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殘荷聽雨,青鋒暗藏_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章 殘荷聽雨,青鋒暗藏(1 / 1)

「金玉閣」的網悄無聲息地撤下,如同秋日清晨的薄霧,散去時不留痕跡。胡掌櫃依舊每日擦拭著他的那些瓶瓶罐罐,隻是內室櫃中那件等待“金繕”的越窯青瓷,已被一件幾可亂真的仿品替代。真正的碎片,連同那道隱秘的符號,正靜靜躺在李恪書房的暗格內。

玄影的人如影隨形,監視著胡掌櫃的每一絲動靜,等待那條真正的大魚——那個戴著鬥笠、要求十日之期的人再次出現。然而,對方似乎嗅到了危險的氣息,遲遲沒有露麵。

朝堂之上,因漕運新政引發的暗流卻愈發洶湧。這日,一份來自洛陽的加急奏報被送到了李恪案頭。奏報稱,巡查組在清查洛陽含嘉倉時,遭遇不明身份者縱火,雖未造成重大損失,但存放部分舊年賬冊的庫房被焚毀,數名倉吏在混亂中“意外”身亡。縱火者手段老辣,現場未留下任何明顯線索。

消息傳開,原本就對漕運新政心存疑慮或利益相關的官員們議論紛紛,或明或暗地指責巡查組行事激進,逼反地方,才釀成此禍。要求暫緩新政、召回巡查組的呼聲悄然響起。

李恪看著奏報,麵色沉靜如水。含嘉倉……果然如芷柔所言,倉場才是關鍵!這把火,燒掉的是賬冊,滅掉的是人證,更是對他這個監國親王的公然挑釁!對方這是在斷尾求生,也是在試探他的底線。

他沒有立刻發作,隻是在次日朝會上,麵對幾位官員“體恤下情、暫緩清查”的奏請時,淡淡反問:“依諸位之見,是幾本陳年舊賬、幾個倉吏的性命重要,還是我大唐漕運命脈、北疆數十萬將士的糧秣供給重要?縱火行凶,毀證殺人,此等行徑,與謀逆何異?!傳令巡查組,徹查含嘉倉,遇有阻撓,無論涉及何人,皆可先斬後奏!”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冰冷的殺意,瞬間壓下了朝堂上的竊竊私語。無人再敢多言。

退朝後,李恪回到天策府,心中並無輕鬆之感。含嘉倉的火,說明對手已經狗急跳牆,接下來的反撲隻會更加猛烈。而“金玉閣”那邊的沉寂,也讓他隱隱感到不安,仿佛有一雙眼睛在暗處窺視,等待著他露出破綻。

秋雨不知何時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敲打著庭院中殘存的荷葉,發出沙沙的聲響,更添幾分寂寥與清寒。

他沒有等到崔芷柔的琴音,卻在內侍掌燈時,發現書案多了一方素雅的錦帕。錦帕是嶄新的,一角卻用墨線極精細地繡了一幅小景:幾莖殘荷在秋雨中搖曳,荷莖堅韌,雖殘破卻挺立,雨點落在水麵上,漾開圈圈漣漪。沒有題字,唯有意境。

李恪拿起錦帕,指尖拂過那細密的針腳。殘荷聽雨……她是在告訴他,她已知曉含嘉倉的風波,亦如這殘荷,雖身處風雨,根基未損,誌氣未折?還是在提醒他,敵人如同這秋雨,無孔不入,需處處謹慎?

他將錦帕小心折好,收入懷中,貼近心口的位置。那微涼的絲緞,似乎也帶上了一絲她的溫度與牽掛。

隨即,他鋪紙研墨,這一次,他畫得極為認真。紙上,一柄無鞘的短刃橫臥,刃身狹長,寒光凜冽,刀尖指向虛空,仿佛隨時準備刺破迷霧。畫畢,他未用印,也未題字,隻在刀柄處,用朱砂輕輕點了一下。

這封回信被迅速送出。

當夜,雨聲未歇。李恪立於廊下,望著漆黑的雨幕,心中卻異常清明。含嘉倉的火必須查清,“金玉閣”的線不能斷,朝堂的反對聲音需要壓製,而隱藏在最深處的敵人,必須揪出!

他召來玄影,聲音在雨聲中清晰而冷冽:“加派人手,盯緊蕭瑀府邸,以及所有與含嘉倉舊賬、與漕運利益相關的官員。‘金玉閣’那邊,耐心等待,對方比我們更急。另外,讓我們在軍中的人,也開始留意,看看最近有沒有異常的調動或言論。”

“是!”玄影應道,身影融入雨夜。

李恪轉身回屋,案頭那盆羅漢鬆在燈下愈發青翠。他伸手撫過鬆針,目光落在自己剛剛畫的那幅短刃圖上。

殘荷聽雨,是她的陪伴與提醒;青鋒暗藏,是他的回應與決心。這長安城的秋雨,清洗著塵囂,也孕育著更激烈的風暴。而他,已握緊了手中的刀。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勸你不要搶我藥劑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