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奉旨賑災,不日即將離京。”他開門見山,看著下方一張張或擔憂、或茫然的麵孔,“武研院乃國之重器,絕不能因本王一人離去而停滯!”
他目光銳利,掃過眾人:“本王離京期間,武研院一應日常事務,由副總辦原工部調來的老吏)暫代。火藥司研發,由雷主事全權負責,按既定方略推進,所有試驗數據,詳細記錄,封存備查!其他各司,亦按原計劃進行,不得懈怠!”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本王會定期派人回來查驗進度!若有人以為本王離京便可敷衍了事,陽奉陰違,休怪本王手持王命旗牌,先斬後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森然的殺氣,讓所有人心中一凜,紛紛躬身應命:“謹遵王爺鈞令!”
安排完武研院的事務,李恪又匆匆返回吳王府,安排離京事宜。王德忙著收拾行裝,調配隨行護衛、文書官吏,忙得腳不沾地。
夜深人靜,李恪獨自在書房,對著大唐疆域圖,目光落在關中與河南的區域。那裡河流密布,城池眾多,也是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盤根錯節之地。賑災,絕非開倉放糧那麼簡單,其中涉及的利益糾葛、官吏貪腐、地方勢力博弈,遠比研製火藥更加複雜和凶險。
他知道,這是一場不比隴右戰場輕鬆的硬仗。太子和李泰,絕不會讓他輕鬆過關,必然埋下了無數絆子。
但他眼中並無懼色,反而燃起一絲鬥誌。
將他調離武研院,是想斷他根基?
那他偏要在另一條路上,走出一個通天大道!
賑災,考驗的不隻是仁慈,更是智慧、手腕和魄力。這何嘗不是一個深入了解大唐基層、積累政治資本、甚至……暗中布局的絕佳機會?
他提起筆,在一張紙條上寫下幾個名字和地點,交給悄無聲息出現在身後的王德:“安排我們的人,提前動身,去這幾個地方。本王要知道,那裡的糧倉,到底還剩下幾粒米;那裡的河道,究竟淤塞了幾尺深。”
“老奴明白。”王德接過紙條,身形再次隱入黑暗。
李恪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想用賑災困住我?
那就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吧。
長安,我很快就會回來。
帶著你們意想不到的“功績”回來。
次日清晨,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從吳王府出發,打著黜陟使的儀仗,離開了長安城,向著災情初顯的東方而去。
城樓之上,李承乾看著那遠去的隊伍,臉上露出一絲得逞的冷笑。
而另一個方向,魏王府的閣樓上,李泰胖胖的身影隱在簾後,小眼睛眯著,不知在盤算著什麼。
李恪的離開,讓長安的棋局,暫時陷入了新的平衡。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圍繞皇權、圍繞未來的博弈,遠未結束。
真正的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醞釀。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