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閉環!
自適應!
自動控製!
這些詞,在80年代初,對於熱處理領域來說,簡直如同天方夜譚。
當時的德國,最先進的設備,也隻是實現了“半自動控製”,需要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根據儀表盤上的數據,手動進行調整。
而何維現在告訴他們,他已經實現了全自動的控製!
“這……不可能!”漢斯下意識地反駁道,“輝光光譜的分析,需要龐大的數據庫和極其複雜的算法!就算是我們柏林洪堡大學的大型機,也不可能做到實時分析和反饋!”
何維笑了。
他指了指那個閃爍著綠色波紋的圓形屏幕。
“施密特先生,你看的不是雷達。那是我們自己研製的,一台簡易的‘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它的原理,其實和分析天體成分的光譜儀一樣。”
“當不同能量的氮離子轟擊鋼材表麵時,會激發出不同波長的輝光。這台儀器,可以捕捉到這些輝光,並把它轉化為計算機可以理解的數字信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拋出了最後的,也是最核心的秘密。
“至於算法……我們並沒有用那麼複雜的模型。我隻是建立了一個簡單的,基於‘模糊邏輯’的反饋係統。”
他看著因為聽到“模糊邏輯”這個詞而瞳孔放大的漢斯,緩緩地解釋道。
“我們不需要讓計算機知道精確的溫度和電壓應該是多少。我們隻需要告訴它:如果輝光偏向紫色,說明能量過高,就降低一點電壓;如果輝光偏向紅色,說明能量不足,就提高一點電壓。如果光譜中的鐵元素特征峰過高,說明已經開始損傷基體,就立刻降低轟擊強度。”
“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看著火候。但它的眼睛,比人眼要精準一萬倍。它的反應,也比人手要快一萬倍。”
聽完這番話,裡希特和漢斯,已經徹底說不出話來了。
他們被何維這套來自未來幾十年的“降維打擊”理論,震撼得靈魂都在顫抖。
把天體物理學的光譜分析,用在熱處理上。
把最前沿的模糊邏輯控製理論,用在工業生產上。
這種跨領域的思維方式,這種化繁為簡的工程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能夠理解的範疇。
在他們呆滯的目光中,那台“土製單板機”的小屏幕上,數字開始飛快地跳動。
操作台上的旋鈕,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開始自動地、細微地來回旋轉。
爐膛內,那片瑰麗的紫色光芒,也隨之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它時而明亮,時而黯淡,色彩在深紫和淡紅之間,進行著一種富有韻律的脈動。
整個係統,像一個擁有生命的活物,在進行著一次精準的,自我調節的呼吸。
這一刻,裡希特教授終於明白。
他之前糾結的那些陰極弧光、電場穩定性的問題,在這個全新的,超越時代的控製係統麵前,都變得毫無意義。
因為何維的係統,根本就不怕不穩定。
它甚至可以“享受”這種不穩定,並從中找到最優的平衡點。
這不是改良。
這是革命!是一場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熱處理工藝的,思想上的革命!
裡希特緩緩地摘下自己的金絲眼鏡,用衣角擦了擦,然後重新戴上。
他走到何維麵前,看著眼前這個平靜的東方少年,用一種從未有過的,近乎敬畏的語氣,緩緩地開口。
“何維……先生。”
他用上了最尊敬的稱謂。
“我收回我之前所有的疑問。現在我隻想知道一件事。”
這位德國最權威的專家,向一個十八歲的中國工人,低下了他高傲的頭顱。
“請問,我,和我的學生,有這個榮幸,能夠加入到您這項偉大的研究中來嗎?”
喜歡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