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匠——或者說習鑿齒的意識漸漸清醒,遲疑道:“您是...”
胡先生笑道:“我乃遼東胡家太爺,受故人所托,點醒您前世記憶。”他指了指黃老師:“這位是黃三爺,長白山黃家的。”
黃老師拱手笑道:“前世您與道安法師論道時,我們曾有一麵之緣。”
王鐵匠愣怔半晌,忽然道:“我想起來了,前世臨終前,我曾發願來生寧為匠人,不為仕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太爺點頭:“正是如此。故您轉世為鐵匠,但學問根底未失,方能無師自通。”他頓了頓,又道:“那銅尺本是您前世所用之物,我特來試探,果然您還能製作無誤。”
王鐵匠恍然大悟,卻又疑惑:“既讓我轉世為匠人,為何又要點醒我前世記憶?”
黃三爺接話道:“因您所作的《漢晉春秋》尚有殘卷失傳,後世學者苦苦尋覓不得。如今機緣已到,需您憶起殘卷內容,傳於後世。”
王鐵匠沉思良久,方道:“既如此,我需靜心回憶。但今生我為王鐵匠,家有妻兒,仍需以打鐵為生,不能拋家舍業。”
胡太爺笑道:“這個自然。我們暗中相助便是。”
此後,王鐵匠白天照常打鐵,晚上則閉門回憶著述。奇怪的是,自從恢複了前世記憶,他打鐵的手藝更上一層樓,打造的器物幾乎有靈性一般。農人用他打造的鋤頭,地裡莊稼長得格外好;獵人用他打的獵刀,從未空手而歸。靠山屯因此漸漸富裕起來。
王鐵匠的兒子王小柱原本在城裡打工,聽說父親的變化,急忙趕回家中。見父親夜夜伏案寫作,很是擔心。
一日,小柱悄悄翻看父親書稿,見都是古文曆史,百思不得其解。當晚,他做了個夢,夢見一位白胡子老翁對他說:“你父乃古人轉世,今著書立說,乃天大功德,你當全力支持才是。”小柱醒來後將信將疑,但還是辭了城裡的工作,回家幫父親打理鐵匠鋪。
三年後的一個雪夜,王鐵匠終於將《漢晉春秋》殘卷內容全部憶起並注釋完畢。他將書稿交給前來取書的胡太爺和黃三爺,長舒一口氣道:“心願已了,我可安心做我的王鐵匠了。”
胡太爺接過書稿,鄭重行禮:“習公功德無量。”
黃三爺則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遞給王鐵匠:“此物贈您,可保家宅平安。”
開春後,王鐵匠的鐵器鋪擴建成了小工廠,帶著屯裡幾個年輕人一起乾。他們生產的鐵器質量極佳,遠銷省外。最神奇的是,凡是用過他家鐵器的人家,都家宅安寧,諸事順遂。
王小柱後來娶妻生子,生下的兒子從小聰慧異常,過目不忘,十八歲就考上了大學,專攻曆史,後來成了著名學者,將祖父傳下的學問發揚光大。
王鐵匠活到九十九歲高齡。臨終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悄聲道:“我去了後,咱家工廠的東北角地下三尺,埋著我打的一套特殊工具,那是...”話未說完,便含笑而逝。
小柱依言挖掘,果然發現一套古式鐵匠工具,精美絕倫,上麵刻著古怪符文。他想起父親生前曾說過的“習鑿齒”故事,方才明白這些恐怕是前世所用之物。
喪事過後第三天夜裡,小柱夢見父親身著古裝,對他笑道:“我本習鑿齒轉世,今世功德圓滿,當歸仙位。你好自經營家業,胡黃二家自會庇佑後人。”說罷化一道白光而去。
次日清晨,小柱開門,見門口站著胡太爺和黃三爺。二人拱手道喜:“習公已歸仙班,特來相告。”說罷留下賀禮,轉身離去,幾步便消失不見。
從此,靠山屯王家世代興旺,鐵器生意越做越大,但每代傳人都會在某個年紀突然“開竅”,無師自通某些失傳技藝。屯裡人都說,王家有仙緣,祖上是古人轉世,又有胡黃二家保家仙庇佑,所以這般興旺。
而王鐵匠的故事也在遼東一帶流傳開來,成為一樁奇談。有人說曾在長白山下見過兩位老翁與一書生漫步雲間,那書生模樣酷似王鐵匠年輕時的樣子;也有人說王家的鐵器之所以好用,是因為有仙氣加持...
種種傳說,越發神奇,但王家後人從不解釋,隻是踏踏實實打鐵過日子。隻有細心人會發現,王家工廠大門口永遠擺著一把古式銅尺,陽光照射下,尺上的符文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千年往事。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