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城下的大捷,如同一聲撼動四方的驚雷,其回響遠遠超出了西域的疆界。露布飛騎將捷報傳遍帝國的每一個角落,帶來的不僅是舉國的歡騰,更有權力格局的微妙變動。
侯君集晉爵潞國公,賞賜無數,其聲望在軍中一時無兩。而吳王李恪,加授“開府儀同三司”,雖仍是榮譽虛銜,但其地位已隱然超越諸王,僅次於太子。更重要的是,經此一役,他“知兵善器、長於謀略”的形象深入人心,再非昔日那個僅以“格物”聞名的親王。
長安城內的“格物軒”,生意愈發興隆,甚至連許多勳貴武將都開始私下接觸,希望能通過這條門路,為自己麾下購置一些武研院流出或受其啟發改良)的“非製式”精良裝備。沈括忙得腳不沾地,卻也借此編織著一張更為龐大複雜的關係網絡。
吳王府門前,車馬明顯增多。除了以往結交的文士、工匠,如今更多了許多身著戎裝或低級官員服飾的生麵孔。他們或慕名而來,或懷著各種目的投效,使得王府的屬官體係悄然膨脹。李恪對此持開放而謹慎的態度,量才錄用,卻也嚴加甄彆。
這一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登門拜訪——衛國公李靖。
這位功高蓋世卻已多年不問政事的老將,親自到訪,令李恪頗感意外,連忙將其迎入內堂。
“衛國公大駕光臨,恪不勝榮幸。”李恪親自奉茶,態度恭敬。
李靖雖已須發皆白,但目光依舊銳利如鷹,他擺了擺手,開門見山:“殿下不必多禮。老夫此來,非為彆事,乃是看了西域戰報,對殿下所獻之策,所用之器,頗感興趣。”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追憶與讚歎,“尤其是那‘驚雷弩’,於守城戰中發揮之效,堪稱革故鼎新。老夫征戰半生,未曾想兵器之道,竟能演變至此。”
李恪謙遜道:“國公過譽了。此乃武研院上下群策群力之功,恪不過居中協調,略儘綿力。”
李靖深深看了他一眼:“殿下過謙了。沒有殿下之力排眾議,設立武研院,沒有殿下之遠見卓識,支持那些‘奇技淫巧’,何來今日之驚雷?老夫今日來,是想親眼看一看,這武研院,究竟還有何等新奇之物?不知殿下可否讓老夫這老朽,開開眼界?”
李恪心中一動。李靖在軍中的影響力無與倫比,若能獲得他的認可甚至支持,意義非凡。他當即笑道:“國公願往,乃武研院之幸。恪這便陪國公前去。”
在武研院,李恪親自為李靖講解了驚雷弩的改進型號、臂張弩的野戰應用,以及一些尚在試驗階段的新概念,如利用火藥拋射的石彈原始火炮雛形),用於坑道爆破的“伏火雷”等。李靖看得目不轉睛,時而凝神細聽,時而親自上手撫摸那些冰冷的金屬構件,眼中異彩連連。
“妙!妙啊!”李靖撫掌讚歎,“若當年北伐突厥時有此等利器,何須那般費力!殿下,此乃強軍利國之本!望殿下善加經營,切莫因些許流言蜚語而懈怠!”
得到軍神如此評價,李恪心中大定。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樂見於此。
東宮,顯德殿。
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李承乾將一份抄錄的封賞詔書狠狠摔在地上,臉色鐵青。
“開府儀同三司!好一個開府儀同三司!他李恪如今是翅膀硬了!連李靖那老匹夫都親自登門!他想乾什麼?他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太子!”
杜正倫連忙勸慰:“殿下息怒!吳王雖有微功,然其根基豈能與殿下相比?陛下此舉,不過是酬功安撫罷了。殿下乃國之儲貳,名分早定,隻需謹守本位,修德養望,則宵小之輩,無可乘之機。”
“修德養望?”李承乾猛地扭頭,眼中布滿血絲,聲音因憤怒而扭曲,“你看看他!武研院、格物司、安西都護府……他的手伸得有多長!如今連軍中都有了他的聲音!再讓他這麼‘修德養望’下去,這東宮之位,遲早要換人坐!”
他跛著腳,焦躁地踱步:“不行!不能讓他再這麼順風順水!去找侯君集!他不是剛立了大功嗎?告訴他,隻要他肯……孤日後絕不會虧待他!”
杜正倫心中一驚,太子這是要公然拉攏統兵大將?此乃大忌!他正要勸阻,李承乾卻已不耐煩地揮手:“快去!還有,讓我們的人在朝會上,好好議一議這‘開府儀同三司’的規製用度,是否符合禮製!他李恪,不能越過該有的規矩!”
兩儀殿,夜深。
李世民並未安寢,他正在聆聽百騎司的密報,內容正是關於東宮與吳王府近日的動向。
“太子近日頻繁召見杜正倫等屬官,情緒不穩……曾言‘東宮之位恐將不保’……”
“吳王府門庭若市,多軍中低級將領及不得誌文吏投效……衛國公李靖曾秘密往訪武研院,盛讚驚雷弩……”
“長孫司徒府中,近日亦有數位禦史前往拜會……”
李世民合上密報,揉了揉眉心,臉上看不出喜怒。兩個兒子,一個急躁失據,一個鋒芒漸露;一個試圖拉攏軍方重臣,一個已悄然獲得軍神青睞;一個身邊圍繞著傳統文官,一個身後站著新興的技術官僚和少壯軍官……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大輿圖前,目光掃過已穩固的安西,掠過廣袤的草原,最終落在吐蕃和遼東的方向。
“樹欲靜而風不止……”他低聲自語,“恪兒,你讓朕驚喜,也讓朕擔憂啊。”
他知道,高昌之戰的勝利,隻是一個序幕。外部的威脅暫時緩解,內部的波瀾卻將因此而起。長安的新局,比西域的烽煙,更加複雜難測。
他必須更好地掌控這盤棋,平衡各方,確保帝國的航船,不會因內部的傾軋而偏離方向。
而對於李恪而言,來自父親的審視,來自東宮的敵意,來自各方勢力的或拉攏或打壓,都將是他必須麵對的新挑戰。
西域的烽火暫熄,長安的博弈,才剛剛進入中盤。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