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出在了他和這個時代之間,那道看不見的巨大的鴻溝上。
他用一種超越時代的速度,把電腦和光纖帶到了這個固定電話都還沒普及的國家。
卻忘了去為電腦,找到一條可以讓它真正能跑起來的應用場景。
普通老百姓為什麼要買電腦?為什麼要上網?
這是個最基礎的問題。
在1994年,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何維的腦海裡,【啟示】ai在飛速地檢索和分析著那個來自未來的龐大的數據庫。
購物?
遊戲?
社交?
一個個在未來大放異彩的應用,在他的腦海裡閃過,又被他一一否決。
這些都需要更成熟的網絡環境和更高的用戶門檻。
何維需要的,是一個更簡單、更直接也更符合當下中國人最基本需求的引爆點。
兩天後何維走出了辦公室。
他的臉上沒有了之前的迷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絕對的冷靜。
“林主任,”他對林秋宜下達了第一個命令,“你現在立刻成立一個市場調研部。我不要學院派的專家,我隻要能跟老百姓坐在一張板凳上聊天的市場專員。”
“我要你們去做一件事。去我們聯盟所有工廠的家屬院,去那些雙職工家庭裡,去問一問他們一個最簡單的問題。”
何維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回歸問題本源的光芒。
“如果你們有一筆閒錢,你們為什麼不願意買一台電腦?”
林秋宜帶著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和她的新團隊出發了。
半個月後,一份完全由訪談和原始數據組成的厚厚的調研報告,放在了何維的麵前。
報告裡的答案五花八門。
“太貴了,一台電腦頂我們家好一年的收入呢。”
“那玩意兒有啥用啊?又不能當飯吃,又不能當衣穿。”
“聽說都是洋文,俺也看不懂啊。”
但是在這幾千份問卷的最後,林秋宜用紅筆標注出了一個出現頻率最高的,也最出人意料的答案。
幾乎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家庭,在經過引導之後都提到了同一個讓他們願意考慮購買電腦的理由。
“為了孩子。”
“聽說城裡好學校的學生都在學電腦,我們家孩子要是不會,那不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要是電腦上能幫孩子學習、做功課,那我咬咬牙也給他買一台!”
“都說學好計算機是未來的通行證。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讓娃趕上這個時代!”
為了孩子!
這四個字像一道閃電瞬間劈開了何維腦中的所有迷霧。
他終於找到了!
找到了那個,可以撬動整個中國家庭消費市場,引爆中國互聯網元年的那個的杠杆!
孩子。
喜歡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