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練完功夫,黑娃就跟章茂才提了配備練習弓箭的事兒。
章茂才當過清軍,自然曉得弓箭的好處,但對反曲弓還不太了解,也挺好奇黑娃這想法打哪兒來的。
黑娃隻推說進城時彆人給的,把資料遞過去。
章茂才接過,一邊翻看一邊點頭:“這弓形結構,確實是頭回見,倒可以試試。”
章茂才沉吟片刻,又道:“不過,還得請有經驗的老師傅慢慢打磨。走,咱倆一塊兒去找周木匠合計合計。”
兩人來到周木匠家,說完的來意,木匠摸著下巴琢磨了好一會兒,開口道:
“我以前做圈椅,有給木頭加熱定型的蒸倉,正好能用上!把桑木加熱彎曲,做出弓的形製不難。”
“桑木、魚膠咱不缺,做弓弦的材料我也有,但得弄點牛的肌腱。這反曲設計有門道,做出來的弓,威力準保更大!”
反曲弓激發了周木匠的研發興趣。
章茂才開口問:“周師傅,牛筋包在我身上,做二十把得耗多少日子?”
周木匠盤算著:“弓身塑形塊嘛,二十天就能搞定。可這敷弓和陰乾最磨人,少說也得三到四個月,再加上訓弓打磨,怎麼著也得小半年。”
章茂才點點頭,心裡明白這手藝的份量。
黑娃一聽,小臉立馬垮了,他滿心以為很快就能上手新弓呢。
周木匠笑著拍拍他肩膀:“急啥?好弓就像陳年老酒,越沉越香!”
章茂才也寬慰道:“黑娃,這半年裡我尋幾把硬弓給你練手,”
兩人回到院子,各處生意瞧著不溫不火,客人稀稀拉拉,夥計們倒也沒閒著。
眼下營生就是車馬店、籽棉收售加工,外加一間雜貨鋪子。
雖說攤子不大,勝在穩當。
要是再把中藥材這老本行拾掇起來,本地的兩大經濟作物可就攥在手裡了,往後路子更寬。
一晃二十多天過去,一輛馬車“哐當哐當”拉著些鐵家夥,晃悠到大院門口。
隊員們一打問,嘿,是軋花機到了!
章茂才和黑娃趕緊迎上去,指揮著往作坊裡搬。
領頭的中年漢子麻利地指揮安裝,稍作調試,中年漢子踩動踏板試機。
隻聽“哢哢”幾聲,滾軸緩緩轉了起來。
夥計們把籽棉塞進上下滾筒之間,上滾筒慢悠悠,下滾筒轉得飛快,眨眼功夫就把棉纖維從籽棉裡扯了出來。
黑娃也挺好奇,連聲誇道:“真是快!比咱們手工快出十萬八千裡了!”
章茂才也笑得合不攏嘴,連連向那漢子道謝。
漢子擺擺手:“這好漢樁軋花機,一天能對付上百斤籽棉。”
隊員們圍上來,七嘴八舌地驚歎這機器的本事,果然是提升產能的神器。
中年漢子又交代了日常保養和注意事項,末了說:
“機器是方掌櫃訂的,一百一十塊銀元貨款已經結清。機器試好了沒問題,簽個字就成。”
黑娃心裡暖烘烘的,感激方掌櫃想得周全。
二虎早按捺不住了,領著棉花坊的夥計們一擁而上,爭著搶著要試試這新家夥。
他們輪番踩著踏板,滾軸“哢哢”轉個不停,棉絮像雪花一樣紛紛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