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火藥作_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章 火藥作(1 / 1)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吳王李恪,敏而好學,偶得古方,所獻‘火藥’一物,聲威並具,或於軍國大有裨益。著即於將作監下設‘火藥作’,專司火藥研製及應用諸事。特命吳王李恪暫領火藥作監事,秩比從五品下……欽此!”

宦官尖細的嗓音在吳王府前廳回蕩,明黃的絹帛聖旨被李恪恭敬地接過。王德領著全府仆役跪在後麵,聽著那“暫領監事”、“秩比從五品下”的字眼,激動得渾身發抖。王爺……王爺這是真正被陛下委以實職了!哪怕隻是個臨時差遣,品級也不高,但意義截然不同!

送走宣旨太監,府中一片歡騰。李恪卻並無多少喜色,他摩挲著光滑的絹帛,目光沉靜。這“火藥作監事”的頭銜,既是機遇,更是燙手山芋。皇帝給了他名分和資源,也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做得好,未必有大賞;做不好,或出了紕漏,便是萬劫不複。

“王德,更衣。去將作監。”李恪沒有耽擱,沉聲吩咐。

將作監坐落於皇城東南隅,掌管宮廷建築、金玉珠翠、器用製作等事,下設眾多作坊,如今又多了一個“火藥作”。當李恪手持敕書,踏入這片彌漫著木材、漆料與金屬氣息的官署時,引來了無數道或好奇、或審視、或隱含抵觸的目光。

將作監的大匠、官員們大多是世代相傳的技藝世家,或者浸淫此道多年的老吏,對於一個空降而來、年僅十幾歲、還是親王的“監事”,天然帶著幾分不信任和隔閡。尤其這“火藥”聞所未聞,聽起來就透著危險。

接待他的是將作監的一位少監,姓趙,態度恭敬卻透著疏離:“下官參見吳王殿下。火藥作的場地、人手已按陛下旨意初步劃撥,就在監內最北邊那處廢棄的皮甲作坊,匠人暫調了二十名,皆是老實肯乾的。隻是……殿下所需之硝石、硫磺等物,有些頗為生僻,采買調撥需些時日。”

李恪聽出了其中的推諉與觀望,也不點破,隻是淡淡道:“有勞趙少監。帶本王去作坊看看。”

所謂的作坊,確實偏僻,院牆高大,但屋舍破舊,院內雜草叢生,二十名被調來的匠人穿著粗布短打,惴惴不安地站在空地上,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對這位年輕親王的恐懼。他們都聽說了那“聲若雷霆”的傳聞,不知道自己被調來是做何等危險的活計。

李恪目光掃過這些忐忑的工匠,心中明了,收服這些人,是第一步。

他沒有擺親王架子,走到眾人麵前,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諸位,本王李恪,奉旨掌管火藥作。我知道,你們心中疑惑,甚至恐懼。但本王可以告訴你們,你們將要參與的,是一件足以改變戰爭模式、揚我大唐國威的大事!”

他拿起一塊準備好的、拳頭大小的優化版火藥塊用紙和泥封好),示意眾人退後,然後讓隨行的雷老頭在遠處點燃。

“轟!”

一聲比獵苑演示時小,卻依舊清晰的爆炸聲響起,泥土飛濺,留下一個小坑。

匠人們嚇得齊齊一縮脖子,臉上血色褪儘。

“看到了嗎?此乃火藥之力!”李恪指著那淺坑,“它現在還不夠完美,但它可以變得更強!可以做成更大的雷,聲震數裡,讓敵軍膽寒!可以做成火箭,飛射百步,焚毀敵營!可以做成信號,指引千軍萬馬!”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煽動性的激情:“你們,將是第一批掌握此等力量的大唐工匠!你們的姓名,或許不會載入史冊,但你們親手做出的每一個‘火雷’,每一支‘火箭’,都將在戰場上為我大唐將士贏得生機,都將是刺向敵人的利刃!這,不是危險的苦役,這是無上的榮耀!”

恩威並施,許以前景。匠人們聽著李恪描繪的藍圖,看著他那堅定而自信的眼神,心中的恐懼漸漸被一種混合著好奇、激動乃至野心的情緒所取代。能參與此等秘事,若真能成,那可是了不得的功勞!

李恪趁熱打鐵,開始分派任務。他根據之前試驗的經驗,將工藝流程拆解:原料提純組、粉末研磨組、配比混合組、成品製作組。每組隻負責自己那一部分,核心的配比和最終組裝,則由他和絕對信任的雷老頭親自掌握。同時,他頒布了極其嚴苛的規章:嚴禁明火,嚴禁撞擊,嚴禁私自夾帶,違令者,以軍法論處!

整個火藥作,開始如同一個生澀卻逐漸加速的齒輪,在李恪的強力推動下,緩慢而堅定地運轉起來。敲打聲、研磨聲、小心翼翼的搬運聲,取代了以往的寂靜。

然而,麻煩很快接踵而至。

首先是物料,趙少監口中的“需些時日”變成了遙遙無期,申請的石臼、鐵鍋、篩籮等工具也以各種理由拖延。李恪心知肚明,這是將作監內部某些人的下馬威,或許還夾雜著其他勢力的暗中作梗。

他沒有去爭吵,而是直接拿著李世民給予的“一應滿足”的口諭,去找了兼任將作監的某位宗室王爺,態度謙遜卻寸步不讓。一番交涉後,物料和工具總算陸續到位,但過程已然耗費了不少精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更大的麻煩來自外部。幾日後的朝會上,便有禦史風聞奏事,彈劾吳王李恪“於將作監內大興土木,聚斂危險之物,恐驚擾皇城,滋生事端”,甚至隱晦提及“昔有巫蠱之禍,皆起於幽微”,幾乎是將火藥作與巫蠱邪術相提並論。

李泰雖未直接出麵,但其派係的官員附和者眾。

李恪站在朝堂上,麵色平靜。他知道,這是必然的反撲。他出列,沒有辯解火藥如何,而是直接麵向禦史,語氣冷峻:

“敢問禦史,可知廓州如今仍在慕容孝雋鐵蹄之下?可知邊境百姓日夜泣血,盼王師如盼雲霓?本王奉旨研製克敵利器,每一分進展,都可能讓我大唐兒郎少流一滴血!爾等於此大放厥詞,阻撓軍國要務,究竟是何居心?莫非與那慕容孝雋暗通款曲,不願見我大唐得此利器乎?”

他直接將問題拔高到通敵叛國的高度,言辭犀利如刀!那禦史被他懟得麵紅耳赤,渾身發抖,連說“不敢”。

李世民高坐龍椅,麵無表情地聽著,最終隻是淡淡說了一句:“火藥作之事,朕已知之,乃軍國要務,諸卿不必再議。”輕描淡寫,卻將所有的彈壓了下去。

退朝後,李恪回到火藥作,發現院門外多了兩名身著普通禁軍服飾,眼神卻異常銳利的漢子。張阿難悄然出現,低聲道:“殿下,陛下口諭,此二人乃百騎司精銳,專職護衛火藥作安全,亦……協助殿下管理工匠。”

李恪心中了然,這是保護,也是監視。父皇終究不可能完全放心。他坦然接受:“有勞張公公,代本王謝過父皇。”

有了百騎司的人坐鎮,內部的工匠更加老實,外部的窺探也暫時收斂了許多。李恪得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發中。

他並不急於求成,而是帶著工匠們,從最基礎的提純開始,反複試驗,記錄數據。他畫出了簡單的“一窩蜂”火箭箱草圖,嘗試用竹管填充火藥和碎石,製作最原始的手擲彈……失敗是常態,爆炸聲時有發生,所幸防護嚴密,未出人命,但每一次失敗,都讓工匠們對那小小粉末的威力更加敬畏,也對李恪淵博如海的知識在他們看來)更加信服。

半個月後,第一批相對穩定、威力可控的“震天雷”加強版炸藥包)和“一窩蜂”火箭集束火箭)原型,終於在無數次失敗後,被小心翼翼地製作出來。

李恪看著這些粗糙卻凝聚了他和眾多工匠心血的原始火器,長長吐出了一口濁氣。

他知道,這遠遠不夠。但至少,他已經在這大唐的權力與科技體係中,牢牢地釘下了一顆屬於自己的釘子。

而此刻,隴右的戰報再次傳來。李積設計,終於重創了慕容孝雋一部,迫使其暫時後撤,但未能達成殲滅。軍報中,李積特彆提到,慕容孝雋部騎兵來去如風,難以捕捉,若有更強力之手段阻其逃遁,戰果當不止於此。

李恪握緊了手中的軍報,目光投向西北方向。

慕容孝雋,你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他轉身,對肅立待命的雷老頭和幾名工匠組長下令:

“準備一下,我們要進行……野外實爆測試。”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秦:我的秦律能斬神 馬超:吾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靖康逆旅:係統攜我定乾坤 穿越古代,靠賣豬頭肉養活兒女 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 三國之:絕不談戀愛 牧羊的絕戶 我在月球做大做強 助人首富:我的係統返還億萬獎勵 毛熊軍火商,從雙穿支援抗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