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縣長歎道:“可惜可惜!如此人才,竟被小病所誤!”
胡慕青喘息道:“非不願報效,實乃身不由己。況...況考試在即,恐有小人作梗...”
周縣長急問其故。胡慕青便道:“聞說王稅吏之叔主管此次考試,王稅吏與在下有些過節,恐其從中作梗...”
周縣長聞言大怒:“區區稅吏,安敢如此!”回衙便將王稅吏召來痛斥一番,又親自修書省城,確保考試公正。
這一切,自然都是張老六與老狐的計策。那王稅吏平白挨了訓斥,果然懷恨在心,暗中發誓要讓胡慕青好看。
考試之日漸近,老狐越發不安。這夜雷雨交加,它竟現出原形,縮在張老六炕頭發抖。
張老六安慰道:“先生不必憂心,那王稅吏必定從中作梗,先生落選,不正合心意?”
老狐卻歎道:“恩公有所不知。我們狐族修行,最重念頭通達。我若故意考差,違背苦讀初衷,於修行有損;若全力以赴,又恐真中了,觸犯天條...”
正說著,窗外一道閃電劈下,震得屋瓦亂響。
老狐忽然躍起:“是了!我隻需順其自然!能否考中,皆看天意!”
次日,老狐化作胡慕青模樣,告彆張老六,往省城去了。
到了省城,胡慕青尋個僻靜客棧住下。同來應試的多是青年學生,見他年紀頗大,衣衫樸素,都不大理會。唯有個姓李的年輕書生,見他獨來獨往,常邀他同食。
考試那日,胡慕青走進考場,果然見幾個考官中,有個與王稅吏麵相相似的老者,必是其叔父無疑。那王考官目光掃過胡慕青,冷笑一聲。
試題發下,卻是關於新型稅製改革的策問。這題目新穎,許多考生都抓耳撓腮。胡慕青卻不慌不忙,研墨鋪紙,一揮而就。原來他平日苦讀,不但四書五經倒背如流,連新式報刊也多有涉獵。文章既引經據典,又切合時務,寫得花團錦簇。
那王考官巡場時,故意在胡慕青身邊駐足良久,越看越是心驚。本以為這鄉下書生必無實學,不想文章竟如此精妙!若真取中,侄兒麵前如何交代?便心生一計,突然喝道:“考場規矩,不得左顧右盼!”
這一聲大喝,意在擾亂胡慕青文思。誰知胡慕青恍若未聞,筆下不停。王考官惱羞成怒,竟伸手要抽考卷:“拿來我看!莫非有夾帶!”
就在這時,主考官聞聲而來。這主考官是個白發老者,拿起胡慕青的考卷細看,不禁拍案叫絕:“好文章!字字珠璣!”又問胡慕青:“方才可曾舞弊?”
胡慕青躬身道:“學生不敢。大人若疑,可當麵命題。”
主考官便指堂前古柏,命他作賦。胡慕青不假思索,出口成章,典雅的詞句如流水般湧出,滿場考生都聽得呆了。
主考官大喜:“真奇才也!”當即親自取胡慕青為第一。
發榜之日,胡慕青果然高中榜首。報喜的人馬正要出發,卻晴天一聲霹靂,省城上空烏雲密布。
客棧中,胡慕青正與李書生話彆,忽見天色大變,心知不妙,忙推說腹痛,回房閉門。
片刻後,雷聲滾滾,電光道道,竟都聚在客棧頂上盤旋。
李書生擔心,叩門問道:“胡兄可好?”
房內傳來痛苦呻吟:“無...無事...莫要進來!”
突然一聲霹靂巨響,震得客棧搖晃。李書生破門而入,隻見房內空空,窗扉大開,哪有胡慕青蹤影?唯見桌上一封書信,墨跡未乾。
信中寫道:“餘本山中老狐,感念恩公一飯,故幻化人形相助。今違天條應試,雷劫將至,不得不避。倘遇故人張老六,煩告之:狐報恩義,不敢或忘。”
此事傳開,聞者無不稱奇。周縣長得知後,慨歎:“昔有狐鬼讀詩文,今有狐仙應考試!天地之大,何奇不有!”
那王考官叔侄因考場徇私,被人揭發,竟丟了官職。而張老六得老狐暗中庇護,次年風調雨順,收成頗豐。村裡人都說,常見月明之夜,有白須老者坐在張老六家屋頂,對月吟誦詩書,身邊圍著幾隻小狐,學人捧卷讀書呢。
自此,鄉中子弟讀書愈發勤奮,都道:“狐仙尚知苦讀,我輩豈可落後?”竟成了讀書風氣最盛的一鄉。每逢大比之年,總有考生到張老六家求支招,張老六便笑道:“我那狐仙朋友說過,讀書不在功名,在明理。理明了,文章自然好。”
眾人隻當是老頭子故弄玄虛,卻不知夜深人靜時,真有白毛老狐悄立窗下,聽朗朗書聲,偶爾忍不住,會吱吱指出文中錯漏,倒把用功的學生嚇一跳,繼而疑為文曲星顯靈,更加發奮苦讀。
這狐仙指點功課的奇事,又是一段後話了。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