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盛總部大樓頂層,巨大的窗戶透進漢城的日光。
大廳裡,幾台灰白色的機器發出低沉的嗡鳴,指示燈規律的閃爍。syste360型計算機。
是六七十年代最先進的商業計算係統,在當時的韓國極為罕見已經出現商業計算機了,稍微強化了億點點)。
樸峻熙穿著白大褂,快步走到機器前。
這位剛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歸來的年輕人,是李振宇會長不惜重金請回來的寶貝。
同時李振宇下令強盛上下必須哄這位年輕人,不能讓他呆著不舒服。
不然李振宇就分分鐘翻臉給他們看。
樸峻熙伸手打開一台顯示器的開關,屏幕亮起藍光。
他轉向李振宇和核心團隊,詳細的介紹這些大玩意。
“會長,相定哥,大勇哥,這邊請。”
李振宇停下腳步,目光緩緩掃過這些耗費了巨資的機器。
作為穿越者,他的靈魂來自半個多世紀後,見慣了算力恐怖的個人電腦和雲端服務器。
但此刻,親眼目睹這1968年的“尖端科技”——這些體積龐大、噪音轟鳴的“史前巨獸”,一種奇特的時空錯位感攫住了他。
在他來的那個世界,這樣的計算能力甚至不如一部最普通的智能手機。
但在這裡,此刻,它們代表的卻是通往未來的鑰匙。
內心卻湧動著遠非表麵所能表現的波瀾,這筆投資,賭對了。
樸大勇繞著機器走了一圈,咂了咂嘴,伸出粗糙的手掌想摸,又有點猶豫地縮了回來。
“好家夥,這得頂多少輛卡車的價錢?峻熙啊,這鐵疙瘩真能像你說的,變成咱們的千裡眼順風耳?”
他嗓門洪亮,在空曠的大廳裡激起回音。
樸峻熙深吸一口氣,走到控製台前,手指熟練地敲擊起來。
屏幕上的藍色背景上,跳出了一行行白色的英文代碼。
“會長,請看。”他側過身,讓出視線,同時按下了最後一個回車鍵。
屏幕一閃,一條綠色的曲線像有了生命一樣開始起伏延伸。
“這是過去一個月,從釜山港通過我們的車隊運往漢城的紡織品運輸總量。每一個波峰,代表一天的高運量。”
李振宇抱起胳膊,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鎖定了那條跳動的綠線。
這簡陋的圖表,在他眼中卻無比親切。這就是最原始的數據可視化,是未來一切大數據分析的雛形。
樸峻熙又快速輸入幾個指令,另一條紅色的曲線出現在綠線下方。
“再看這個”
他的指尖幾乎要碰到屏幕:
“這是同一時期,漢城東大門市場同類商品的每日批發價格波動。”
他的聲音開始升高,語速加快:
“注意看這裡,綠線衝到峰值後的第三天,紅線這裡,看到了嗎?
一定會出現一個明顯的下跌,幅度在百分之五到八之間!幾乎一次都沒錯過!”
李相定,湊近屏幕,眉頭微蹙:
“峻熙,你的意思是,運輸量的高峰,預示著三天後的價格下跌?這之間有必然聯係?”
“是供給關係,相定哥!”
樸峻熙轉過身,臉上因為興奮而泛紅:
“貨物大量湧入市場,供給短時間內暴增,價格自然承壓。
以前我們靠經驗感覺,現在,這台機器能把這種關聯精準地量化出來!”
他揮舞著手臂: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預測!我們可以提前聯係釜山的工廠:
下星期,加把勁,開足馬力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