦!快進來快進來!”
葉宋抱著觀音像先鞠躬,我們跟著一起彎腰,齊聲喊:“中秋到,福運到,月亮娘娘送喜來!”葉傑老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趕緊轉身回屋,不一會兒就端出一個紅漆托盤,上麵擺著十幾糖果,“來,孩子們,拿著!”她挨個往我們兜裡塞,輪到葉碧芬時,特意多給了兩個:“你娘今天做的月餅很香”葉碧芬紅著臉說了聲“謝謝”,把糖果小心翼翼地放進竹籃。
接著是張奶奶家。張奶奶的腿腳不好,平時很少出門,但每次我們去,她都要拄著拐杖出來迎。我們剛到門口,張奶奶就拄著拐杖出來了,手裡還攥著一把曬乾的紅薯:“我的乖孩子們,快過來讓奶奶看看。”她摸了摸葉月英的頭,又捏了捏葉木生的臉蛋,然後顫巍巍地從屋裡端出一籃紅薯乾,“這是剛蒸好的,甜著呢,”張奶奶把紅薯乾往我們籃子裡塞,“拜完月亮分著吃,吃了紅薯乾,明年都長高高。”葉月英把自己的紅頭繩解下來,給張奶奶的拐杖係上:“奶奶,這個給您,走路不打滑。”張奶奶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直誇葉月英是貼心小棉襖。
一路走下來,隊伍越來越“富有”。葉春蓮的竹籃裡裝滿了糖果,燕瓊的手裡捧著一串紫瑩瑩的葡萄,上麵還掛著水珠;葉木生最貪心,除了兜裡的瓜果,還在腰上係了個小布袋,裡麵裝著花生和瓜子,走路時嘩啦嘩啦響。葉不凡的衣兜裡揣著兩個蘋果,是村西頭的李大叔給的,說吃了蘋果保平安;葉文平的竹籃裡已經堆成了小山,各種顏色的瓜果擠在一起,看著就喜慶。
最讓我們高興的是到尚武堂時,師父正在院子裡練拳,看見我們來了,立馬收了拳,笑著迎出來。他給我們每個人都塞了一塊剛出爐的芝麻餅,脆生生的,芝麻香撲鼻。“你們這隊伍真整齊,”師父拍著葉宋的肩膀,他還特意往竹籃裡放了兩個最大的月餅,說:“這是給月亮娘娘的,拜月時擺最前麵。”我們都歡呼起來,葉文平把月餅擺得端端正正,像捧著寶貝似的。
挨家挨戶賀喜完,天色已經完全黑透了,月亮像個銀盤似的從東邊的山頭上爬出來,把地麵照得亮堂堂的。曬穀場上早就熱鬨起來了,我們提著滿籃的瓜果跑向曬穀場,葉宋小心翼翼地把觀音像擺好,葉文平將各家給的瓜果分門彆類地擺好,師父給的大月餅放在正中央。女人們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誇我們能乾。
拜月儀式開始了。葉宋先點燃三炷高香,對著月亮的方向鞠躬三次,嘴裡念叨著祈福的話:“月亮娘娘,保佑村裡風調雨順,莊稼豐收,村裡人平平安安,大人小孩都健健康康……”然後我們一起祭拜,每個人都一臉虔誠,手裡捏著香,彎腰鞠躬時衣擺掃過地麵,帶起一陣塵土。場麵一下子熱鬨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拜完月亮,最期待的環節來了——吃糖果,吃月餅。村隊長葉礫帶著大人們也來了。他們提著一個大竹筐,裡麵裝著各家湊的月餅,有甜的、鹹的、豆沙的、棗泥的、五仁的,還有芝麻餡的。他挨個兒給孩子們分月餅,每個孩子都能拿到兩塊,拿到月餅的孩子立馬找個地方坐下,小心翼翼咬一口,眼睛都眯成了月牙。
葉碧芬拿著自己還包著油紙的月餅跑到葉不凡身邊,神秘兮兮地說:“你看,我娘給我留了個最大的棗泥月餅,說等拜完月亮回家跟弟弟分著吃。”葉不凡低頭一看,果然有個用油紙包著的大月餅,比我們手裡的月餅大一圈,油紙邊緣還沾著點點棗泥的紅印子。“你娘手藝真好,”葉不凡由衷地說,“肯定很甜。”葉碧芬笑得眼睛彎彎的。
孩子們在曬穀場上撒開了歡。葉翔和幾個男孩比賽爬木架,看誰能摸到最高的燈籠;燕瓊和潘珠蓮坐在草垛上,邊吃葡萄邊唱童謠:“月亮圓,月餅甜,嫦娥姐姐笑開顏……”葉月英拿著她的紅頭繩,正跟幾個女孩比誰的頭繩好看,她的紅頭繩在月光下特彆顯眼,像一團小小的火苗。葉不凡和葉文平、葉宋坐在地上,分著吃一塊五仁月餅,瓜子和花生的香氣混著月光的清輝,讓人心裡暖暖的。
葉木生突然跑過來說:“葉麻雀在草垛後麵鬼鬼祟祟的!”我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見草垛後麵有個黑影在晃動,借著月光能看清是葉麻雀,他正探頭探腦地往我們這邊看。葉宋皺起眉頭:“他肯定沒安好心,咱們的瓜果都在竹籃裡呢。”葉文平把拳頭攥得緊緊的:“要不要去告訴大人?”
葉不凡搖搖頭:“先彆聲張,咱們假裝沒看見,看看他想乾什麼。”葉宋點點頭,對我們使了個眼色:“走,咱們去河邊看看巡邏的叔伯,順便洗洗手。”我們故意大聲說著話,往河邊走去,路過草垛時,葉不凡悄悄回頭看了一眼,葉麻雀已經鑽到草垛後麵去了,竹籃的影子在月光下晃了一下。
河邊的風帶著水汽,涼絲絲的很舒服。巡邏的叔伯們正坐在老樹下抽煙,看見我們來了,笑著打招呼:“孩子們,月餅好吃嗎?”葉月英把月餅分給他們:“叔伯們吃月餅,甜著呢。”我們在河邊洗了手,又說了會兒話,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地往曬穀場走。
剛走到曬穀場邊緣,就聽見葉碧芬的哭聲。我們趕緊跑過去,隻見葉碧芬蹲在地上,抱著她的肩膀一抽一抽的,周圍圍了幾個孩子,都一臉著急。“怎麼了?”葉宋急忙問,葉碧芬抬起頭,眼淚把臉都打濕了,“我的月餅……我的棗泥月餅不見了!”
我們往竹籃裡一看,原本裝月餅的地方,現在躺著一塊沉甸甸的泥塊月餅,外麵包著的彩紙正是葉碧芬早上用的那張帶碎花的彩紙。葉文平撿起泥塊聞了聞,又摸了摸:“是河邊的膠泥,還沒乾透呢。”葉木生氣得臉都紅了:“肯定是葉麻雀乾的!我剛才看見他在草垛後麵鬼鬼祟祟的!”
葉碧芬哭得更厲害了:“那是我娘淩晨起來做的,特意留了最大的棗泥餡……”她的聲音哽咽著,話都說不完整,眼淚大顆大顆地滴在泥塊上,把泥塊泡得軟塌塌的。葉月英趕緊掏出自己的手帕給她擦眼淚:“彆哭了,我把我的月餅分你一半。”可葉碧芬還是哭,那是盼了好久的月餅,被換成泥塊月餅,任誰都委屈。
正在這時,葉碧芬的爹匆匆忙忙地跑來了。他剛從鎮上趕回來,聽說女兒的月餅被換了,臉一下子沉了下來。“餅誰乾的?”他聲音不高,卻帶著怒氣,葉木生指著村西頭:“我們看見葉麻雀在草垛後麵晃悠,肯定是他和葉賴仟!”
葉碧芬的爹沒再多說,轉身就往村西頭走,我們一群孩子也跟著跑過去,葉宋讓葉月英陪著葉碧芬在曬穀場等著,其餘人跟去看看。剛走到葉賴仟家門口,就聽見裡麵傳來葉賴仟的笑聲,還有葉麻雀的聲音:“仟哥,這棗泥月餅真甜,比上次偷的芝麻餅好吃多了!”
葉碧芬的爹氣得額頭青筋都跳起來,他“哐當”一聲推開虛掩的院門,隻見葉賴仟正坐在灶房門口的石階上,手裡拿著半塊咬過的月餅,嘴角還沾著棗泥,旁邊的葉麻雀手裡也拿著一塊,正吃得滿嘴流油。地上還扔著那張帶碎花的彩紙,和葉碧芬竹籃裡的一模一樣。
“葉賴仟!”葉碧芬的爹大喝一聲,葉賴仟和葉麻雀嚇得一哆嗦,手裡的月餅都掉在了地上。葉賴仟抬頭看見是葉碧芬的爹,臉色瞬間白了,想站起來跑,可腿一軟,又坐回了地上。
“我的月餅!”葉碧芬的爹撿起地上的半塊月餅,又看了看葉賴仟嘴角的棗泥,怒火“噌”地就上來了。他彎腰撿起地上的泥塊——就是葉碧芬竹籃裡的那塊,快步走到葉賴仟麵前,把泥塊“啪”地一下丟在他臉上:“你個無賴!偷孩子的月餅還換泥塊,你還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