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退親_一個家族的斷代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2章 退親(1 / 1)

回來的路上,苗褚氏已經打定主意退親了。經過她的一番實地摸探,她確定三花得的不治之症。否則一個正常健康的農家女孩子,哪能因為腿疼不下床一個多月了,而且還絲毫沒有康複的跡象。把退親的想法說給永昶聽,永昶沉思了好久,最後才問了句這個時候合適麼。對於永昶的心思,苗褚氏心知肚明,畢竟不久前自家可是大肆宣揚了一番,光是傳啟的席地就擺了足足四桌。合適。她對永昶說,也是對自己說。

三大腳勉為其難地接受了苗家退婚的現實,並親自跑了一趟金莊。苗褚氏也知道那是個得罪人的差事,就在三大腳苦著臉聽她訴說三妮的腿病時,她把早已準備好的五個銅板掖進了三大腳的懷裡,並麵色憂戚地說出了自家的擔憂和對女方的同情。

我也沒法,三嫂子,你多費費心,孩子哪裡都好,就是病了,你說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們家永昶娶家來一個病人吧?這還是好的,要是真有個三長兩短的,那不是雞飛蛋打了?趁著還沒成親,退了這門親事吧,傳啟的東西也不要了,不然太薄氣人了。

苗家退親三天後,傳來女方病逝的消息。苗褚氏長出了一口氣後,又長長歎了一口氣,為永昶,為自家,也為那個短命的女子。若是沒病,臘月裡,俊美的三花將會嫁給永昶,成為她的兒媳婦,將會喊她娘,和她一鍋抹勺子,一起過日子,甚至給她生一個大胖孫子,或者一個孫女。而這一切,都化為泡影,當初傳啟時的喜悅也成了一個隻能回憶的可笑片段,沒了實質的意義。

苗家的退婚出乎所有人預料,待知曉永昶未過門的媳婦病逝後,諸多人表示惋惜的同時又替苗家慶幸,娶到家裡死和未成親就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甚至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運勢,不管怎麼說,苗家的永昶還是個童蛋子,這是毋庸置疑的,和死了媳婦的鰥夫不可相提並論。

知曉三花去世的第二日,苗褚氏又迫不及待地傳遞了要給永昶說親的消息。當然,最佳的人選非憨柱的女人莫屬。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也不能聽了蝲蛄叫就不種莊稼了,女人就像一身衣服,扒了舊的換新的,何況死去的三花怎麼說都不能算是苗家脫下來的舊衣服。憨柱女人的話總是那麼恰到好處,又處處說到苗褚氏的心坎裡。

眼看著要入秋了,今年已經揉去大半了,趕年永昶就十九了。

苗褚氏的感歎更像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突然間她又想起韓莊街的張家。一起這個念頭,她又自我否定了,好馬不吃回頭草,當初是自家回掉的這門親事,不管怎麼說,這個口是萬萬不能再張了,這事不光事關苗家的臉麵,連帶著褚家和三黑子的臉麵呢。

就在苗褚氏為永昶的親事上火的時候,郭修謀登門了。郭修謀的消息不啻於意外之喜,他桃村的妻外甥女年方十六,正托他給說門親事,他思來想去苗家的永昶最合適,就過來問問,能不能說合說合。苗褚氏喜出望外,此時的她哪還有心思多想彆的,毫不猶豫地一口應承下來。

媒人依然是三大腳。

對於找上門來的好事,三大腳樂得合不上嘴。永昶的親事雖然以女方的病逝中途告吹,但一點都沒影響她的收入,甚至比尋常人家給付的還多了不少。親事黃了,她的功勞可是擺在那裡,任誰都說不出二字,女方未嫁而亡,跟她一點關係都沒有,相反倒是那女的命薄福薄,壓不住弄多福氣。如今,郭修謀提議讓她繼續當這個媒人,這現成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三大腳再看郭修謀的眼神多了一份親近和恭維。

三花的死對苗褚氏來說就是吃了一次暗虧。困了來個枕頭,喝了來碗涼水,郭修謀把他年方十六的妻外甥女誇得跟天仙一樣,苗褚氏還是由不得的多了份小心。沒等三大腳去女方家,憨柱的女人已經把打聽的結果告知了苗褚氏。

郭修謀太能侃了,他那外甥女哪是什麼天仙,又黑又瘦,除了占個身高,彆的真沒嘛了。憨柱的女人忍不住撇嘴,照我說,甭說幾分人才了,頂多六分了不得了。

你打聽的確定沒錯,不會問錯人了吧?苗褚氏有些吃驚,這和她的想象差了一大骨節,內心裡她希望憨柱的女人打聽錯了人家。

我親眼看見的,她去挑水,我還跟了她一路,保證沒錯。憨柱的女人信誓旦旦,又說,新媒人的話,少你三年吃的,他郭修謀幸虧沒去說媒,不然的話坑死人不抵命。

苗褚氏哈哈笑了,沒想到憨柱的女人說出這樣的話,顯然,郭修謀在她心裡的印象不咋樣。否則,就憑大滿娶親那天的表現,郭修謀也不應該讓憨柱的女人看輕。

你知道吧,年前冬裡,二貴幾個人路倒那事,我聽說是郭修謀攛掇的,不然就憑二貴福喜驢剩那個腦殼,揍死他們也想不出呀,那次是不是誑你一塊大洋?好多人說除了郭修謀苗家莊沒人能乾出這個事。

苗褚氏深信不疑憨柱女人的說法,但還是笑了笑,說那都是陳年爛穀子的事了,不提也罷,嫂子你給我參謀參謀,這門親是該結還是不該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憨柱的女人問苗褚氏,想聽真話還是假話。苗褚氏說當然真話,真的不能再真的真話,這可是事關永昶一輩子的大事呢,馬虎不得,兒戲不得。憨柱的女人笑了,既然叫我說,我就不同意,一來,那女孩根本就配不上咱家永昶,二來,我看那女孩薄氣,沒有福相。隻最後一句話,立馬堅定了苗褚氏的想法,眼前的三花可是活生生的例子,不是薄氣是什麼,人還未嫁,一天福沒享就死了,這樣的人堅決不願意,說破天也沒用。

對於苗家前後態度的突然轉變,郭修謀氣急敗壞又無可奈何,畢竟,沒有強買的因緣。人家沒看中,任你楊貴妃還是西施,都是白搭。親事不成,苗家的表現倒還是令郭修謀麵色稍微緩和了一些。苗褚氏親自提著兩包紅糖進了郭家,讓他怎麼都得表現的像個君子,而無絲毫的埋怨。

苗褚氏放下兩包紅糖,先是和郭修謀的女人閒扯了幾句有關冬衣的置備情況,順帶著誇了郭修謀女人的手巧,郭修謀的女人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事實上她的針線活充其量中上水平,遠不如村裡的一些大姑娘小媳婦,就是在同齡人中,她的針線活也隻勉強拿得出門。倒是苗褚氏的針線活,堪稱一絕,尤其針腳的細密工整,簡直和砸衣機砸出來的不相上下,總是讓人誤認為機器所為。

寒暄了幾句天氣和地裡莊稼的長勢,苗褚氏把來意毫不隱瞞地說了出來,郭修謀的臉也由最初的喜悅變得嚴肅起來。不過,苗褚氏的話每一句都在理上,容不得反駁,再說,強扭的瓜不甜,有一說就成的因緣,當然也有再說不成的親事。郭修謀當然不能把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露出來,一俟苗褚氏住了話頭,他掩飾性地嗬嗬笑了幾聲,說大妹子你多心了,彆說是我的遠房親戚,就是我自家的閨女,要是真的不願意,我也沒招,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子看不上,死活不願意,還不是白搭?換句話說,就是真的成了,心裡有這個疙瘩,還是過不好,鬨氣,與其這樣,倒不如一拍兩散,各找各的,誰也不耽誤誰,多好。

郭修謀的話說得冠冕堂皇,由不得苗褚氏不佩服他的口才。苗褚氏笑著說,買賣不成仁義在,還請郭大哥多費心,給俺家永昶再說個,我一個婦道人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認識的人也少,不像你,人目頭廣,俺家永昶要求也不高,能認得鍋開就行。

郭修謀的女人笑著插話說,可不能這麼說恁嬸子,恁家永昶可是拔尖的好孩子,孬一點咱都不願意,十裡八村的俊俏女子,那還不由著你家永昶挑,給你說,說兒媳婦可不能將就,俗語說好莊稼一季子,好媳婦一輩子,信你嫂子我的,該挑就得挑,真不能將就,一定不能將就。

郭修謀女人的話簡直說到苗褚氏的心坎裡去了,可表麵上她還謙虛著,說嫂子說笑了,俺家永昶可沒你說的那麼拔尖,充其量就是個普通孩子,也就是多讀了幾天書,有什麼呀,到外邊可不能那麼說,會遭人嫉的,不得說我家大眼框子,眼界高?他爹不在了,我也是瞎上火,你看咱莊上般大的孩子都差不多都成親了,剩永昶一個單杆子,我吃不下睡不香,嫂子你也知道,當娘的就這點心思,我要是學你,幾房兒媳婦娶回家,我做夢隻怕都能笑出聲來。

從郭家出來,苗褚氏直接去了憨柱家,把在郭家的遭遇說給了憨柱的女人聽,憨柱的女人聽了不由說道,他個郭修謀真是名不虛傳的老謀深算,大能人這個外號可不是白得的,咱莊上一般的男人,掛兩個派也攆不上他的腦子,我聽說,他對外邊炫耀過,說永昶和他什麼侄女的事那是十拿九穩,你這冷不丁的到那把媒退了,他嘴上說不煩,其實內心裡還不知怎麼說呢。苗褚氏笑笑,他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唄,誰還能堵上他的嘴不成,咱不管他了,瞎子放驢隨他去,讓我找個薄氣的兒媳婦,休想。

憨柱女人說我聽說他五兒秋來就要娶親了,你家永昶可得操待緊點。苗褚氏很無奈地歎口氣,這個事我說了可不算,她指指頭頂,得老天爺說的算。憨柱的女人安慰道,彆上火,就憑永昶要人有人要個有個,孬的咱還不要呢,緣分到了,你擋都擋不住,你就擎好吧,保證你來年抱大孫子。

話雖那樣說,在秋收之前,苗褚氏還是回了一趟娘家。去之前,她讓永昶和大滿把院子裡的三顆棗樹上的棗全部打下來,給四周鄰居散了一些,娘倆又費了半碗上的工夫挑了個頂個的好棗,裝了滿滿一袋子,第二日搭在驢背上馱到了敏河。

苗家的三棵棗樹不同於本地的那些長紅棗,個個大如雞蛋,熟透時形如瑪瑙。公公在世時,每年秋收時節,都要讓她給敏河的娘家送一些嘗嘗鮮。敏河不產棗,對於親家送來的棗子褚青山讚不絕口,說苗家的大棗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大棗,比樂陵大棗還甜。娘家爹去世後,這個規矩一直沿襲了下來,也成了苗褚氏回娘家的極佳借口。

三棵大棗樹,每一棵都比永昶年長,問過母親,也回答不出多少年了,隻說打她嫁過來就一紮粗了。永昶看著大滿麻利地爬上棗樹,不由得有些羨慕,打自小,母親就不讓他和那些孩子一樣野,及至長大,永昶也沒有站在樹上四望的感受。三棵棗樹靠牆不遠,有的枝丫伸出牆外,其中中間那棵,伸過牆頭的枝丫把牆頭弄出一個豁口。雖然憨柱大爺用舊瓦片壘了,但很不結實,保不齊一陣大風掀掉。

吃著妹妹送來的棗子,褚亞青開玩笑,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說吧,又有什麼事要我辦。苗褚氏哈哈笑,揀了一個大棗扔給了大哥說,吃著棗還堵不住你的嘴,往年不也是年年給你送棗?嫂子搭腔說,他就是閒不住嘴,癢了往南牆上蹭蹭多好。褚亞青故意繃著臉對自家女人說,我和他小姑說話呢,你,邊去,吃著棗也堵不住你的嘴。

對於母親到處托人給自己說親,永昶頗為不滿,在母親的口中,自己好似成了沒人要的物件。可是,永昶也知道母親的一番苦心,所謂褒貶是買主,母親的自貶無非是一種調子,目的還是給自己找個媳婦。永昶也知道,在村裡,有些話就得反著說,總不能見誰就說我家兒子怎麼怎麼出色吧,那隻能招致彆人的反感,隻會讓事情適得其反。

喜歡一個家族的斷代史請大家收藏:()一個家族的斷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爺爺統兵百萬,你管我叫質子? 驚!七零軍嫂一手銀針救活首長 揣靈泉入家屬院,威猛軍官不禁欲 快穿:軟萌嬌夫被反派女神撿走了 洪門太子 算盤:商業帝國 極品老太重生,我的空間通現代 惡毒雌性在獸世修羅場裡當團寵 河東與河西的故事 多子多福:女將軍求我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