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關外遼河畔有個鐘家村,村裡有個讀書人叫鐘文海。這人自小聰穎,十五歲便中了秀才,鄉裡都稱他“神童”,認定他將來必能高中舉人,光耀門楣。
這一年秋闈將至,鐘文海收拾行裝準備赴省城應試。臨行前夜,他做了個怪夢,夢見自己走在荒山野嶺中,忽見一座古墓裂開,棺中坐起一具身穿前清朝服的骷髏,朝他招手道:“明日酉時三刻,切記莫過老槐嶺。”
鐘文海驚醒,心中詫異,但想這不過是日有所思夜所夢,便不以為意。次日清晨,辭彆了老母妻子,獨自一人上路。
走了大半日,眼看離老槐嶺不遠,天色卻忽然陰沉下來,烏雲密布,雷聲隆隆。鐘文海加快腳步,想在天黑前翻過山嶺。剛到山腳下,大雨傾盆而下,他隻得躲進一處山崖下避雨。
正等待間,忽見一位白發老翁拄著拐杖踉蹌而來,渾身濕透,甚是狼狽。鐘文海心善,忙招呼老翁一同避雨。
老翁感激道:“多謝後生。這般大雨,山路難行,老朽本想翻過這老槐嶺去前村探親,如今天色已晚,怕是趕不及了。”
鐘文海抬頭看天,雨勢稍減,雲縫間透出些許光亮,算來應是酉時初刻。他忽然想起夢中警示,心中猶豫,但見老翁焦急模樣,又想起聖人教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道:“晚生也要過嶺,老人家若不嫌棄,我扶您一同過去如何?”
老翁喜道:“那真是感激不儘。”
二人互相攙扶,一步步登上老槐嶺。這嶺上多是百年槐樹,枝葉茂密,即便是晴天也顯得陰森。此刻雨後,更是霧氣彌漫,四下寂靜無聲,隻聞腳下踩踏落葉的沙沙聲。
走到半山腰,老翁忽然停住腳步,指著前方道:“後生你瞧,那是什麼?”
鐘文海順指望去,隻見霧氣中隱約有一團白影晃動。正凝神細看時,忽覺身後被人猛推一把,腳下踏空,竟從山道旁陡坡滾落下去。慌亂中頭部撞到硬物,頓時昏死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鐘文海悠悠醒轉,發現自己躺在一處山洞中,身旁生著一堆篝火,一位白衣女子正在照料他。這女子約莫二十出頭年紀,容貌清麗,氣質不凡。
“公子醒了?”女子輕聲道,“妾身姓胡,家住山中。見公子受傷昏迷,便將您扶來此處。已為您包紮了傷口,幸好隻是皮肉傷,未動筋骨。”
鐘文海忙起身道謝,忽想起那老翁,便問可見到同行老者。
胡女子搖頭:“妾身隻見到公子一人倒在坡下。這老槐嶺近日不太平,公子日後還是少來為妙。”說著遞上一碗熱湯,“喝了吧,驅驅寒氣。”
鐘文海接過湯碗,隻覺異香撲鼻,飲下後渾身暖暢,精神頓爽。二人交談起來,這胡女子竟頗通詩書,言談舉止不凡。鐘文海心中驚奇,在這荒山野嶺竟有如此才女。
洞外雨聲又起,胡女子道:“雨勢太大,公子不如在此暫歇一夜,明日再行。”
鐘文海見天色已黑,隻得應允。二人圍著篝火夜話,越談越投機。胡女子不僅熟知經史,對時局政事也頗有見解,鐘文海聽得心悅誠服,暗歎這女子若是男子,必能科舉高中。
夜深時,鐘文海終於忍不住問:“胡姑娘獨居深山,莫非是...”
胡女子微笑:“公子想必已猜出幾分。實不相瞞,妾身非人,乃是山中修煉的狐仙。今日與公子相遇,也是前世有緣。”
鐘文海雖已猜到七八分,但聽她親口承認,仍是一驚。然而見對方並無惡意,便也安心,反而好奇問道:“仙姑既已得道,為何仍滯留人間?”
胡女子歎道:“修仙之路,艱難漫長。妾身雖修煉五百年,仍需積累功德,方能成正果。這些年來,暗中保佑這一方水土,偶爾提點有緣之人。”她忽然凝視鐘文海,“譬如公子,今日之劫其實早有預警,為何不肯避讓?”
鐘文海這才將前夜夢境說出,懊悔道:“小生愚鈍,未能領悟仙機。”
胡女子點頭:“那夢中骷髏實乃土地顯化,特來警示。推你落坡的老翁,乃是嶺上多年槐樹精怪,專害過往行人。今日若非我及時相救,公子性命難保。”
鐘文海聽後怕不已,連連稱謝。
胡女子又道:“觀公子麵相,本有功名緣分,然此次鄉試恐有波折。若信得過妾身,可在嶺上小住三日,待我為你調理氣息,祛除晦氣,或可轉運。”
鐘文海心想距開考尚有十餘日,停留三日也無妨,加之對這狐仙既感激又好奇,便答應下來。
此後三日,鐘文海便在胡女子洞府中住下。這洞府外觀樸素,內裡卻彆有洞天,石室整潔,藏書甚豐。胡女子每日為他準備特製藥膳,又傳授他一些靜心養氣之法。鐘文海隻覺得神清氣爽,思維較往日更加敏捷。
閒談中,胡女子說起一樁舊事:“公子可知這老槐嶺的來曆?百年前,這裡原是鐘姓族聚居之地。嶺上曾有你家一位先祖,姓鐘名正,為人剛直,曾任本地知縣,為民除害,得罪了山中精怪,被陷害致死。葬在此嶺後,英靈不滅,仍庇佑鄉裡,那托夢於你的恐怕就是這位先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鐘文海恍然大悟:“難怪那骷髏身著官服。家中確有此傳說,隻是不知詳情。”
第三日晚,胡女子對鐘文海說:“公子明日可啟程赴考了。切記,考場中若見到穿紅衣的考官,可多留意他的題目;若見到戴綠玉扳指的同場考生,切莫與他交談。此外...”
她欲言又止,最終搖頭道:“天機不可儘泄,公子好自為之。”說罷取出一枚護身符遞給鐘文海,“帶上這個,可保平安。”
次日清晨,鐘文海告彆胡女子,繼續趕路。臨行前,胡女子又囑咐:“無論中與不中,回鄉時務必再經此嶺,妾身尚有要事相告。”
鐘文海到達省城後,尋了客棧住下。幾日後來到考場,果見其中一位考官身著紅衣,格外顯眼;又見鄰號一考生手指戴著碩大的綠玉扳指,不時轉動把玩,想起胡女子叮囑,心中暗自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