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內關於“擢拔女官”的決議,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宮廷的每一個角落。內侍省與宗正寺不敢怠慢,連夜擬定章程,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關於尚宮局典簿崔芷柔的擢升安排。
幾日後,一道明黃詔書在莊嚴的禮樂聲中,送達尚宮局。這一次,並非口諭,亦非簡單賞賜,而是正式的、明發宮廷的晉升詔書!
宣旨內侍聲音洪亮,字句清晰地回蕩在尚宮局院落之中: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坤儀載德,宮壼攸司。尚宮局典簿崔氏芷柔,性秉柔嘉,行昭淑慎。典司圖籍,克勤克勉;心係社稷,屢獻良謀。於蕭瑀逆案,察微知著;於北疆軍務,獻圖有功;於江南水患,獻策安民。才識卓犖,德性賢良,堪為內廷典範。茲仰承天命,俯順輿情,特擢升崔芷柔為尚宮局正三品尚宮,總領尚宮局一應事務,協理宮中文書典籍、部分宮規儀注,賜居漪蘭殿。望其克膺殊眷,益勵芳猷,表率宮闈,毋負朕望。欽此!”
詔書宣讀完畢,滿院寂靜,隨即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抽氣聲!
正三品尚宮!總領尚宮局!協理宮務!賜居漪蘭殿!
這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升遷,這是一步登天!尚宮之位,雖非妃嬪,卻是內廷女官中的最高職位,權責重大,地位尊崇,可直接參與部分宮廷管理,甚至能接觸到一些非核心的朝政文書!更不用說賜居漪蘭殿,那是離紫宸殿不遠的一處精致宮苑,曆來隻有極得寵的妃嬪或地位特殊的女官才有資格入住!
陛下此舉,幾乎是將這位崔氏女官,抬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用意,昭然若揭!
崔芷柔跪在院中,聽著那一道道擲地有聲的褒獎與擢升,心中波瀾起伏。她料到會有擢升,卻未料到竟是如此一步到位,如此……不容置疑。他將她所有的功勞,無論明暗,無論大小,都擺在了台麵上,為她鑄就了一道最堅實的晉身之階。這已不僅僅是維護,更是為她“正名”,向整個宮廷、乃至朝野宣告——她崔芷柔,憑的是真才實學與卓著功績,擔得起此位!
她深吸一口氣,壓下翻湧的心緒,恭謹叩首,聲音清晰而平穩:“臣妾……臣,崔芷柔,領旨謝恩。定當恪儘職守,鞠躬儘瘁,不負陛下隆恩。”
她險些口誤稱了“臣妾”,及時改回,心中卻因這下意識的失誤而微微一顫。從今日起,她不再是那個可以隱於書海的女官,而是需要站在前台的尚宮了。
宣旨內侍笑容滿麵地將詔書遞到她手中,又道:“陛下另有口諭,崔尚宮新晉,諸事繁雜,特許三日休沐,整理遷居,三日後正式視事。”
“臣,遵旨。”
送走宣旨隊伍,尚宮局內頓時炸開了鍋。宮人們紛紛上前道賀,神色各異,有真心敬佩的,有羨慕嫉妒的,更有暗自揣摩、思量著如何巴結這位新任頂頭上司的。
崔芷柔應付了幾句,便以需要整理為由,回到了書庫。她需要一點時間,獨自消化這突如其來的巨大轉變。
她走到那盆陪伴她許久的羅漢鬆前,鬆樹無言,依舊蒼翠。她輕輕撫過鬆針,仿佛能從中汲取力量。
鳳詔初降,恩寵浩蕩。
梅魄正名,位顯責重。
她知道,從接過這道詔書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軌跡已徹底改變。她將走出這相對單純的書庫,踏入更為廣闊也更為複雜的宮廷權力場。協理宮務,意味著她將直接麵對後宮所有妃嬪、處理各種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總領尚宮局,意味著她手下掌管著數百名女官宮女,責任重大;賜居漪蘭殿,更是將她置於無數目光的焦點之下。
未來,等待她的將是更多的挑戰,更多的明槍暗箭。
但她沒有退縮。這是他為她鋪就的路,也是她憑借自身能力贏得的位置。她不能辜負他的期望,也不能辜負自己。
她開始默默收拾書案上的物品。那些熟悉的典籍,那些未完成的提要目錄,那些繪製了一半的草圖……這裡承載了她太多的心血與記憶。
當她拿起那支他賞賜的紫毫筆時,指尖傳來溫潤的觸感。她將筆小心地放入一個錦盒中,準備帶入新的居所。
就在這時,“墨鈴”撲棱著翅膀,落在了窗欞上,腿上係著一個極小的銀盒。
她取下銀盒,打開,裡麵並非信箋,而是一枚通體瑩白、觸手生溫的玉佩。玉佩造型簡潔,隻在正麵浮雕著一株迎風傲雪的梅花,背麵則刻著兩個極小的篆字:“清恒”。
清恒……清冷而恒久。
沒有隻言片語,但這枚玉佩,以及這兩個字,已勝過千言萬語。他在告訴她,無論位置如何變遷,望她始終保持那份清冷的梅魄,恒久不變。
崔芷柔將玉佩緊緊握在掌心,那溫潤的暖意,仿佛透過皮膚,一直熨帖到了心底。
她將玉佩係在腰間,掩於宮絛之下。然後,她抱起那盆羅漢鬆,最後看了一眼這間承載了她無數日夜的書庫,轉身,踏出了門檻。
陽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眯了眯眼,隨即挺直脊背,朝著那座象征著內廷權柄與無儘風波的尚宮正殿,也是朝著那座賜予她的新居——漪蘭殿,穩步走去。
宮道漫長,前路未知。但她的腳步,卻異常堅定。
梅影終移宮苑深,鳳詔初承恩眷沉。
清恒一念酬知己,不畏前程風雨侵。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