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63年創建“一心會”以來,他網羅了一批誌同道合、野心勃勃的少壯派軍官,意圖在軍隊內部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然而,維係這樣一個組織,尤其是進行一些“必要”的活動和聯絡,需要大量的資金。
僅靠他們這些軍官的薪水,簡直是杯水車薪。
最近,正是因為資金短缺的問題,好幾個原定的“拓展”計劃都被迫擱置,讓他愁得寢食難安,感覺本就岌岌可危的頭發又脫落了不少。
此刻聽到李振宇將他掉頭發的原因歸結於“為國操勞”,雖然明知是恭維,卻也戳中了他內心某種自我認同的英雄情結。
“李會長過獎了。”
全鬥煥的語氣明顯熱絡了一些:
“比起您這樣為國家經濟創造巨大價值的企業家,我們做的這些,不算什麼。”
兩人之間的氣氛,因為這意外的閒聊和一個小小的“禿頭”話題,變得不再那麼陌生和拘謹。
李振宇看著全鬥煥,心中那個模糊的曆史認知逐漸清晰起來。
他知道眼前這個看似不起眼的中校,在未來將會掀起何等的驚濤駭浪。
這是一個危險人物,但同時,也是一個蘊含著巨大能量和機遇的“潛力股”。
在他尚未真正騰飛之前進行投資,無疑是回報率最高的。
他不動聲色地試探道:
“中校太過謙了。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繁榮,同樣也離不開軍隊的穩定和強大。
就像這青瓦台,外麵看起來光鮮亮麗,內部的穩定和秩序,才是根基。
而根基,往往是由像中校這樣默默付出的人來守護的。”
這番話,說到了全鬥煥的心坎裡。
他一直堅信,軍隊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脊梁和穩定器,而他們這些“精英軍官”,理應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李振宇的話,仿佛是他內心想法的回響。
“李會長能有這樣的見識,很難得。”
全鬥煥看向李振宇的目光中,多了幾分真正的欣賞和認同:
“很多人隻看到表麵的繁華,卻忽略了支撐繁華的基石。”
李振宇微微一笑,決定再往前探一步,他壓低了聲音,仿佛在分享什麼心得:
“不瞞中校,我做生意,也信奉一個道理。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能力再大,終究有限。
要想成大事,必須團結誌同道合者,彙聚力量。
榮光,不應該,也不可能由一個人獨享。”
“榮光,不應該,也不可能由一個人獨享!”
這句話,如同一聲洪鐘,在全鬥煥腦海中轟然鳴響!
這幾乎完美地詮釋了他創建“一心會”的初衷和理念!
他們這些少壯派軍官,不正是因為不滿於軍隊內部的某些僵化和派係傾軋。
希望能夠團結起來,凝聚力量,共同爭取他們應得的“榮光”,並最終用他們的方式“拯救”和“引領”這個國家嗎?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振宇,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一種找到“知音”的激動。
他萬萬沒想到,一個商人,竟然能說出如此契合他內心理念的話!
“李會長……此言精辟!”
喜歡從赤貧到半島財閥請大家收藏:()從赤貧到半島財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