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肇慶這個樣子,郭修謀和德剛就識趣地走開了。走開了,又沒走多遠,一個蹲在三塊的碌碌上,一個站著,就著瓦工劉四的手藝說到劉四的老爹的手藝。苗褚氏拎了一罐子綠豆茶過來,讓郭修謀和德剛過去喝,倆人沒客氣,一人喝了一碗,抹抹嘴,郭修謀又自來熟地拿了土坯上的煙抽了。苗褚氏這才明白,感情是盤窯沒跟保長支應一聲。苗褚氏吃不準盤窯要不要請保長,就低聲問打下手的憨柱,憨柱也說不上來,就很鄙夷地往郭修謀的方向掃了一眼,我最看不起那樣的,一有好事硬往上湊不虧大能人。苗褚氏笑笑,這話沒法應答。
挨個倒滿碗綠豆茶,苗褚氏打定一個主意,讓郭修謀晚上幫著勸酒。看左右沒人了,苗褚氏走過去,跟郭修謀說了兩句閒話,又委婉地把男人不能照應一幫匠人,而自己又是女流之輩不方便陪酒,隻好恭請郭修謀出馬一事說了。郭修謀聽了哈哈笑,說盤窯我插不上手,陪客沒問題,隻是不知道合適不合適,無功不受祿嘛。苗褚氏當然說合適。
二半晌午,看熱鬨的漸漸散去,半截窯牆像個巨型的瓦罐敞著口立在眼前。尋常人家沒有的香煙儘著吸,尋常人家沒有的葷菜儘著吃,一幫匠人歡天喜地,工效比尋常快了許多,原本需要三天的活,估計兩天就可完工。
苗肇慶破天荒在外邊坐了半個上午,這才被大滿背著回了家。許多人看著紙一樣單薄的苗肇慶,忍不住感慨病魔的無情,饒是強壯如苗肇慶的也禁不住病魔的迫害,形容枯槁,苟延殘喘。更有心軟的女人為此戚戚然,情不自禁掉下眼淚,設身處地想想,人,一輩子誰能沒個災殃的,免不了跟苗肇慶一樣的結局。有什麼彆有病,富裕如苗家又如何,這是多數人的心態,可一旦身體無恙,總還是豔羨苗家的闊綽,窮,有時候也是一種病,而且,無可醫治。
晚上收工後,眾匠人喜笑歡聲地圍坐在苗家的院子正中,桌子上擺了茶水和一笸籃筐子花生大棗。這可是稀罕物,放眼整個苗家莊,還沒有哪家如此的大方,花生大棗端出來讓一幫粗人可勁地造。有人不好意思,抖抖嗦嗦地捏兩個,慢慢剝了吃,那架勢像捧著一個金蛋般稀罕。有人不管,大大咧咧地揀飽滿的挑,心安理得地很。
苗褚氏招呼眾人先吃著花生喝茶聊天,飯菜少頃就好,又把大滿叫到一邊,吩咐他去叫保長,過來一起吃飯。大滿一愣,沒明白叫郭修謀乾嘛,問了一遍,確認是讓叫郭修謀無誤後,大滿這才有些不快地去了。沒多久,大滿回來了,郭修謀後跟腚也進了院子。
苗褚氏和憨柱的女人在鍋屋忙活,依著苗褚氏的意思,飯菜和辦喜事的大席一樣。可憨柱的女人不讚同,出大力的人沒那麼多講究,油水足就行,再說,尋常的一次盤窯,若起了頭,以後人家不好辦了,若是效仿,財力達不到,隻會惹人說閒話。苗褚氏想想也是,有的人家一天三頓能吃周溜就算不錯了,遑論七個碟子八個碗的大席,畢竟還是窮人多。於是,就依了憨柱女人的意思,四大盆,每盆都豎尖豎尖。
花生米炸辣椒,黃瓜拌豬頭肉,醬豆子炒雞蛋,豬肉燉新地蛋,都用窩盆子盛著,一個個端上了桌子。瞬間,一股濃濃的香味彌漫了院子,又慢慢悠悠地飄了出去。酒不是尋常的地瓜燒,而是玻璃瓶的蘭陵大曲。
苗褚氏替代男人簡短講了兩句,無非是感謝老少爺們幫忙,粗茶淡飯擔待些,可勁吃,可勁喝,說完,又衝郭修謀笑笑,還請保長講幾句。
郭修謀慌忙擺擺手,看眾人殷切的目光,覺得不講兩句說不過去,他更知道,講還不能講多,有的人口水幾乎都流了出來,喉結咕咚咕咚上躥下跳呢。郭修謀正正臉色,說那我就不客氣了,按理,我是不該來湊這個熱鬨的,一擔水沒挑,一把你沒和。眾人看他謙虛,附和說哪裡哪裡。這算是個台階,郭修謀就沒有再講下去的必要了,他適時地端起酒杯,來,我敬大夥一個,乾。
郭修謀記不得多久沒喝過如此暢快的酒了。幾個匠人哪有和保長一桌喝酒的機會啊,一個開頭敬了,另一個接著來了,如此輪番,兩圈下來,郭修謀看人開始重影。
苗褚氏怕飯菜不夠,特意照圈外準備,看著菜盆下去一半,她又加得豎尖豎尖。劉四大著舌頭客氣,彆,彆加了,大嬸子,多了,吃不了。苗褚氏笑吟吟地,彆光喝酒,多吃菜,天熱,剩下就餿了。
大滿不敢多喝,替代了半個主人,看誰的酒盅乾了,他就過去斟滿。彆人喝酒的間隙,他就猛吃,一桌人就數他年輕,也數他最能吃。也不知道為什麼,大滿總是看不慣郭修謀,這點在倒酒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明著大滿很殷勤,郭修謀的酒盅一乾,大滿就適時地斟滿,內心裡,大滿巴不得郭修謀喝醉,醉得吐才好。
郭修謀很滿意大滿的態度,這個他眼看著長大的憨柱的兒子,似乎不像憨柱,確切地說更像憨柱的女人。那個少言寡語的外鄉女子,雖然嫁給了窮漢憨柱,可二十幾年下來,在她的經管下,憨柱家的日子卻過得有模有樣,一天比一天興旺。大滿更是表現地比一般同齡的青年更能吃苦,更有主見,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異常膽大。偶爾,數落起村裡的人物,郭修謀不得不把大滿放到前排,假以時日,苗家莊賽過大滿的,還真找不出幾個。當然,郭修謀的心思從未對外人道過,那也隻是他一個保長無聊之時的無聊想法罷了。可是,偶爾泛起那份心思,郭修謀還是有著一絲不為自己察覺的忌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郭修謀暈暈乎乎,心卻跟鏡子一樣,任憑一幫匠人輪番敬酒,他也隻抿一下。喝到二八溝,郭修謀算是看出來了,平素這幫見了他點頭哈腰的家夥,此刻似乎鉚足了勁,要把他撂倒。出去小解的時候,郭修謀使出看家絕技,遠走了幾步,躲在大春的牆角背影處,兩根指頭往嗓子眼裡一插一轉,隨即把吃進肚裡的東西給摳了出來。就是憑著這招,郭修謀在苗家莊以及以外的酒場上從未失過場子。
回到酒桌,郭修謀拿水漱漱口,酒杯往桌上一墩,掃了眾人一圈,剛才大夥敬我,現在我敬大夥,先乾為敬。說著,郭修謀一仰脖子,一盅酒滴酒未剩。郭修謀如此,眾人不好不喝。三個酒下肚,眾人傻眼了,沒明白剛才還醉眼迷離的郭修謀咋就神勇附身,厲害的不像一個人。眾人以為車輪大戰總歸能搞倒郭修謀,誰曾想郭修謀的酒量如此之大,於是都暗暗叫苦不迭,後悔惹火上身。郭修謀來了精神,反客為主,一人三個酒,輪番敬了下去,一圈下來,劉四就獻醜了,杯子還未放下,人就軟麵條一樣禿嚕到了桌子底,任憑怎麼架,也無法安穩地坐住了。
大滿吃飽喝足了,看到郭修謀如此,卻來了豪氣,他潑掉碗裡的綠豆湯渣,咕嘟嘟倒滿酒,對郭修謀說,大爺,你喝不少了,我喝的少,我年輕,不能欺負你,這樣吧,我先把這碗乾了再給你單喝,省得人說我不實在。說完,大滿一口氣把一大白碗的酒倒進了肚子。隨後,嘴一抹,菜也不吃一口,又咕嘟嘟把碗倒滿,往半空中一舉,來,大爺,我一半,你乾。一大白碗抵六盅都不止,一碗酒下肚,再敢跟郭修謀這樣拚法,眾人沒見過,這得多大的酒量敢這麼說呀。眾人來了興致,也不吃了,也不喝了,都瞪著大眼看郭修謀和大滿。
郭修謀笑了,指指大滿,又伸出大拇指,爺們,夠味,喝酒就得你這樣的,痛快,要是年輕三十歲,不喝趴下你我不姓郭,現在,不行了,大爺我老了,喝不動了。郭修謀主動認輸很出乎大夥的意外,但是,他是嘴上認輸,實質上還是吱一下,一盅酒進肚了。然後亮亮酒盅,示意大滿再倒。大滿給郭修謀倒滿,自己一口乾了碗裡的酒,又給自己倒滿,眼光挑釁地看著郭修謀,還喝不大爺?郭修謀打了個嗝,抬頭看看半圓的月亮,說喝,哪能不喝呢,來,吱一下,又把一盅酒乾了。大滿不能食言,也乾了半碗。
又喝了一盅,郭修謀覺得胃裡翻騰的難受,若不趕緊摳出來,他不敢保證當場呲花。他強忍著泛上來的酒勁,晃晃悠悠站起身,我得小解一下。說著,疾走幾步出了院子。大滿豈能放過這樣的機會,他早就聽說郭修謀會摳酒,隻是沒有機會見識。拚酒,拚酒,拚的是酒量,若是使假或者摳酒,再大的酒量也沒人讚賞。大滿後跟腚出了苗家,那邊郭修謀早已忍不住了,沒等手指頭放進嘴裡,一股箭一樣的黃湯就噴了出來。後背,隨即被隻厚實的手掌拍上了,不用說,一定是大滿。
再次回到苗家的院子,郭修謀沒了先前的豪氣,他喝了半碗苗褚氏遞上來的綠豆茶,自嘲地說,喝多了,一高興沒留住量。大滿呢,大滿呢。待得知大滿還在外邊,郭修謀不言語了,他抬眼看了一圈,幾個人東倒西歪,沒一個正形的。他在心裡冷笑了一下,就你們,還想灌倒我,省省吧。
大滿一泡尿尿了好半天,頭暈暈乎乎,眼中的月亮也跟著亂晃。第一次喝這麼多的酒,全憑一股氣力,若不是吃飽喝足,大滿自詡頂多一碗半就頂天了。大滿一邊尿著,猴頭忍不住一個勁往上翻。郭修謀嘔吐的穢物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大滿一口氣沒憋住,也學郭修謀一樣,哇,吐了一大灘。
大滿回到院子裡被娘輕聲數落了兩句,若在平時,大滿萬萬不敢還嘴,現在,趁著酒勁,大滿忙不在乎地說,娘,我沒事,你看,他,他指指郭修謀,不也被我乾吐了。憨柱的女人打了大滿一下,你以為那是本事?喝酒算什麼本事,能掙來錢才算本事,你見過哪個靠喝酒發家的,快去喝點湯,你說你,唉。
走在回家的路上,郭修謀暈暈乎乎,東倒西晃。起初,苗褚氏要大滿送送他,被他拒絕了。和大滿的比拚沒分出高低,這讓郭修謀平生第一次生出一種挫敗感。難道是老了?他自詡還不老,街上的窯姐還誇他厲害呢,跟小青年一樣。不知不覺,郭修謀走到了苗家的窯前。銀白的月光底下,盤了半截的土窯像個敞口的大盆,散發著一股泥土的氣味。郭修謀站定,突然有想尿的衝動,他走了幾步,對著黑洞洞的窯門掏出了家夥。頭暈的不行,郭修謀晃晃悠悠,最終還是穩住了身子,苗家的窯,哼,他對著窯門,尿了一泡很長很長的尿。然後,抖露了幾下,塞回家夥,嘴裡咿呀地哼著柳琴回了家。
第二日,大滿和郭修謀頭晚上拚酒的事就傳開了,得知大滿也出酒了之後,許多人露出惋惜的表情,那意思大滿若是不出酒,就算贏了郭修謀。郭修謀當然不知道眾人的惋惜,多年來,他第一次日上東山才起。起來後,愣怔了好一會,他才想起昨晚的事項。他揉了揉發霧的眼睛衝外邊喊,趕緊衝碗雞蛋茶我喝。
有著酒肉的吸引,新窯在傍晚時封了頂。夕陽的餘暉把嶄新的圓窯塗了一層金色,看起來像個黃金大饅頭。劉四甩掉手上的泥巴,很自豪地保證,這窯十年八年沒問題。有人取笑劉四,你的保證算啥,得用了才知道。
兩日後,苗家的新窯重新盤踞在老窯的舊址上,甚至比老窯還要高大,還要壯觀。盤新窯前,苗褚氏對瓦工李四交代,儘量盤大一些,能盤多大盤多大。李四很興奮,可是也知道盤窯的規矩,他不敢表態盤多大,隻說儘量往大了盤。盤窯畢竟不同於蓋屋砌牆,拱不好,有可能當場坍塌,若是那樣,臉就丟大發了。是以,新窯和舊窯一般大,隻是高了半尺有餘,也因為新,給眾人的感覺高大了甚多。
喜歡一個家族的斷代史請大家收藏:()一個家族的斷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