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有個叫吳大的書生,家境貧寒卻心高氣傲,平日裡最厭惡那些裝神弄鬼的勾當。這年秋試落第,他心中鬱悶,便沿著沅水一路遊曆散心。
這日行至桃源縣境內,天色漸晚,遠遠望見山坳裡有幾縷炊煙,便加緊腳步想去尋個住處。誰知轉過山彎,眼前竟出現了一座氣派非凡的大宅院,朱門高牆,簷角飛翹,完全不似這窮鄉僻壤該有的建築。
吳大正詫異間,隻見宅門“吱呀”一聲開了,走出個身穿錦袍的中年人,麵皮白淨,三縷長須,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這位公子可是要借宿?”那人拱手笑道,“在下胡三,在此地清修。見公子似有倦色,若不嫌棄寒舍簡陋,不妨歇息一晚。”
吳大本就無處可去,見主人熱情,連忙還禮道:“承蒙先生厚愛,小生感激不儘。”
進了宅院,吳大更是驚訝。院內亭台樓閣一應俱全,雕梁畫棟極儘奢華,十幾個丫鬟仆人穿梭其間,卻都悄無聲息,低眉順目。
胡三設宴款待,山珍海味擺滿一桌。酒過三巡,胡三笑道:“我看公子眉宇間有鬱結之氣,可是功名不順?”
吳大歎氣道:“不瞞先生,今科又名落孫山,實在無顏回鄉。”
胡三捋須微笑:“功名自有天定,強求不得。不過若是公子願意,胡某倒可略儘綿力。”
吳大隻當是尋常安慰話,並未放在心上。翌日清晨辭彆時,胡三送他一錠銀子做盤纏,吳大推辭不過,隻好收下。
說來也怪,吳大回家後竟時來運轉。先是族中長輩讓他去家塾教書,報酬豐厚;接著又有人請他代筆寫狀紙,得了不少謝銀;甚至連多年前借出的舊債,債務人也主動上門連本帶利還清。
不到半年,吳大竟攢夠了娶親的錢,與鄰村一位姓林的姑娘成了親。林氏容貌秀麗,性情溫婉,夫妻二人恩愛非常。
吳大想起胡三當日所言,心中暗自稱奇。這年清明,他備了厚禮,特意再去桃源縣拜訪。誰知尋遍山坳,卻不見那座大宅院,隻有幾間破敗茅屋,住著個瞎眼老嫗。
吳大詢問胡三先生住處,老嫗搖頭道:“這裡沒什麼胡三先生,倒是有個胡三太爺的神祠,就在前麵山腳下。”
吳大依言尋去,果見一座新建的小廟,香火旺盛,裡麵供著一尊神像,白麵長須,儼然就是胡三!
正在驚疑時,廟中走出一位廟祝,笑道:“吳公子可是來還願的?胡三太爺顯靈,保佑公子時來運轉,公子合該孝敬太爺才是。”
吳大心中疑惑,但想到半年來的好運,還是進香磕頭,捐了一筆香火錢。
回家後,吳大將奇事說與妻子聽。林氏蹙眉道:“夫君,我聽老人說,那胡三太爺似是五通神一流,專會以小利誘人,最終要人加倍償還。咱們還是小心為上。”
吳大不以為然:“即便是五通神,既然受我香火,自然該保佑信眾,有何可怕?”
誰知不久後,怪事就發生了。
先是家中經常無端響起腳步聲,碗筷時常莫名移動位置。繼而吳大夜夜做夢,總夢見胡三笑眯眯地伸手向他討要什麼。最可怕的是,林氏日漸消瘦,麵色蒼白,常常精神恍惚。
吳大請來郎中,郎中診脈後搖頭道:“尊夫人脈象奇特,似有陰物纏身,非藥石能醫。”
這日吳大上街,遇著一個遊方道士。道士見他印堂發黑,攔住他道:“施主家中可有邪祟作怪?”
吳大正心煩,便將胡三太爺之事說了。道士掐指一算,驚道:“不好!那胡三乃是五通邪神,專吸人精氣。它先予你小利,如今要取你妻子性命作償!若不早除,必有大禍!”
吳大這才慌了:“求道長救命!”
道士歎道:“這邪神頗有道行,貧法力有未逮。不過聽說辰州有位姓張的法師,專破五通邪術,你可速去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