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腳下有個靠山屯,屯子裡的人世代以采藥挖參為生。屯東頭住著個老光棍,名叫趙老三,五十多歲年紀,瘦得像根柴火,卻是有名的參把式,一雙眼睛毒得很,老林子裡的棒槌藏得再深也逃不過他的眼。
這年秋天,趙老三帶著新收的徒弟小栓子進山。小栓子十八九歲,爹娘死得早,趙老三看他機靈,就收在身邊當個幫手。
“三叔,今年參價又漲了,聽說城裡人搶著要百年老參哩。”小栓子邊走邊說,手裡撥弄著索撥棍。
趙老三哼了一聲:“百年老參?那得看緣分。強求不得,老林子有老林子的規矩。”
兩人往深山走了三日,找到幾株五品葉,算是不錯的收獲。第四日頭上,忽然起了大霧,白茫茫一片,三尺外不見人影。
“怪了,這季節不該有這麼大的霧。”趙老三皺緊眉頭。
小栓子卻突然指著前方:“三叔,您看那兒!”
霧中隱約見一處陡坡,坡上裸露著黑黢黢的洞口,周圍寸草不生,與四周的茂密林木形成鮮明對比。
趙老三心中一凜:“這地方邪性,繞著走。”
正要轉身,小栓子卻叫起來:“洞口的可是六品葉?”
趙老三定睛一看,果然見洞口旁一株參草亭亭玉立,葉片層疊,少說也是百年以上的老山參。他心裡掙紮,終究抵不過貪念,咬咬牙道:“速去速回,取了參就走。”
兩人小心翼翼靠近,越是近前,越覺得那洞口陰風陣陣。趙老三讓徒弟在外等候,自己攀上去,取出鹿骨簽子,小心起參。
不料這參根須極深,趙老三挖了半個時辰,竟挖出個窄小通道來,僅容一人通過。洞裡幽幽地飄出異香,聞之令人精神一振。
“師父,下麵好像有東西!”小栓子探頭來看。
趙老三猶豫片刻,終究難耐好奇:“我下去瞧瞧,你在外頭守著。若一炷香後我沒動靜,你就回屯裡叫人。”
他點燃鬆明,鑽進洞中。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步,豁然開朗。竟是一處寬敞墓室,四壁光滑如鏡,居中擺放著一具碩大棺槨,竟是整塊黑玉雕成,棺蓋上刻滿奇異符文。
墓室四角各有一盞長明燈,幽幽燃燒,也不知燒了多少年月。東壁下堆著些瓷器銅器,皆非凡品;西壁下散落著幾具屍骨,衣衫早已朽爛,身旁還留著鏽蝕的刀具布袋,想來是前輩挖參人。
趙老三正自驚疑,忽見那黑玉棺蓋緩緩移開,從中坐起一具古屍,身著華服,麵目如生,三縷長髯飄灑胸前,雙眼微閉似在假寐。
“晚輩無意冒犯,這就退去。”趙老三嚇得魂飛魄散,連聲告罪,轉身欲逃。
卻聽那古屍開口道:“既來之,則安之。”
趙老三腿一軟,跪倒在地:“仙人饒命!”
古屍微微一笑,睜開來雙眼,眸中竟無瞳孔,隻有兩團白光:“吾乃參王,在此修行千年。爾既能入此室,即是有緣。壁上之物,任取一件去吧。”
趙老三戰戰兢兢抬頭,見古屍並無加害之意,膽子稍壯。他瞥見東壁下有隻白玉葫蘆,玲瓏剔透,知非凡物,便道:“若蒙仙人不棄,願請那玉葫蘆。”
古屍點頭:“可也。然需謹記:葫蘆隻能用於善舉,若生貪念,必遭反噬。”
趙老三連連叩首,取了玉葫蘆,慌忙退出墓室。出得洞來,見小栓子正焦急等待,便匆匆將洞口掩埋,拉著徒弟下山。
回到屯裡,趙老三取出玉葫蘆細看。這葫蘆溫潤生光,輕輕搖晃,內中有水聲作響。他拔開塞子一聞,異香撲鼻,精神大振。
翌日,屯中老王頭的孫子突發急症,高熱不退,眼看要不行了。趙老三心念一動,取玉葫蘆滴出少許液體,喂孩子服下。不過片刻,孩子熱度退去,麵色紅潤,竟比生病前還要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