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過程中,鐘文海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助。那紅衣考官巡視至他號房前,特意停留片刻,看了眼他的文章,微微點頭。
三場考畢,鐘文海自覺發揮出色,心情舒暢。放榜那日,果然高中舉人,名列前茅。興奮之餘,忽聞同期考生中傳出流言,說此次考試中有數人因作弊被查獲,其中竟有那戴綠玉扳指的考生,據說是在考場中用邪術舞弊,已被革去功名,交付查辦。
鐘文海聽後駭然,心想若非胡女子預警,自己若與那人交往,恐怕也要受牽連。
中舉之後,照例有一係列應酬。這日,一位富商設宴邀請新科舉人們,席間特意找到鐘文海,表示願將獨生女兒許配給他為妻,還承諾豐厚嫁妝。
鐘文海婉拒道:“晚生家中已有賢妻,不敢停妻再娶。”
富商卻笑道:“鐘舉人多慮了。大丈夫三妻四妾本是常事,小女願為側室。不瞞您說,小女昨日做了個奇夢,夢見一隻白狐對她說,你與鐘舉人有夙緣,當為夫婦。這豈不是天意?”
鐘文海聽到“白狐”二字,心中一震,推說需考慮幾日。回到客棧,他左思右想,覺得此事蹊蹺,狐仙為何要乾涉他的婚姻?恨不能立即返回老槐嶺問個明白。
幾日後,鐘文海踏上歸途。再到老槐嶺時,特意繞道先前跌落之處,卻找不到那個山洞。正彷徨間,忽聞熟悉聲音喚他。轉頭見胡女子站在一株古槐下,笑容依舊。
鐘文海急忙上前,先報告中舉喜訊,又謝她相助之恩,最後提及富商提親之事。
胡女子聽罷皺眉:“妾從未托夢促成此事。那富商之女實是被一邪祟附身,那邪祟專找新科舉人吸取元氣。若你應允婚事,不出三月必遭大禍。”
鐘文海駭然:“竟是如此!”
胡女子歎道:“世間之事,福禍相依。你今中舉,看似風光,實則已引起不少邪祟注意。往後更需謹言慎行。”她頓了頓,又道:“今日請公子再來,實是有一事相求。”
“仙姑但說無妨,小生定當儘力。”
胡女子道:“實不相瞞,妾身修煉已到關鍵時期,需閉關九九八十一日。期間不能受打擾,否則功虧一簣。然而那槐樹精怪因我救你,已與我結怨,必會前來破壞。盼公子能在洞外結廬守護,期間無論聽到什麼見到什麼,切莫回應,更不可讓人接近洞府。”
鐘文海毫不猶豫應承下來。於是在胡女子指引下,找到隱蔽的洞口,在旁邊搭了個簡易草棚。
胡女子進入洞府前,交給鐘文海一道符紙和一枚銀鈴:“若遇危急,可焚此符;若聽到鈴響三聲,即是我出關之時,切記切記。”
閉關開始後,前幾日尚且平靜。到第七日夜間,忽然狂風大作,草棚外傳來老翁聲音:“後生,快快回家吧,你老母病重垂危!”
鐘文海心中一驚,幾乎要起身,但想起承諾,強忍不動。
不久,又聞妻子哭喊聲:“夫君救我!有歹人闖入家中!”
鐘文海緊握雙拳,指甲掐入掌心,仍是不理不睬。
此後夜夜有各種擾擾,時而利誘,時而威脅,時而哀哭,時而怒罵。鐘文海皆充耳不聞。
到第四十九日,忽見一隊官兵來到山前,為首軍官大喊:“山中舉人鐘文海聽令!巡撫大人有召,速速出來接旨!”
鐘文海心知這是精怪幻化,仍是不予理會。
那軍官大怒,令士兵放火燒山。眼看火勢蔓延至草棚,鐘文海牢記承諾,寧可葬身火海也不逃離。幸而關鍵時刻天降大雨,澆滅山火。
曆經種種考驗,終於到了第八十一日。這天清晨,鐘文海聽到洞中傳來三聲鈴響,大喜過望,忙到洞口迎接。
隻見胡女子緩步而出,周身光華流轉,氣象一新。她向鐘文海深深一揖:“多謝公子護法之恩。這八十一日間,我所見所聞皆在心中。公子堅守承諾,不為種種幻象所動,實乃誠心君子。”
鐘文海還禮道:“仙姑於我有恩,此乃分內之事。”
胡女子道:“大恩不言謝。妾身今日功行圓滿,即將離去。臨彆有一言相贈:公子命中有三子,長子當取名為‘繼先’,可保家業昌盛;十年後本地當有大疫,可提前儲備藥材;至於功名仕途,適可而止,莫強求高位。”
鐘文海一一記下,又問:“日後可還有相見之期?”
胡女子微笑:“緣分已儘,不必強求。公子隻需記得,舉頭三尺有神明,行善之家必有餘慶。”說罷,身形漸淡,化作一道白光衝天而去。
鐘文海朝空拜彆,悵然若失。回到家中,果如胡女子所言,老母妻子平安無事,所謂病危求救皆是精怪幻術。
後來鐘文海屢試不第,終未能中進士,便安心在鄉中辦學授徒。十年後果然爆發瘟疫,因他提前備藥,救活多人。其長子鐘繼先後來高中進士,官至知府。鐘家成為當地望族,世代相傳著老槐嶺遇狐仙的故事。
至今鐘家村老人仍會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山裡的一草一木,說不定都有靈性哩。做人要像文海公那樣,心誠守信,才會有仙緣相助。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