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吐蕃使團_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章 吐蕃使團(1 / 1)

貞觀十五年的第一場雪,悄然覆蓋了長安的朱雀大街。皚皚白雪掩去了城市的喧囂,卻掩不住暗流湧動的波瀾。吳王李恪西域建功帶來的震撼餘波未平,朝堂之上關於“神機”火器的歸屬雖暫告段落,但各方勢力的目光卻更加聚焦於那座親王府邸。

然而,未等長安內部的暗潮找到新的突破口,一支來自高原的使團,踏著風雪,抵達了帝都。

這支使團規模不小,旌旗儀仗依足了藩國禮製,為首的卻並非以往常見的吐蕃大相或貴族,而是一位身著絳紅色喇嘛僧袍,麵容清臒,眼神深邃如古井的老僧——吐蕃國師,鳩摩羅。

國師親至,這本身就傳遞著不同尋常的信號。

鴻臚寺依禮接待,將使團安置在專供藩使居住的四方館。消息傳開,立刻在長安官場引起了不小的議論。吐蕃剛剛在焉耆折了大將尚結讚,損失了暗中投入的軍資,此刻不興兵問罪,反而派位高權重的國師前來,是請和?是問罪?還是另有圖謀?

翌日,大明宮含元殿,大朝會。

“……吐蕃國讚普鬆讚乾布,遙尊大唐皇帝陛下為天可汗,敬慕中原文化,特遣國師鳩摩羅,獻上高原珍寶、佛法經典,並陳兩國交好之誠。”鴻臚寺卿出班,朗聲奏報著吐蕃使團來意,言語自然是經過粉飾的外交辭令。

“宣。”李世民端坐龍椅,麵色平靜。

片刻後,在百官矚目下,鳩摩羅手持九環錫杖,步履沉穩地步入大殿。他並未像尋常使臣那般行跪拜大禮,隻是單手立掌於胸前,微微躬身,用一口流利而略帶異域腔調的漢語道:“吐蕃釋子鳩摩羅,參見大唐皇帝陛下。願陛下聖體安康,願兩國永息兵戈,福祉綿長。”

這番姿態,不卑不亢,既保持了吐蕃的尊嚴,又未失禮數。

“國師遠來辛苦。”李世民微微頷首,“鬆讚乾布讚普遣國師前來,除了獻禮,可有國書呈上?”

鳩摩羅從袖中取出一卷以金線捆紮的羊皮國書,由內侍轉呈禦前。李世民展開瀏覽,殿內一片寂靜,隻聞殿外風雪呼嘯之聲。

國書的內容,前半部分是例行的客套與對大唐皇帝的尊崇,後半部分,卻讓李世民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動了一下。

“……然,前有安西都護府麾下,無故擅殺我吐蕃大將尚結讚及其隨從,掠我財物,毀我盟好。我讚普聞之,痛心疾首。然,念及兩國黎民,不忍遽起刀兵。特遣國師前往,請問大唐皇帝,此乃邊將擅自妄為,亦或皇帝陛下之意?若為邊將之過,請陛下嚴懲凶徒,歸還我使財物,以儆效尤,則我吐蕃願不計前嫌,重修舊好。若……此乃陛下之意,則我吐蕃百萬控弦之士,亦非怯戰之輩……”

國書的措辭看似克製,實則綿裡藏針,將焉耆的衝突定性為“無故擅殺”,將皮球直接踢給了大唐皇帝,要求“嚴懲凶徒”,其試探與施壓的意圖,昭然若揭。

李世民合上國書,目光如電,掃向鳩摩羅:“國師,尚結讚出現在叛酋乙毗射匱軍中,助其對抗王師,此事,又當如何解釋?”

鳩摩羅麵色不變,仿佛早已料到有此一問,從容答道:“回陛下,尚結讚將軍乃我讚普麾下勇將,性情剛烈,或許是與那乙毗射匱有些私誼,聽聞其有難,私自前往相助。此為其個人行為,絕非我讚普之本意。我吐蕃上下,始終願與大唐和睦共處。然,即便尚結讚將軍有錯在先,亦罪不至死,更不應累及隨行無辜。吳王殿下不由分說,儘數屠戮,是否……有失大唐天朝上國之仁德風度?”

他巧妙地將“國家行為”偷換為“個人行為”,反將一軍,指責大唐手段酷烈。

殿內氣氛頓時有些凝滯。一些大臣麵露怒色,覺得這吐蕃國師實在強詞奪理;另一些則眉頭緊鎖,思考著如何應對這外交難題。

就在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國師此言差矣!”

眾人循聲望去,出列者正是吳王李恪。

他目光平靜地看著鳩摩羅,朗聲道:“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尚結讚既披甲執銳,出現於敵軍核心營帳,便是敵軍大將,何來‘私人行為’之說?沙場之上,刀劍無眼,斬殺敵將,乃是戰爭常理,何談‘不由分說’?若按國師邏輯,日後兩軍對壘,是否要先問明對方是奉公還是徇私,再決定是否動手?如此,這仗還如何打?”

李恪語速不快,卻字字鏗鏘,帶著戰場上曆練出的殺伐之氣,直接將鳩摩羅那套詭辯砸得粉碎。“至於仁德風度,大唐自然講究。然,仁德是對朋友、對子民,而非對犯境之敵、殺戮之間袍揮動屠刀之寇!若有人視我仁德為可欺,那便大錯特錯!”

鳩摩羅深邃的目光第一次有了明顯的波動,他仔細地打量著眼前這位年輕卻已氣度沉凝的親王,緩緩道:“久聞吳王殿下驍勇善戰,辯才無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隻是……殿下可知,殺戮過甚,有傷天和,亦易結下難以化解的仇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恪迎著他的目光,毫不退讓:“大唐不畏仇怨,隻求公道。西域之地,乃大唐之西域,任何外力欲強行插手,都要問問大唐的將士手中的刀箭,答不答應!”

兩人目光在空中交彙,仿佛有無形的火花迸射。一個代表著雪域高原的深沉與佛法智慧,一個代表著新生帝國皇子的銳氣與鐵血意誌。

“好了。”李世民適時開口,打斷了這無聲的較量。“尚結讚之事,是非曲直,朕自有公斷。吐蕃讚普既有意修好,朕亦不願多動刀兵。然,西域之歸屬,不容置疑。國師可先在館驛安歇,待朕與群臣商議後,再予回複。”

他既未答應吐蕃的條件,也未立刻拒絕,留下了回旋的餘地。

“釋子遵旨。”鳩摩羅再次躬身,深深看了李恪一眼,轉身緩步退出大殿。

朝會在一片微妙的氣氛中結束。

李恪走出含元殿,風雪撲麵而來。王德悄無聲息地來到他身邊,低聲道:“王爺,這吐蕃國師,來者不善。”

李恪望著鳩摩羅離去的方向,目光凝重:“他當然不是來求和那麼簡單。鬆讚乾布派他來,一是試探朝廷的態度和底線,二來……恐怕是想親眼看看,我這個壞了他好事,又手握‘神機’的吳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頓了頓,冷聲道:“傳令下去,讓我們的人,盯緊四方館,尤其是這位國師,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一舉一動,我都要知道。”

“是!”

風雪更急,覆蓋了宮城的琉璃瓦,也似乎要將這帝都之下的所有暗湧,暫時凍結。

但李恪知道,鳩摩羅的到來,如同在看似平靜的冰麵上砸開了一個窟窿,冰麵下的激流,即將奔湧而出。吐蕃的棋,已經落下。而他的應對,才剛剛開始。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聊齋當合同工 鳳棲九霄重生 拾穗兒 靈氣複蘇:開局獲得河圖洛書 傀儡修士逆改天道的熱血傳奇 神界卷編製?憑考公卷贏諸神 快穿蘇景妧的日常 哥們,正經搞玄學!真沒勾引你們 80年替考北大後我成了學術妲己 朝桉不馴,祁總難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