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兄弟和客戶關係,是強盛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不能丟。”
他又看向樸峻熙,“峻熙,係統的最優解是基石,我們必須追求效率。但管理,是把冷冰冰的數據,變成活生生的效益的藝術。”
他做出了決斷:
“老路線的車輛,先調兩輛支援新線,留一輛維持基本運營和客戶關係。
同時,峻熙,你的團隊要立項研究,嘗試將‘路線熟悉度’、‘客戶穩定性’這些軟性指標,想辦法量化,建立模型,納入係統的綜合評估體係。
我們要的優化,不是簡單的數學題,是能讓整個組織,連人帶機器,都向前進的優化。”
這個決定,既肯定了樸峻熙係統的價值,也照顧了樸大勇的情緒,更指明了未來的方向。
樸大勇和李相定都點頭接受。樸峻熙也意識到,技術落地遠非易事,他需要學習更多技術之外的東西。
真正的考驗,在不久後一個深夜降臨。
樸峻熙在測試一個新開發的“異常交易檢測”模塊時,屏幕突然彈出刺眼的紅色警報。
幾條來自“三友商社”的棉紗采購記錄被高亮標記。
數據顯示,該供應商近三個月的報價,比市場均價係統性高出8,且交易多集中在月末,頻率異常。
樸峻熙心頭一緊,立刻調取關聯數據:
合同、審批記錄、入庫單。所有線索都指向采購部的一位課長——李炳燦。
更細致的數據比對發現,這些批次棉紗的入庫驗收單簽名筆跡,與常規單據存在細微差異,且入庫後很快被調配到幾個長期處於微虧狀態的下屬工廠。
虧損,恰好模糊了采購環節可能存在的資金缺口。
一條利用信息不對稱和財務漏洞進行利益輸送的鏈條,在數據的透視下,清晰得令人心驚。
樸峻熙背後冒出冷汗。這不僅僅是一起貪汙,更棘手的是,李炳燦是李相定一手提拔起來的嫡係。
他不敢怠慢,連夜整理好所有異常數據截圖和分析報告,第二天一早便呈送到李振宇的辦公室。
李振宇仔細地翻閱著報告,臉上看不出喜怒。
但內心卻掀起了波瀾。他再一次被震撼了。
這套他寄予厚望的係統,竟然這麼快就展現出了超越這個時代的“數據審計”能力。
它就像一台高精度金屬探測器,輕易地就從日常運營中,找到了埋藏最深的那顆“鏽釘”。
這不僅驗證了投資的價值,更讓他看到了在現代企業治理中建立“數據防火牆”的可能性。
在這個普遍依靠人情、信任和模糊管理的時代,這種基於數據的、冷酷的客觀性,具有顛覆性的力量。
“這件事,還有誰知道?”李振宇放下報告,平靜地問。
“隻有我,會長。”樸峻熙回答。
“很好。”李振宇點了點頭,拿起內線電話,語氣如常:“相定,你來我辦公室一下。”
李相定很快到來,臉上帶著慣常的從容:“會長,您找我?”
李振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那份報告輕輕推到他麵前,語氣和煦,仿佛在討論一件尋常公事:
“相定,你先看看這個。峻熙他們搞的這個新模塊,有點意思,發現了一些不太尋常的數據模式。”
李相定疑惑地拿起報告,剛開始還有些不解,但隨著閱讀深入,他的臉色逐漸變得蒼白,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太熟悉業務了,幾乎瞬間就明白了數據背後意味著什麼。
他拿著報告的手微微顫抖,猛地抬起頭,看向李振宇,眼神裡充滿了震驚、羞愧,還有一絲惶恐。
“會長!我……”李相定聲音發緊。
“我失察!我萬萬沒想到,李炳燦他……他竟然敢做出這種事!
辜負了您的信任,也辜負了我的……我這就去處理!”他霍地站起來,語氣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