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地界有座老黑山,山下有個靠山屯,屯子裡有個漢子名叫張老疙瘩。此人四十出頭,生得膀大腰圓,一臉絡腮胡子,是個殺豬的好手。雖是個粗人,心眼卻實誠,平日裡誰家有個紅白喜事要殺豬,他總是隨叫隨到,工錢看著給,從不計較多少。
這張老疙瘩日子過得緊巴,三代同堂擠在三間破土房裡。老娘年邁多病,媳婦身子骨弱,下麵還有三個半大孩子張著嘴等飯吃。他常年在十裡八鄉奔波殺豬,掙來的錢剛夠糊口,年年欠著一屁股債。
這年臘月二十三,小年夜裡,北風刮得正緊,鵝毛大雪下得鋪天蓋地。張老疙瘩剛從二十裡外的王家屯殺豬回來,懷裡揣著主家給的五百文錢和一副豬下水,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裡跋涉。
眼看就要到屯子口了,忽然瞧見路旁老槐樹下蜷著個黑影。走近一瞧,竟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身穿單薄的黑布棉襖,凍得瑟瑟發抖,眼看就要不行了。
“老人家,這大冷天的您咋在這兒蹲著?”張老疙瘩急忙上前問道。
老太太抬起頭來,麵黃肌瘦,有氣無力地說:“俺是逃荒過來的,找不到親戚了,又冷又餓,實在走不動了...”
張老疙瘩二話不說,脫下自己的羊皮襖裹在老太太身上,又從懷裡掏出還溫乎的餅子遞過去:“老人家,先吃點東西暖和暖和。”
老太太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餅子,精神稍好了些。張老疙瘩見狀,蹲下身來說:“這冰天雪地的,您老不能在這兒過夜。要不嫌棄,先到俺家將就一宿吧。”
說罷,也不管老太太身上的泥土,背起她就往家走。
回到家,媳婦見丈夫背回個陌生老太太,先是吃了一驚,聽老疙瘩說明原委後,忙幫著安頓。家裡就兩鋪炕,張老疙瘩讓老娘和媳婦孩子們睡一鋪,自己則和老太太擠在另一鋪炕上,又把唯一的厚被子給了老太太蓋。
半夜裡,老太太突然發起高燒,說明話。張老疙瘩急忙起身,用白酒給老太太擦身降溫,媳婦則熬了薑湯,一勺一勺地喂下去。折騰到大半夜,老太太總算退了燒,安穩睡去。
翌日清晨,雪停了。老太太精神好些了,說要繼續上路找親戚。張老疙瘩和媳婦挽留不住,便包了幾個饃饃,又塞給老太太幾十文錢路上用。老太太也不推辭,收下後深深看了張老疙瘩一眼,說道:“好後生,你心善,會有好報的。”說罷便蹣跚著出了門,很快消失在雪地中。
轉眼過了五六天,臘月二十八這天夜裡,張老疙瘩正為年關難過往肚子裡灌悶酒,忽聽院門外有動靜。開門一看,竟是前幾天他救過的老太太站在門外,身後還跟著個十六七歲的俊俏姑娘。
“老人家,您找到親戚了?”張老疙瘩驚喜道。
老太太笑道:“找著了找著了。這是我孫女小翠。快過年了,我們祖孫倆特地來謝謝你們的救命之恩。”
張老疙瘩忙將二人讓進屋。老太太也不客氣,上炕就坐,那小翠姑娘則低眉順眼地站在奶奶身後,不時偷偷打量這貧寒卻溫暖的小屋。
閒話片刻,老太太突然正色道:“實不相瞞,我們不是普通人。俺是長白山修行的胡家仙,人稱胡三太奶。這是我孫女胡小翠。那日我是特意化身試探你的心性,見你果然是個善心人,今日特來報恩。”
張老疙瘩和媳婦聽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在東北地界,誰不知道胡黃白柳灰五大仙家?這胡家更是排在第一位的狐仙家族,神通廣大。
胡三太奶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家境困難,欠了不少外債。這樣吧,讓小翠在你家幫襯一段時間,她有些本事,能幫你渡過難關。”
張老疙瘩還在發愣,他媳婦先反應過來,連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仙家姑娘金枝玉葉,哪能在我這破屋裡受苦...”
胡三太奶笑道:“無妨無妨,這也是小翠的修行。就這麼定了,過了正月十五我再來接她。”說罷,竟化作一陣青煙消失了。
張老疙瘩夫婦麵麵相覷,再看那胡小翠,已然換了副神態,笑吟吟道:“張叔張嬸不必拘謹,奶奶既然吩咐了,我自當儘力相助。眼下年關將至,你們欠了多少外債?”
張老疙瘩歎氣道:“零零總總加起來,得有十兩銀子。”
小翠點點頭,從袖中掏出個小布包:“這裡有些散碎銀子,約莫五六兩,明日你先還上一部分。剩下的我自有辦法。”
第二天就是臘月二十九,張老疙瘩按小翠的吩咐,先去還了一部分債。回家時,見小翠正在院中忙活,不知從哪弄來些紅紙,正剪窗花呢。隻見她剪刀飛舞,不一會兒就剪出許多栩栩如生的吉祥圖案:鯉魚躍龍門、喜鵲登梅、五穀豐登...
“張叔,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您把這些窗花拿到集市上賣,定能賣個好價錢。”小翠笑道。
張老疙瘩將信將疑,次日一大早帶著窗花來到鎮上集市。誰知剛擺出來就引來眾人圍觀,這些窗花剪得精巧無比,活靈活現,不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足足賣了一兩多銀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夕夜,小翠又露了一手,不知從哪變出些米麵魚肉,做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比屯裡富戶家的還要豐盛。張老疙瘩一家過了個前所未有的肥年。
更神奇的是,自從小翠來了後,張老疙瘩的老娘病情好轉,能下地行走了;媳婦臉色紅潤了許多;連圈裡的老母豬都一窩下了十二個崽,個個活蹦亂跳。
正月初五,小翠又對張老疙瘩說:“張叔,我看咱屯後山有不少野榛蘑,品質極好。明日我教您做一種特彆的蘑菇醬,保準好賣。”
第二天,小翠果然傳授了一道秘製蘑菇醬的做法。張老疙瘩按方製作,做出的蘑菇醬鮮美異常,拿到鎮上就被酒樓掌櫃包圓了,又賺了二兩銀子。
就這樣,不到半個月,張老疙瘩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有了積蓄。他盤算著開春翻修房屋,再買幾頭豬崽。
然而好事傳千裡,張老疙瘩家來了個“仙姑”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四鄰八鄉。不少人特地跑來想看個究竟,都被張老疙瘩婉言謝絕了。隻有屯東頭的王寡婦因家中孩子病重,來求仙姑救命,小翠悄悄給了些草藥,孩子服用後果然痊愈了。王寡婦感恩戴德,逢人便誇仙姑靈驗。
誰知這事傳到了屯裡潑皮無賴趙三的耳朵裡。這趙三平日裡遊手好閒,嗜賭如命,欠了一屁股賭債,聽說張老疙瘩家來了個會點石成金的仙姑,頓時起了邪念。
正月十四夜裡,趙三喝得醉醺醺的,躡手躡腳摸到張老疙瘩家院外,想翻牆進去偷些錢財。剛爬上牆頭,忽見院中站著一個白衣女子,正是小翠。月光下,但見她麵容冷峻,眼中閃著幽幽綠光,身後似乎有幾條毛茸茸的大尾巴若隱若現。
“宵小之徒,敢打張家的主意?”小翠冷聲道,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根柳條,淩空一抽。
趙三頓時覺得臉上火辣辣地疼,如同被鞭子抽中一般,“哎喲”一聲從牆頭摔了下來,連滾帶爬地逃回家去。第二天一早,人們發現趙三臉上多了一道紅印子,整整三個月沒消下去。自此,再沒人敢打張家的歪主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胡三太奶如期而至。小翠將要隨奶奶回去修行,臨行前,她對張老疙瘩說:“張叔,你們一家人心善,必有餘慶。我走後,廚房水缸下有我留的禮物,可解你們一時之需。記住,錢財需取之有道,望你們保持本心,多行善事。”說罷,祖孫二人化作青煙而去。
張老疙瘩急忙到廚房,挪開水缸,果然發現下麵埋著個小壇子,打開一看,竟是滿滿一壇雪花白銀,足足有百兩之多!
有了這筆錢,張老疙瘩不僅翻修了房屋,還買了豬崽,開了個小小的屠宰鋪。他牢記小翠的囑咐,富裕後不忘幫襯鄉鄰,誰家有困難都儘力相助。漸漸地,他成了屯裡最受敬重的人家。
說來也怪,自那以後,張老疙瘩家總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圈裡的豬崽從不生病,地裡的莊稼總是比彆家收成好。人們都說,這是胡仙姑還在暗中庇佑呢。
偶爾夜深人靜時,張家人似乎還能聽到院中有細碎的腳步聲和輕笑聲,仿佛有個看不見的守護者在巡視。而每逢家中有人生病或遇困難,灶台上常會莫名出現一些草藥或銀錢,解燃眉之急。
張老疙瘩知道,這是胡仙姑還在暗中庇佑,於是每逢初一十五,必在院中設香案,敬奉胡三太奶和胡小翠仙姑,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而靠山屯也因此多了個規矩:無論誰在路上遇到困難之人,必會伸手相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看似落魄的路人,會不會是下山考驗人心的仙家呢?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