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李振宇都看在眼裡。
他沒有急於介入調解,他深知企業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類問題。
樸大勇不是壞人,恰恰相反,他是集團的瑰寶,是創業初期的肱骨之臣。
但他的思維模式,已經逐漸跟不上數據驅動的新節奏。
強行把他留在原崗位,隻會讓他痛苦,也讓樸峻熙束手束腳。
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發展階段不同所必需的人事適配。
“需要給他找一個更能發揮其長處的新戰場。”
李振宇心中已然有了決斷。一個既能安置這位老臣,又能極大促進集團發展的計劃,在他腦中迅速成型。
一個計劃在他腦中清晰起來:
成立“強盛建材”,啟動“強盛家屬院”項目,讓樸大勇去掌舵。
但這需要關鍵的外部支持——他的義父,現代集團創始人鄭周永。
在60年代的韓國,建材和建築行業水很深,沒有強力的引路人和盟友,寸步難行。
想清楚其中關節後,李振宇沒有先找樸大勇,而是吩咐秘書備車,他要親自去拜見義父。
現代集團總部
李振宇恭敬地坐在義父對麵。
“義父,近來身體可好?”李振宇關切地問候,親自為鄭周永斟上一杯熱茶。
鄭周永接過茶杯,打量的目光打量著這個他的義子:
“還好。你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又有什麼新點子了?”
他對李振宇的天馬行空早已習慣,也深知其眼光往往超前得驚人。
李振宇直接開門見山:“義父,振宇想為強盛開辟一條新路,成立‘強盛建材公司’。”
鄭周永眉頭一挑,來了興趣:“哦?具體想怎麼做?”
“第一步,我想先為我們強盛自己的員工,蓋一個像樣的家屬院。”
李振宇語氣誠懇:“讓兄弟們能安居,才能樂業。但這行當,我們完全是門外漢。所以,今天來,是特地來向義父您求援,也是尋求合作的。”他姿態放得很低,充分尊重鄭周永的行業權威。
李振宇深知,在鄭周永這樣的實乾家麵前,坦誠和尊重遠比玩弄心計有效。
他直接點明需要幫助,並將此視為向現代集團學習與合作的機會,而非單純的索取。
鄭周永看著義子,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他欣賞這種務實且不忘本的態度。
“為員工蓋家屬院,這是積德的好事。說說看,你想讓我怎麼幫?”
“技術、經驗、還有您在現代建設的金字招牌。”
李振宇直言不諱:“我們需要現代的一支精乾的技術團隊指導我們,從選址、設計、到施工管理。
當然,所有費用由強盛承擔,並且,我們希望現代建設能作為總顧問單位。這不僅是幫強盛,也是幫現代開拓了一個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他提出了一個雙贏的方案。
鄭周永靠在椅背上,手指輕輕敲著桌麵,思考著。
他欣賞李振宇的魄力和對下屬的關懷,也更看重其中蘊含的商業潛力。
強盛集團的體量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嗯……想法不錯。強盛家屬院,如果能做成標杆,對現代建設的口碑也是好事。
這個忙,我幫了。
回頭我讓金常務跟你對接,他是建住宅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