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_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1 / 1)

高昌故地的煙塵尚未完全落定,唐軍主力大部仍駐留於此,彈壓殘餘,清點府庫,重置郡縣。侯君集坐鎮高昌王宮改建而成的都護府行轅,忙著安撫新附之民,同時將警惕的目光投向更遠的西方。

驛道快馬將長安朝堂的封賞與暗流一並帶來,也帶來了吳王李恪的密信。信中並無多少慶賀之詞,反而詳細分析了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可能介入的動向,並再次強調了阿史那倫這條線索的價值。

“殿下所思,與末將不謀而合。”侯君集將密信在燭火上點燃,對身旁的薛萬均道,“高昌雖下,然西域棋局才剛入中盤。乙毗射匱若想壓製咄陸,必不願見我大唐在此立足過穩。焉耆、龜茲,乃至疏勒,態度曖昧,需得有人去探探路,敲打一番。”

薛萬均皺眉:“大總管欲遣使?隻怕如今局勢未明,使者安危難料。”

侯君集搖頭,目光銳利:“非是正式使者。殿下信中提到的那胡商阿史那倫,便是最好的人選。他熟悉西域路徑,與各方勢力皆有牽扯,由他前往,既不打草驚蛇,又能見機行事。”

當夜,一名不起眼的唐軍哨騎將侯君集的指令帶給了正在高昌城內忙著接收麹文泰部分遺產的阿史那倫。

“將軍信重,小人必不辱命!”阿史那倫撫胸行禮,眼中閃爍著精明與興奮的光芒。他深知,這是進一步獲取大唐信任,尤其是那位深不可測的吳王殿下信任的關鍵一步。

三日後,一支規模不小的商隊離開了高昌城,馱著絲綢、瓷器和茶葉,向著西南方向的焉耆國迤邐而行。商隊首領,正是阿史那倫。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支商隊的護衛中,混入了數名身手矯健、眼神沉靜的唐軍精銳斥候。

與此同時,一支輕裝的唐軍騎隊,約兩百人,由一名年輕的果毅都尉裴行儉率領,悄然離開了高昌大營。他們並未打出唐軍旗號,扮作往來巡邊的遊騎,沿著天山南麓,向著西北方向巡弋而去。他們的任務,是清除高昌至焉耆、龜茲通路上的零星馬匪,並實地勘察地理水草,為可能的大軍行動做準備。武研院新試製的幾具輕便型“臂張驚雷弩”也隨隊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兩支隊伍,一明一暗,如同伸向西域深處的觸角。

焉耆國,員渠城。

此城位於博斯騰湖之畔,水草豐美,是絲綢之路中道的重要樞紐。相較於高昌,焉耆王龍突騎支的態度更為圓滑。他既不敢公然得罪新近大勝、兵鋒正盛的大唐,又對西突厥,尤其是如今勢力正盛的乙毗射匱可汗心存畏懼。

阿史那倫的商隊順利入城,憑借其過往的人脈和手中精美的貨物,很快便打通關節,住進了城中最好的客舍。他並未急於求見焉耆王,而是終日流連於市集、酒肆,與各路商人、官員乃至寺院僧侶攀談交結,出手闊綽,很快便成了員渠城中的風雲人物。

不出數日,他便探聽到了確切消息:乙毗射匱可汗的使者,一行十餘人,已於半月前抵達員渠,下榻於王城旁的驛館之內。使者態度傲慢,連日來不斷向龍突騎支施壓,要求焉耆斷絕與大唐的往來,並許諾一旦乙毗射匱統一西突厥,將給予焉耆遠超從前的草場與貿易特權。

“王爺猶豫不決,寢食難安。”一名收了阿史那倫重金的王宮近侍,在暗處低聲告知,“西突厥使者咄咄逼人,而唐軍……畢竟剛滅了高昌,就在數百裡外啊。”

阿史那倫心中了然。他尋了個機會,通過焉耆國一位素來親唐的貴臣引薦,終於得以在偏殿覲見焉耆王龍突騎支。

龍突騎支年約四旬,麵色帶著幾分憔悴,他打量著眼前這個看似普通卻又透著精明的胡商,語氣平淡:“阿史那倫?聽聞你與天朝上國,如今關係匪淺。”

阿史那倫恭敬行禮,卻不卑不亢:“大王明鑒。小人不過一介行商,仰慕大唐物華天寶,亦感念其平定高昌,打通商路之德。如今絲路再通在即,正是大王與焉耆國大展宏圖之時。小人此來,除了行商,亦受大唐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將軍之托,向大王問好。”

他巧妙地抬出了侯君集的名頭,卻又不說是正式使節,留下了轉圜餘地。

龍突騎支瞳孔微縮,身體稍稍前傾:“哦?侯大將軍有何指教?”

“不敢言指教。”阿史那倫從容道,“侯將軍隻是讓小人轉告大王,大唐無意乾涉西域諸國內政,所求者,不過商路暢通,諸國相安。高昌自絕於天朝,故有天兵討伐。焉耆素來恭順,大唐視之為友邦。隻是,若友邦受外人所迫,行那悖逆之事,恐非大唐所願見。望大王……明察。”

這話軟中帶硬,既表達了善意,又暗含警告。

龍突騎支臉色變幻,沉默片刻,方道:“上國好意,本王心領。隻是……西域局勢複雜,本王亦需為舉國臣民考量。”

就在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一名侍衛匆忙入內稟報:“大王,西突厥使者兀術在外求見,氣勢洶洶,說有要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龍突騎支臉色一變,看了阿史那倫一眼,閃過一絲無奈。阿史那倫卻微微一笑,主動退至殿中帷幕之後,示意自己可以回避。

很快,一名身材高大、穿著突厥皮袍、滿臉虯髯的使者大步闖入殿中,正是乙毗射匱可汗的心腹兀術。他看也不看龍突騎支,粗聲道:“焉耆王!我家可汗有令,命你即刻發兵,截斷唐軍糧道,並將城中所有唐商,儘數扣押,交付於我!”

龍突騎支麵露難色:“使者,此事……事關重大,可否容本王……”

“容什麼容!”兀術不耐煩地打斷,“唐軍僥幸勝了高昌那等廢物,就以為西域是他們的了嗎?我家可汗已調集數萬鐵騎,不日即將東進!你若再首鼠兩端,待我大軍到時,員渠城便是下一個高昌!”

這赤裸裸的威脅,讓龍突騎支臉色發白。

隱藏在帷幕之後的阿史那倫,眼中寒光一閃。他輕輕從懷中取出一個不過巴掌大小、造型精巧的銅製圓筒,這是離開高昌前,武研院的工匠特意交予他的“防身之物”,據說是根據“驚雷弩”的原理微縮而成,名曰“掌心雷”,雖射程極短,但聲光效果駭人。

就在兀術步步緊逼,龍突騎支冷汗涔涔之際,阿史那倫猛地從帷幕後閃出,舉起那“掌心雷”,對準殿中一根梁柱,扣動了機關!

“嘭——!”

一聲雖不巨大卻極其清脆、迥異於弓弦的爆鳴聲響起!一道火光閃過,梁柱上瞬間多了一個焦黑的凹坑,青煙嫋嫋!

殿內所有人,包括龍突騎支和那囂張的突厥使者兀術,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和破壞駭得渾身一顫!侍衛們下意識地拔刀,驚疑不定地看著阿史那倫手中那冒著青煙的古怪銅管。

阿史那倫麵色不變,對驚魂未定的龍突騎支拱了拱手,語氣平淡卻帶著無形的壓力:“大王勿驚,此乃大唐武研院小技,用以防身,驚擾大王了。”他轉而看向臉色鐵青的兀術,冷冷道,“這位使者,大唐的商路,自有大唐的刀箭守護。閣下若要扣押唐商,不妨先問問侯大將軍麾下的數萬健兒,以及……這能發驚雷的兵器,答不答應!”

兀術看著梁柱上的痕跡,又驚又怒,指著阿史那倫:“你……你是唐人奸細!”

阿史那倫傲然一笑:“我乃大唐吳王殿下與侯大將軍的朋友,合法的商人。閣下還是回去稟報乙毗射匱可汗,西域之事,當以和為貴。若妄動刀兵,高昌便是前車之鑒!”

兀術氣得渾身發抖,但看著那詭異的銅管和阿史那倫有恃無恐的樣子,終究不敢當場發作,狠狠瞪了龍突騎支一眼,丟下一句“你等著!”,便狼狽離去。

殿內恢複了寂靜。龍突騎支看著從容收起“掌心雷”的阿史那倫,眼神徹底變了,之前的猶豫彷徨被一種決斷所取代。

他深吸一口氣,對阿史那倫鄭重一禮:“尊使……受驚了。請轉告侯大將軍,焉耆國,願與大唐永結盟好,絕無二心!”

阿史那倫知道,他憑借武研院的一件小玩意和背後的唐軍威勢,暫時為大唐,也為吳王殿下,贏得了一個重要的籌碼。

而此刻,遠在數百裡外巡弋的裴行儉騎隊,也在一條河穀附近,與一股疑似受西突厥指使、試圖騷擾商路的馬匪,不期而遇。臂張驚雷弩的弩箭,第一次在野戰中小試鋒芒,將匪首連同其坐騎一同釘在了沙地上。

西出的陽關之外,故人與新敵,已悄然交織。西域的烽煙,並未因高昌的陷落而熄滅,反而在新的角落,開始閃爍。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燼土之地 滿級幸運:開局爆率拉滿 成為術士的我選擇去當聖騎! 籃壇的榮耀 民間故事選集 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 三國:我,交州土皇帝! 穿越成了福島正則庶出子 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 離婚後的我,成為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