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泉奇襲的成功,如同在北疆僵持的戰局中投入了一顆決定性的石子。李靖率領的唐軍精銳,憑借對隱秘路徑和水源的精準掌握,不僅成功切斷了阿史那賀魯一部主力的水源補給,更趁其混亂之際,與正麵進攻的程咬金部前後夾擊,大破突厥聯軍於涼州以北二百裡的赤水原。
捷報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傳回長安,當信使高喊著“大捷!赤水原大捷!”衝入承天門時,整個京城都沸騰了!街巷奔走相告,酒肆茶樓歡呼震天,連日來籠罩在帝國上空的陰雲,被這來自北疆的雄風一掃而空!
紫宸殿內,李恪手持捷報,逐字逐句地看完,緊鎖多日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唇角難以抑製地揚起一絲如釋重負的笑意。他猛地一拍禦案,聲音洪亮:“好!衛國公、盧國公,真乃朕之肱骨,大唐之柱石!傳旨,犒賞三軍!有功將士,按律厚賞!陣亡者,加倍撫恤!”
“陛下聖明!”殿內侍立的臣子、內侍皆跪伏在地,山呼萬歲,人人臉上都洋溢著激動與自豪。
勝利的喜悅如同暖流,滌蕩著新朝初立的凝重。李恪的威望,隨著這場關鍵性的大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不再是那個依靠先帝遺誌和重臣擁立的新君,而是憑借實實在在的功績,贏得了軍方和民心的強勢帝王。
喧囂過後,夜深人靜。李恪獨自坐在紫宸殿書房,再次拿起那份捷報,目光卻落在了那份《邊防輿地考》上。他輕輕抽出那幾張夾在其中的素箋,指尖拂過那娟秀的字跡和簡練的線條。若無這幾張看似不起眼的草圖,赤水原大捷,恐怕不會來得如此順利,代價也可能更為慘重。
他沉吟片刻,並未再畫梅花,而是鋪開一張明黃詔書,親自提筆:
“谘爾尚宮局司籍崔氏,性秉柔嘉,才彰敏慧。典司圖籍,克慎克勤;偶得遺稿,裨益軍機。雖係職分之常,亦見用心之切。茲以軍功論,特賜錦緞二十匹,明珠一斛,玉如意一柄,以示嘉獎。欽此。”
這是一道明發天下的恩賞詔書!將她的功勞,堂堂正正地公示於朝野。雖然詔書中隻強調其“職分之常”、“用心之切”,將功勞歸於“偶得遺稿”,巧妙避開了所有可能引人生疑的細節,但這份由皇帝親筆書寫、明旨褒獎的榮耀,對於一位五品女官而言,已是曠世恩典,更是最堅實的護身符!這意味著,她崔芷柔,是得了聖心、於國有功之人,任何人想要動她,都需掂量掂量。
詔書下達尚宮局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宮人們羨慕有之,嫉妒有之,但更多的是敬畏。蘇德妃聞訊後,隻是冷冷一笑,未再多言。陛下此舉,態度已然鮮明。
崔芷柔跪接詔書時,心中並無多少喜悅,反而一片清明。她深知,這並非僅僅是賞賜,更是他將她牢牢護在羽翼之下的宣告。她恭謹叩首:“臣女謝陛下隆恩,定當恪儘職守,不負聖望。”
賞賜之物被送入她在尚宮局的居所。錦緞華美,明珠璀璨,玉如意溫潤生輝。她隻是淡淡掃過,便命人登記入庫,未曾多看。唯獨在那柄玉如意的紫檀木盒底部,她發現了一枚極其隱秘的、新刻的鬆針紋樣。
她的指尖輕輕撫過那紋路,冰涼的觸感下,仿佛能感受到刻痕的新鮮與那份無言的牽念。她將木盒小心收好,置於枕邊。
當夜,“墨鈴”再次飛來,帶來的並非信箋,而是一小截帶著清苦藥香的乾枯鬆蘿一種寄生於鬆樹的藥材),纏係著一塊素白絲帕,帕上無字,隻以銀線繡了一彎新月,月牙處,綴著一顆極小的、與她所獲賞賜中那顆最大明珠色澤相似的米珠。
鬆蘿,寄鬆而生,取其依附與堅韌;新月米珠,呼應賞賜,感念其恩,亦寓“月圓有時”,期待團圓。
李恪收到此物,看著那在燈下泛著柔和光澤的米珠新月,冷峻的眉眼不自覺地柔和了幾分。他明白,她懂他的維護,也接受了他的心意,並以她特有的方式,給予了回應。
捷報傳京,帝心大悅。
梅影承恩,情意暗通。
前朝的勝利與後宮的暗湧,似乎都因這一來一往的無聲交流,而變得不再那麼沉重。帝國的巨輪在李恪的掌控下,破開風浪,穩健前行。而那一縷深藏宮闈的梅香,在經曆了風雨洗禮後,非但沒有凋零,反而因這陽光雨露帝恩)的滋養,愈發清雅動人,悄然融入這九重宮闕的肌理之中。
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北疆戰事雖暫告段落,但朝堂後宮,永遠不乏新的波瀾。隨著李恪帝位的穩固,那個懸空已久、引人覬覦的後位,以及圍繞著新君子嗣的紛爭,也即將被提上日程。而身處尚宮局、已然進入各方視野的崔芷柔,又將如何在這新的漩渦中,自處,前行?
那柄玉如意下的鬆針紋,與絲帕上的新月珠,是否能指引他們,走向一個共同的未來?
一切,仍是未知。但至少此刻,捷報的餘暉,溫暖著宮牆內外兩顆彼此守望的心。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