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大軍如滾滾鐵流,跨越黃河,出幽州,踏入廣袤而陌生的遼東之地。時值春末,關內已是草木蔥蘢,此處卻依舊帶著料峭寒意,黑土地裸露,遠山殘雪未消,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肅殺與荒涼。
大軍主力在李積的統領下,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向高句麗重鎮遼東城方向壓迫。而李世民則親率包括神機營在內的中軍精銳,坐鎮後方,統籌全局。
李恪深知,神機營需要一場實戰來證明價值,也需要用勝利來積累信心。他多次向父皇請命,希望神機營能前出,參與對高句麗前沿哨卡、堡寨的拔除作戰。然而,或許是出於保護,或許是認為時機未到,他的請求屢屢被暫緩。
這一日,軍報傳來,前鋒大將阿史那社爾率輕騎巡弋,在遼水一支流附近,遭遇高句麗一部精銳依托一座廢棄土城頑抗。此城雖不大,但牆體厚實,位置卡在通往遼東城的一條次要通道上。阿史那社爾麾下皆是騎兵,缺乏攻堅手段,數次衝擊皆被城頭密集的箭雨射回,傷亡不小,戰事一時膠著。
“陛下!”李恪得知消息,立刻再次請見,“此等倚仗殘破城垣負隅頑抗之敵,正是檢驗神機營攻堅能力之良機!兒臣願率神機營前往,半日之內,必克此城!”
李世民看著輿圖上那座不起眼的土城,又看了看一臉決然的李恪,沉吟片刻。他知道,一直將神機營捂在手裡並非良策,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去溜溜。
“準。”李世民終於點頭,“朕撥你一千精騎護衛,與阿史那社爾彙合後,由你全權指揮攻城。朕,要看看你這神機營,是否真如你所言。”
“兒臣領旨!”李恪強壓心中激動,肅然應命。
沒有絲毫耽擱,李恪立刻點齊神機營五百將士,攜帶二十架“一窩蜂”火箭箱,百枚“掌心雷”,以及五枚被視為殺手鐧的“神火飛鴉”,在一千精騎的護衛下,脫離中軍,快馬加鞭奔赴前線。
一日後,抵達阿史那社爾部駐地。這位突厥裔的悍將見到李恪,雖依禮參拜,但眉宇間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慮與輕視。他久經沙場,實在難以相信,憑這幾百號人帶著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就能拿下讓他騎兵吃虧的土城。
“吳王殿下,城高池深,敵軍箭矢凶猛,強攻恐傷亡甚大。”阿史那社爾委婉地提醒道。
李恪沒有在意他的態度,隻是冷靜地觀察著遠處的土城。城牆約兩丈高,以夯土築成,確實頗為堅固。城頭人影綽綽,旗幟招展,防守頗為嚴密。
“將軍辛苦了。”李恪淡淡道,“接下來,交給本王即可。”
他並未急於進攻,而是先派出斥候,仔細勘察了土城周圍的地形,尤其是風向和可供隱蔽接近的路線。隨後,他召集神機營各級軍官,進行戰前部署。
“此戰,不求全殲,隻求破城!‘一窩蜂’火箭,負責壓製城頭守軍;‘掌心雷’小隊,趁亂抵近投擲,轟擊城門及城牆薄弱處;‘神火飛鴉’,看準時機,直擊城樓,製造最大混亂!騎兵在外圍遊弋,截殺逃敵!”
命令清晰明確。神機營士卒經過血訓,早已脫胎換骨,此刻聽到終於要實戰,非但沒有緊張,反而個個眼神熾熱,摩拳擦掌。
翌日清晨,薄霧彌漫。土城上的高句麗守軍經過一夜緊張,見城下唐軍並無動靜,剛有些鬆懈。突然——
“咻咻咻——!”
刺耳的尖嘯聲劃破晨霧的寧靜!數十支拖著尾焰的火箭,如同來自地獄的火鴉,從唐軍陣後騰空而起,在空中劃過一道道令人心悸的弧線,帶著死亡的氣息,朝著土城城頭覆蓋而下!
“那是什麼?!”
“天火!是天火!”
城頭的高句麗守軍何曾見過這等景象,頓時一片大亂!火箭密集地釘在城樓、女牆之上,轟然炸響!雖然單枚火箭威力有限,但那連綿的爆炸聲、飛濺的木石碎片和灼人的火焰,瞬間將城頭化作一片混亂的火海!守軍被炸得哭爹喊娘,抱頭鼠竄,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就在城頭陷入一片混亂之際,數十名神機營精銳士卒,如同靈狐般,借著晨霧和火箭爆炸的掩護,快速匍匐接近到城牆之下!
“投!”
一聲令下,數十枚黑乎乎的“掌心雷”被奮力擲上城頭,或者直接砸向那扇厚重的木製城門!
“轟!轟!轟!”
更加猛烈的爆炸聲在城頭和一樓城門處接連響起!城頭上的守軍再次遭到毀滅性打擊,殘肢斷臂混合著磚石木屑四處飛濺!而那扇城門,在數枚“掌心雷”的集中轟擊下,雖然未被徹底炸碎,卻也變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城門快破了!殺進去!”有唐軍騎兵忍不住興奮地大喊。
然而,李恪卻並未下令總攻。他目光冷峻,死死盯著城樓上那麵還在飄揚的高句麗帥旗。
“神火飛鴉,目標城樓,放!”
隨著他一聲令下,三架經過最後調試的“神火飛鴉”被點燃引信。巨大的推力將其推射升空,拖著更加粗壯耀眼的尾焰,如同三顆墜落的流星,帶著令人窒息的威壓,直撲城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次,它們的飛行軌跡穩定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