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春天,來自北美大陸的互聯網信號,通過這條海底光纜,傳輸到了位於洛城紅旗工業的數據中心。
中國的互聯網實現了與世界的連接。
而與此同時,由鐵道部和紅旗聯盟共同建設的,那張覆蓋全國的“八縱八橫”高速光纖骨乾網絡,也正式竣工。
它像一條條巨大的信息動脈,將互聯網的觸角,延伸到了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
在萬潤南和他的信通公司裡,基於inux內核和nextstep圖形界麵的中文圖形操作係統——【紅旗os1.0】正式發布。
它以其無與倫比的穩定性和華麗的用戶體驗,迅速成為了國內所有“青蘋果”電腦用戶的首選。
而萬潤南團隊開發的,“開拓者”中文瀏覽器成為【紅旗os1.0】的自帶瀏覽器。
1994年的夏天。
一個注定要被載入中國互聯網史冊的日子。
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門戶網站——【紅旗萬維網】,在信通公司悄然上線。
網站的頁麵,很簡單。
隻有幾個簡單的欄目——新聞,體育,郵箱。
何維在洛城的辦公室通過撥號上網,在熟悉的電話線裡聽到一陣“滋滋啦啦”的奇妙聲響之後,成功地在自己的“青蘋果”電腦上打開了【紅旗萬維網】網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他看到,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呈現在【青蘋果電腦】屏幕上的時候。
他知道,互聯網時代在中已提前來臨。
就在國內互聯網事業,如同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的時候。
一場更大的,也更深刻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公司ceo赫爾曼·豪瑟,從英國劍橋發來的加密郵件。架構在全球範圍內的授權報告。
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兩年裡,得益於何維製定的,那種極其開放和廉價的“技術授權”模式。架構,在全球的嵌入式芯片和移動設備領域,正以一種病毒式的速度,瘋狂地擴張著。
德州儀器,三星,東芝,飛利浦……
幾乎所有主流的半導體巨頭,都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封閉的芯片架構。這個開放,高效,而且成本低廉的架構。為核心的,龐大的跨國硬件生態聯盟,正在悄然形成。
而它的“盟主”,就是何維。
“何,我的朋友。”豪瑟在郵件的最後,用一種充滿了敬佩和一絲不解的語氣寫道。
“我們的開放授權路線,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整個世界,都在擁抱我們的標準。”
何維看著豪瑟的郵件,臉上露出了布局者看到成果的微笑。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京城,半導體實驗室的號碼。
“錢老,陳老。我們的‘神之手’,經過這兩年的磨練,和無數次的迭代升級,現在,可以穩定地,量產多少納米製程的芯片了?”
電話那頭,傳來錢立群那充滿了自信的聲音。
“報告何總工!我們的【紅旗三號·浸沒式光刻機】,已經可以穩定地量產90納米製程的芯片!良品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五!”
90納米!
這個數字,在1994年的地球上,是一個足以讓全世界所有半導體巨頭都感到絕望的神跡!
這意味著,中國的芯片製造工藝,已經悄無聲息地領先了他們的對手至少兩個時代。
“很好。”何維點了點頭。
他掛斷電話,林秋宜拿著一份財務報表,急匆匆地走了進來,竟然忘了敲門。
喜歡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